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放生護生,解救瀕臨死亡、被人宰殺的眾生,當(dāng)然也是護持眾生。法師有這樣一句話:“用我們的護生成就別人的放生。”在大悲寺的前面有一個面積約二百畝的放生池,這也是由放生而感應(yīng)來的。有了放生池,放生的魚類就有了一個相對安全的生存環(huán)境。二零一零年七月,離大悲寺幾十公里外的一水庫放水維修,水庫里的河蚌擱淺在灘上,道源寺(大悲寺下院)的尼眾師父以及海城、大石橋等地的居士發(fā)起了搶救河蚌的救生行動。前后半個多月的時間,有二十來萬斤的貝類運到大悲寺放生池里放生。法師的心愿是,將來可以承包江面、海面,像昔日的西湖一樣,天下佛子共同來成就一個大放生池,這樣眾生就有更大的安全的生存空間。
8、由于自然環(huán)境受到破壞,現(xiàn)在救護陸地動物比較困難,放生陸地動物,特別是一些家畜、禽類,護生園的建立是必不可少的。受妙祥法師的感召,丹東、海城等地居士發(fā)心建了幾個不大的護生園,比如放生雞鴨禽類的,放生羊等家畜的,還有專門放生烏龜?shù)摹@子不大,但對家畜、禽類這類眾生來說,有這么一塊地方就等于多了一線得救的生機。
9、“放生這個事情,看著是個小事,有時候能解決很多矛盾,比如消弭戰(zhàn)爭、災(zāi)難,還有修行佛法,都能起到一個很好的作用?!泵钕榉◣熣f。很多居士熱心參與放生,這是一件大好事。目前存在的問題是如何引導(dǎo)如法的放生,要從利益眾生的角度出發(fā),而很多時候我們過于注重形式,或圖自己方便,而造成一些弊病,比如預(yù)定物命、放生在不適合的地點等。
10、對這些,妙祥法師說:“將來我們可以舉辦放生培訓(xùn)班,掌握必要的知識,交流經(jīng)驗。以放生為紐帶,激發(fā)人的慈悲心,促進社會和諧、世界和平。還可以通過收集當(dāng)代的放生感應(yīng)故事,來教化世人。有能力、有條件的居士,可以爭取國家相關(guān)的法律、政策,對經(jīng)營素食的餐館免除部分稅收,推動戒殺放生以及素食。從保護珍奇動物、禁捕等入手,爭取國家對承包山林、江海做護生基地等給予支持,以護生促進生態(tài)環(huán)境的改善?!?/p>
二、放生魚和龜有什么講究嗎
1、有人抱怨,說我學(xué)佛沒有幾個人護持我。法師說:“他為什么沒人護持?因為他沒有救護眾生,這方面做得不好,所以說沒人護持。如果他做得好,所有的眾生都會擁護的?!蔽覀兙邮繎?yīng)該有一種積極的精神,積極參與到放生里面。
2、法師開示:“現(xiàn)在有的人把立足點放在‘人間佛教’上,有時候光想到人這一塊兒,而佛教不光是人的問題,我們的心量應(yīng)該更寬廣,各道眾生都要救護、教化。如果慈悲心不到位,人殺生的心就重;殺生心重,整個人心就不安,就浮動;人心浮動,整個法界就不安寧,這是必然的?!?/p>
3、在大悲寺的幾天,我們見到妙祥法師早上六點多帶領(lǐng)居士從車上卸煤,與大家一起抬著大木棒安裝山門,身著百衲衣,默默地與大眾一起勞動……這些身體力行,或許正是法師的感人之處吧。
4、二零一零年四月二十八日,妙祥法師在秦皇島放生文化交流會上勉勵大家:“我們作為學(xué)佛人,用一種個真正愛護眾生的心和嚴(yán)格持戒的精神來感召,讓社會各界對我們的放生事業(yè)逐漸認可。這樣,放生的事業(yè)就會逐漸地擴大起來……”
(一塵)
5、師父慈悲開示,弟子在修行上始終沒有把自己放下,也沒有真正發(fā)心為大眾服務(wù),只發(fā)一點小心,心量始終沒有打開,心量小在修行上是種障礙。請師父慈悲開示,該怎樣把心量放開,闖過這一關(guān)?
6、這個心量,是我們一個大問題。實際上,也就是知見問題。因為有了知見,它就有了我。上午我也講了,知見就是“我”的一種表現(xiàn),當(dāng)我們生出知見的時候,都是站在我的基礎(chǔ)上去如何如何。所以說,這就成為知見。我們怎么樣來沒有我,而打開我們的心量?也就是去掉知見。不管任何事物、任何問題,都要以去掉知見為主要。不管好的、壞的,我們都應(yīng)該清楚地認識到,我們現(xiàn)在通過我們的思維,那就是知見。什么是我們的思維?實際上思維就是無明,思維就是知見。(大家放掌。)
7、所以我們想把心量打開,在修行上我們就要把我放下。把我放下,從哪地方放呢?因為這個“我”的建立,往往建立在利益的基礎(chǔ)上,和名的基礎(chǔ)上。所以要想把我放下,首先得破名和利。凡是要名的情景下,首先要把名要放下,不要追求名。我們可能一下子放不掉,比如說有人在批評我們的時候,感覺到臉紅。別人表揚我們的時候,感覺很高興、很興奮。這就是知見,這就是無明,這就是心量。心量小就從這開始入手,首先不要名,不計較名利。而專門找什么呢?找能把我們的名給毀掉的這種方式、這種因緣來去接受,來鍛煉自己把心量打開。
8、為什么要這么做?因為只有我們能夠把“我”去掉了,我們才有了真正的智慧,也就是說智慧就是心量。我以前也給大家講過,行腳時候有人罵我們,說我們是騙子、是假和尚、是少林寺的、是練武術(shù)的、演雜技的,等等的,我們感覺到心里很悲傷。但悲傷的同時,我們也感到很高興。悲傷是什么呢?就是由于種種的這種行為破壞了佛教。比如說,有人罵我們是“少林寺”的,說是練武術(shù)的。因為演出了一臺《少林寺》練武術(shù)的片,最后把佛教變成了一種“武術(shù)是佛教”了,就把整個佛教的意義給歪曲了。當(dāng)我們不信佛的時候,當(dāng)我們看到這種武功片,我們很高興,認為它在弘揚佛教。實際上,不是弘揚佛教,而是在破壞佛教,而且誤導(dǎo)了佛教,以為佛教就是練武術(shù),練武術(shù)就是佛教。
9、所以說,在罵我們的時候,其中有一種最難聽的語言就是說你是“少林寺”的。我們很生氣,但又沒法解釋,說“我不是少林寺的?!边@個還沒法解釋。這種語言,實際上是最不好聽的一種語言,甚至比罵我們還難聽。
10、當(dāng)其它的方式罵我們,比如說有的罵我們“假和尚”、“騙子”。有時候我們聽到以后都很高興。為什么很高興?第一個,他罵的是假和尚、是騙子,罵的是“少林寺”,他不是罵我們(真正的出家人)。他罵假和尚,就說明這些罵的人還有正念。他們非常恨這種假的,他不想做假的,也不想跟他們學(xué)。這是我們高興的一方面。同時我們也很傷心,傷心就是說,佛教確實存在著這些問題,而且影響了佛教。又為什么高興呢?因為他罵我們,也給我們做出了警惕,讓我們不要按著這個去學(xué),按著這去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