易經
積善之家必有余慶,積不善之家必有余殃。
(易經非??隙ǖ谋硎境隽朔e善必有余慶)
儒家
孔子說:善不積,不足以成名。
(同理:善不積累到一定程度,是不足以滅除邪淫這種惡習)
孟子:出乎爾者,反乎爾者也。
(你給出去什么,遲早要加倍收獲什么)
道家
老子:圣人不積,既以為人己愈有,既以與人己愈多。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為而不爭。
(圣人不積累物質財富,越為別人,自己越有。給別人多,自己越多。天道是利益一切而不損害,圣人是只講為別人付出,不爭求回報。)
佛家
佛家講因果,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就不一一舉例了。
所以大家大膽放心的去行善,遲早都會有回報,當然不求回報的無私奉獻效果更好。忘了自己,心中只有他人,這樣煩惱就少。欲望越少,人的心靈就越寧靜,智慧就會慢慢開啟了。
人生的目標造福社會,不管哪種善行,長時間多次數(shù)心堅持,都會戒除惡習,達到自利利他,不戒而戒的目的。
放生之意義是使大家發(fā)心護生若推究災之來因,多由殺生而起。欲止殺業(yè),須從戒殺吃素護惜物命,及買放物命而起。大家各須發(fā)心,護惜物命。欲知世上刀兵劫,但聽屠門半夜聲,此語當奉為箴銘,力加警惕?!旧w放生之意義,即是使大家發(fā)心護生】,自己放生,當然不再殺生,即己不放生,看到他人放生,抑又何忍殺生?!救缛巳四茏o惜生物,不加殘害,則殺劫可消,而國運可轉矣】。但世人,尚有一面出資放生,一面仍照常殺生吃肉,如此,雖有放生之小功德,何能敵殺生之大罪過乎?,F(xiàn)本會定于圓滿日舉行放生,愿諸位發(fā)心捐助,自利利物,功德不可思議。
三編·第五日略釋天臺六即義兼說吃素放生
北京黃浦江放生地點,放生放螺絲是什么意思,廣州哪里放生祈福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