搬家到東灣后,女兒仍保持每月兩次買活魚放生的習慣。但也遇到有人不理解的情形,有一次在超市里,一位白人長者得知我們買魚放生后,對女兒說:“謝謝你,由于你給魚蝦放生,我買的活魚蝦味道更鮮美了?!彼踔敛欢Y貌地問我的年齡,女兒如實告知后,他更得意地說:“我今年七十八歲了,看起來比你吃素的爸還年輕,就是因為吃魚多?!贝笸V眾的超市,顯然不是給這位老人講因果報應(yīng)的合適場所。我們走出超市后,女兒說:“這老人看到我們放生,至少在他的阿賴耶識里播了一個種子:世上還有人買動物放生,挽救生命?!?/p>
也有理解我們放生行動的人。我們起初放生魚的水面是市中央公園的伊麗莎白湖。湖面雖寬闊,但設(shè)有市府規(guī)定的垂釣區(qū),有三四位退休的亞裔老人整天在此釣魚。我們當然不希望自己放生的魚再被他們釣去,但又找不到更合適的地方。有一次買魚時遇到一位中國人,他告訴女兒:“沃龍勒學院有個池塘是禁止捕魚的,你們可以到那里放生。”
第一次到這個小區(qū)學院放生時,是個傍晚。池塘約一千多平米,池邊確有“禁止游泳及釣魚”的告示??赡苡腥藞蟾娉剡呌腥颂嶂?,校警很快開著警車來問我們干什么。告訴他我們是來放生而非釣魚后,他又撿查了我們的空桶,禮貌地告退。我們就這樣在新家附近找到合適的放生場所。
幾個月后又遇到麻煩,超市海鮮部的售貨員拒絕賣活魚給女兒,說他們的經(jīng)理講,州政府有法令,不得在湖泊和河水里放生。但他并不清楚法令的具體內(nèi)容,也未說不可買海鮮放生,女兒就想在舊金山灣里放海鮮。在海邊尋找放生的場所很困難,我們能走近的海岸幾乎都是州或縣市的濕地公園,公園入口都有“不得把青蛙和寵物丟棄在濕地或水中”的告示。總算在離家二十多里的地方找到一個礁石海岸,沒有禁止“丟棄”動物的標牌。買活海鮮很花錢,以替我們省錢為理由,售貨員賣給女兒一只價值三十五美元但少一個螯的活龍蝦。女兒又買了十多只活海蚌。帶著活海鮮開車到海岸邊,才意識到我們上次來時海水漲潮,礁石都沒在水下。放生時正值落潮。礁石妨礙我們接近海面,又沒有船可租,只得鉚足全力把海蚌拋到寬闊的海面上。我又爬過幾塊滑膩的礁石,把龍蝦放到離岸盡量遠的海水中。只見它在礁石間狹窄的縫隙中緩慢地爬著,身軀甚至無法都被海水全部浸沒。伸手一探,海水并不清涼,恐怕也不適合從寒冷的美加邊境捕撈來的龍蝦長期生存。我們感到很無能為力,只盼快點漲潮,龍蝦能爬到更遠的海水中,免得再被人殺害。在岸上離我們很遠處,有一個中年男士注視著我們的行動,他不和我們講話,也不阻止我們,只在他的本子上記錄著什么,也記下了我們的車牌號碼,大概是要告發(fā)我們吧?;丶液?,思索著若有政府機構(gòu)或環(huán)保組織來信,我們一定要向他們宣傳放生和素食的意義,但我們沒有收到任何警告。
也許是默認我們的善舉,超市的海鮮售貨員又答應(yīng)賣淡水活魚給我們了。雖然“州政府規(guī)定,把活魚、龜、蛙、蟹放入公共水域是非法的”,但是,我們的理由也充分:校園里的湖不屬于公共水域,小區(qū)學院校警也并未阻止我們放生。我們?nèi)耘f在傍晚湖邊人不多時放生,每月兩次。到現(xiàn)在為止,已安全、順利放生近一年了。
三個月前,女兒工作的藥物研發(fā)公司,因效益不彰,解雇了部分員工,女兒也在被辭退之列。她對此非但不遺憾,還很高興。她說,每探索一種新藥,她們實驗室里不知要殘害多少無辜的小白兔和老鼠。雖然不親手做動物實驗,但她制作出的中間產(chǎn)品,很多都是注射到這些小動物身上的,它們絕大多數(shù)很快就死了。雖每天都為這些可憐的旁生超度回向,也難以減少她參與殺害小動物的負罪感。以此為契機,她決定離開生物制藥行業(yè),想改行找一個比較清凈的工作。在美國經(jīng)濟復蘇緩慢的情況下,改行更費時間和精力,但家庭收入的驟然減少,并沒有改變她每月兩次放生的習慣,買放生魚的錢也沒有減少。
她說,她師父教導,放生具足六度:放生拯救生命,是無畏布施;花錢買放生動物,是財布施;給放生動物念經(jīng)、咒語、佛號,是法布施,這是布施度。在放生過程中,既不害眾生又利益眾生,這是持戒度。放生時忍耐嚴寒酷暑、艱難困苦以及他人的謠言、諷刺或攻擊,這是忍辱度。不管辛勞,每年春夏秋冬不間斷地放生,這是精進度。放生過程中,沒有什么其他目的,只是一心一意想讓眾生離苦得樂,這是禪定度。通過念咒語、經(jīng)文、佛號,加持所放眾生,為其播下解脫種子,自己也獲自在安樂,這是智慧度。
在歐美澳洲,提倡素食、致力于拯救珍稀動物的團體很多。他們的宗旨大多是從保護自然生態(tài)、挽救瀕危物種及高尚的人類對比自己低級的動物應(yīng)有慈善心出發(fā)的,他們沒有佛教的“無量劫以來,所有眾生都曾是我的父母”而自然產(chǎn)生的“無緣大慈、同體大悲”的情懷。在佛教傳播歷史不長的美國,堅持放生,播種學佛的種子,對弘揚佛法意義尤大。女兒堅信,以自己放生和學佛的其他實際行動為因,今生必能得到好的果報,找到一個自己喜愛的工作,能有孝養(yǎng)父母的物質(zhì)基礎(chǔ),也為更好地在美國弘揚佛法創(chuàng)造條件。
轉(zhuǎn)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