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但是對無情眾生,佛在經(jīng)典上說了,對草木也不能隨便鏟除和傷害,我們要愛護它,用這種干凈的內(nèi)心能夠把社會建好,因此叫做人間凈土,這樣所有的眾生都在平和安詳?shù)沫h(huán)境之中。
6、舉個例子,比如說我們每個人都要剪手指甲,為什么不剪手指頭?植物本身并不能感受到痛苦,我們理發(fā)為什么不能頭一塊剪了,這個可能有人認為不恰當,但是我把它講出來,是說明有情眾生和無情眾生他們之間的這種關(guān)系。
7、我們總歸需要食物來滋養(yǎng)我們的生命,所以就選取一些沒有情識的無情眾生,但是不要無度的去采摘,或者說傷害其他的有情眾生,佛教的吃素是這樣子的。
8、
發(fā)心要清凈。大家放生時要像放生,不要只是過個形式,要么以放生為借口化緣,要么找這樣那樣的人,這都沒有必要。當然,放生時每個人的發(fā)心不同,有些是為了健康無病,有些是為了漂亮,有些純粹是出于好奇。原來四川有些人說要去放生,我問他們?yōu)槭裁慈?,回答是:“聽說龍泉湖很好玩,回來時可在農(nóng)家樂那邊休息,特別舒服!”以這種心態(tài)放生,沒有什么意義。應(yīng)該發(fā)起利益眾生的大悲心,一心一意想幫助眾生,如此參與放生、念諸佛菩薩名號,才有真正的實義。
9、有些人認為:“救出正在屠刀下的眾生,這才叫真正的放生,故應(yīng)該去市場上買動物?!边@種想法雖然好,但在價錢上,肯定差別很大。如果你去批發(fā)市場,一斤泥鰍可能要15塊錢(以前我們剛開始放生時,泥鰍是一斤3塊錢左右),而若在市場上買,則要二十幾塊錢。雖說市場上的動物很可憐,你花高價也愿意,但那些魚老板很壞,他把這一盆賣完后,又到批發(fā)市場去再拿一盆,回來繼續(xù)宰殺。這樣一來,我們的錢在中間就被浪費了,救不到很多眾生的生命。
10、有些人放生沒有經(jīng)驗,買時雖然過了秤,但送到放生地點的時候,根本不過秤。如此一來,有些市場老板特別狡猾,中途把魚卸掉一部分又帶回去,然后再把剩下的運去放生。結(jié)果到了那里時,如果真要過秤,可能連一半都沒有。所以,沒有經(jīng)驗的人,剛開始會遇到很多問題。假如你是長期放生,對這些更要注意;即便不是長期放生,跟市場上的人打交道,也要用智慧進行觀察,看放生的結(jié)果怎么樣?整個過程中如何監(jiān)督一些環(huán)節(jié)?不然的話,很多錢不知不覺就白白浪費掉了。
二、放生鱷魚犯法嗎
1、有些人認為:“放生錢不能直接給魚老板,否則他有了錢之后,還會再買動物殺生?!边@種說法不成立。因為那些魚、泥鰍本來就是錢,即使魚老板不賣給你,還可以賣給其他人,因此,過于計較這些可能沒有必要。
2、如今藏地有些人說:“殺牦牛是應(yīng)該的,以此可刺激經(jīng)濟發(fā)展,提高牧區(qū)的生活水平?!边@種說法不合理。發(fā)展生產(chǎn)力不一定非要殺生,還可以有很多其他途徑,如學知識、辦工廠、制造工藝品等。殺生是造惡業(yè)的行為,即使能賺到錢,也是很卑鄙的一種產(chǎn)業(yè)。然而,現(xiàn)在很多人既不懂慈悲的理念,也不懂放生對大自然的和諧作用,一味地鼓吹“殺生致富論”,這是相當可悲的。
3、總之,現(xiàn)在有些人放生,從頭到尾不太如法,急急忙忙把錢花光了,結(jié)果卻沒救到很多眾生。即使救了一部分,也沒有令其與解脫法結(jié)上善緣。因此,大家以后放生時,一定要注意這些問題。
4、現(xiàn)在有些道場和學會,兩三年中一次放生也沒有,這不太好。我到外面去的時候,像上海、汕頭等地,有些居士是天天放生,真的很了不起;也有些居士是每個星期都放生,或每個月都放生。這一點,我們不一定能做得到,但即便沒有這種能力,每年放生一兩次也應(yīng)該沒問題。前段時間我寫了一封信,要求學會一年要放幾次生,但真正能依教奉行的,恐怕沒有。其實別的事情,我不需要你們依教奉行,但利益眾生、弘揚佛法方面,倘若我提的建議有價值、有意義,希望大家還是要斟酌,盡量記在自己心里,這樣對自他都有利!
5、佛說“十方三世佛,共同一法身”,又說“情與無情,同圓種智”,我們跟法界眾生本是一體,所謂“自他不二”,以這樣的平等心去放生才能得到真實利益。
6、佛法中說放生功德大,是基于放生有戒殺、慈悲、積善等功德利益點。可我們現(xiàn)代人放生,是把放生看作了,能治病、消災、廷壽等功德利。確實正確的放生是有這樣的功德利益。但佛法中講過,對與錯,好與壞,一切是在于我們的起心動念。放生更是這樣,你起大慈悲心,戒殺放生那確實是功德無量??晌覀儸F(xiàn)代人放生卻未能戒殺。他們平時并不吃素,那就是沒有戒殺嘛。
7、而且,他們的起心是起貪功德利益而放生。這樣的放生功德又有多少呢?我看到現(xiàn)在放生的人,好多都是到市場上去買來放生,這樣你雖放生,可你有沒有想到過,由于你會買,更會造成商人們?nèi)プ碣u呢?這樣是不是更加給這些生命造成了災難呢?那你說,我們這樣的放生功德又有多少呢?佛法所說的放生,是出于戒殺、大慈悲心、積善而讓我們種下善因的一個方便法門。
8、所以,我們放生應(yīng)該不是在形式上,而是在我們起心動念處,隨緣放生,戒殺放生,積善放生。讓放生真的能帶給我們積功累德、延壽消災、百病消散、廣結(jié)善緣、一生平安。
9、在古時候為了這樣的事情,龍樹菩薩也有根據(jù)這六齋日,然后來說一個六齋法。六齋日就是每個月選六天來吃素。那你想這樣是不是一個文化傳統(tǒng)?是的。實際上六齋日,在中國是由皇帝所欽定的,這事情很難理解吧!不過古時候確實是如此。
10、當魏晉南北朝的時候,南朝的梁武帝他本身受這個菩薩戒,所以他要制定:不管你是大乘小乘的出家眾,你都應(yīng)該要吃素。后來這個風氣,就變成出家人所一致奉行的,吃素是菩薩戒所規(guī)范的。但一般人的情況,就到了北朝有一位齊文宣帝,他信奉佛法,因此他就制定了,不只是一個月吃六天的素,他要他國人在一年有三個月,就是正月、(正月就是元月),然后還有五月、還有九月,這樣三個月份里面,每隔四個月就來吃素。透過這樣的規(guī)范以后,就影響到隋朝唐朝,所以隋朝和唐朝都一致的奉行,規(guī)定全國的大眾;也就是說,以前的中國人,全部要奉行每年吃三個月的素,然后每個月、其他的月份里面要吃六天的素,一直這樣傳下來。其中唐朝甚至在這過程中,把六齋日根據(jù)后來的典籍,也有說到十齋日;十齋日的傳統(tǒng),后來一直延續(xù)到宋朝,雖然皇帝沒有特別的規(guī)范,但是一般的人還是信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