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人交談完后,老者轉(zhuǎn)身走了,不知道干嘛去了。老尼姑則來到我身邊,仔細查看我的傷勢。我頭上被猴子抓 出一道口子,非常的疼,血一直流,屁股上和大腿上也被撓破了幾個地方,不過都不算太嚴重,問題不大。仔細打量老尼姑,她大約五十歲左右,皮膚很白,一身灰 色的僧衣,頭上還戴著個帽子。這身打扮在峨眉山這樣的佛家圣地再平常不過,沒有任何稀奇的。但是這個尼姑的氣質(zhì)真的是我從所未見,她那種鎮(zhèn)定、從容,那種 悲天憫人的目光,是我在其他人身上從來沒有見過的。
老尼姑查看完我的傷勢,卻沒有給我做任何的治療,正在我詫異的時候,她忽然用不太純正的普通話問我是不是來峨眉山自殺的?我大吃一驚,脫口問她是怎么知道的。老尼姑說我命中注定多病多災,按說壽元不會超過二十五歲。我當時傻了,很久才恢復了意識,我又問她是怎么知道我的事情的。她仍然不回答我,只是說我之所以多病多災,壽命也很短,是因為前生作惡,欠下了很大的業(yè)力所致,但是現(xiàn)在不一樣了,以后一切都會好起來的,而且我也不會在二十五歲就死掉。她又勸我千萬不可自殺,自殺的罪孽和殺人是一樣,自殺之人的靈魂往往沉淪百年也不得超生,非常非常的苦?! ?/p>
我呆呆的聽著她說,靈魂?前世?業(yè)力?這些東西我從來沒有考慮過,也從不相信什么前生后世。但是那一刻,也不知為什么,我相信老尼姑所說的完全是真的,沒有半點懷疑。我問她我的命運為什么會有所改變,她沒有明確回答,只說“人心生一念,天地盡皆知。”往往一念之仁,可讓人升天成神,一念之惡,也可讓人沉淪地獄。人的生死禍福,其實往往系于自己的一念之善惡。
我若有所悟,我問她是不是因為我救下了小猴子,也算是行善積德了,所以我未來的命運將會有所改變?老尼姑說求人不如求己,拜佛不如修心,擁有一顆純善的心,才是人最大的幸福,神佛圣人論心不論行。老尼姑的話對當時的我來說太過高深了,我只能迷茫的聽著,也不知道該說些什么好?! ?/p>
老尼姑也沒和我說太多,也沒給我處理傷口,她拿出一本佛經(jīng)送給我,然后就飄然而去了,留下我一個人在那燭光籠罩的石屋中。當時我有一種身在夢境的感 覺,感覺這一天過的好像只是一瞬間,又像是經(jīng)過了千百年那么漫長。我拿著老尼姑送給我的佛經(jīng)休息了一會兒,便起身下山去了,自殺的念頭已經(jīng)消失的無影無 蹤。
在下山的路上,我驚奇的發(fā)現(xiàn),被猴子們抓出的傷口竟然奇跡般的愈合了,衣服上破洞還 在,頭發(fā)上血跡凝結(jié),可是傷口就是沒有了,頭上的也好腿上的也好都消失不見了,無論我怎么摸,那里都不痛,仿佛根本不曾受過傷。那一刻,我生平第一次心懷 敬畏仰望著天空,我想神佛也許是真實存在的吧?
下山后我直接回了家,從此開始親近佛法。
時至今日,我仍然不知道那個救我的老者姓甚名誰,也不知道那個老尼姑是何許人也,但卻因為這個機緣,我走進了佛法。如今三年過去了,我的乙肝不醫(yī)自愈,而且再也沒有生過大病。上個星期,我度過了自己的二十五歲生日,我沒有死,我很慶幸。但我更慶幸沒有自殺,我還常常想起那只小猴子,想起它母親那溫情脈脈的眼神,那慷慨赴死的果決,如果不是它們上演這生死離別的感人一幕,也許我不會有機緣走進佛法,更不會健康的活到今天。
如果今生今世我修行有成,將來一定要善報于它們。
“我是峨眉山的蟒蛇,找你兩千年了,現(xiàn)在才找到!”“我是峨眉山的蟒蛇,找你兩千年了,現(xiàn)在才找到!”
以下一則事跡出自清代文學家袁枚撰寫《子不語》,希望大家看完之后,生起人身難得,中土難生,佛法難聞之心;
并勤修善法,上供下施,廣積福德和智慧資糧,護持正法,持戒,信愿持佛名號,求生凈土;
同時希望師兄們善護身口意三業(yè),戒殺放生,恒時利益他人,敬畏天地萬物;
正文
臨平的沈昌谷,是我戊午的同年舉人,年少英俊瀟灑。
有一天他在路上遇到一位僧人,忽然給他三顆藥丸說:你將有大難,服用此藥或許可以減輕,到時我再來看你。
僧人說完就走了。沈昌谷向來不信因果之事,回到家就將藥丸扔在書廚。
不久,他忽然生了大病,神志不清,用四川的口音說:我是峨眉山的蟒蛇,找你兩千年了,現(xiàn)在才找到!
說完就用自己的手掐住喉嚨,快要咽氣時,家人想起路上僧人所說的話,急忙尋找書廚的藥丸,可惜只剩一顆了,就以水吞服。
沈昌谷恢復了意識,恍然記起了前幾生的事情。
原來沈昌谷在王莽時代名為張敬,為逃避王莽發(fā)起的戰(zhàn)亂,和嚴昌先生隱居峨眉山修仙,兩人一起躬耕壟畝。
劉歆起兵謀殺王莽以響應劉秀,失敗后就和副將王均逃到峨眉山,拜張敬和嚴昌為師。
當時峨眉山的一個山洞中有一只大蟒蛇,腰大如車輪,每次出行必有風雷,莊稼多被損壞。
張敬想除掉蛇害,就令王均削好竹刺插在蟒蛇必經(jīng)的路上,還在竹刺上涂抹毒藥。
蟒蛇果然出來,被竹刺刺死了。
這只蟒蛇修煉多年將要化龍,每次出洞都帶風雷而行,并非有心害人,被王均殺害后,想找主謀者報仇。
但是王均聽說王莽死后,就出山輔佐光武帝劉秀中興漢朝,官拜驍騎將軍。
他又派使者到峨眉山迎請張敬到洛陽,官拜征虜將軍。因官祿盛,蟒蛇無法報仇。
張敬在那一世死后,轉(zhuǎn)生為北魏的一位高僧;高僧死后再轉(zhuǎn)世為元朝的某位將軍,有戰(zhàn)功,蟒蛇又不能報復。
唯有今生僅僅是一個舉人,所以蛇來索命了,有機會報仇。累世的轉(zhuǎn)生經(jīng)歷,都是沈昌谷自己的口述。
家人問,路上遇到的僧人是誰?
沈昌谷說:就是嚴昌先生。先生當初推辭漢光武帝的聘請,不慕功名,獨自住山修仙獲成就,已成神仙。因為與我有香火之緣,所以來相救。
說完,沐浴整理衣冠后就去世了。
哀悼那天,那位僧人果然到來,哭泣禮拜后,對沈家人說,不要難過,了卻這樁因果公案,他仍當要回歸仙道。
說完突然消失不見了。(出《子不語》)
殺業(yè)果報可怕,一樁因果案,持續(xù)追債達兩千年,真是冤冤相報何時了。
因此請大家在平時的生活之中,戒殺、放生、護生、吃素,多結(jié)善緣,培養(yǎng)慈悲心和福德;
沈昌谷本來有希望躲過此命難,往昔的神仙朋友已經(jīng)送給他三顆藥丸,可惜他不信因果,不信僧人,回家后將藥丸隨手扔在書廚,置之不理。
若是他聽話,一下子吃了,可能蟒蛇又再次討報失敗,還要再等下一次的轉(zhuǎn)生。
或許這也是業(yè)力成熟使然,哪怕有神仙外力上的幫助,他自己也不信不聽,神仙也只能嘆息無奈。
這就像世人福報不足,護法神哪怕再怎么幫忙,雪中送炭也點不著火,夢中告知彩票號碼,醒來不是不信就是忘了。
縱觀沈昌谷的前世張敬之歷代轉(zhuǎn)生——
1、張敬,修仙者,后面棄仙從政,官拜將軍。
2、北魏高僧,具體修行不詳。
3、元朝將軍,有戰(zhàn)功。
……
今生:舉人。
從佛教徒的視角,當他投生為北魏高僧時,未往生極樂世界,未證悟解脫,轉(zhuǎn)生為一位將軍,成為功名富貴中人,由此輪轉(zhuǎn)迷失,令人唏噓感慨。
那一世,北魏高僧投胎后,因為胎障不知道前世,由于第七末那識的執(zhí)著和喜好,他又成為了將軍,軍旗獵獵,兵荒馬亂之年,上陣殺敵建功立業(yè)。
到了清代,參加科舉,成為一名孝廉,已經(jīng)不信因果佛法。
這令我們對輪回的胎障、隔陰之迷深感震驚和怖畏:曾經(jīng)的一位高僧,如何轉(zhuǎn)世為一個殺敵的將軍,再轉(zhuǎn)生為不信因果的讀書人。
今生持戒誦經(jīng)一生,若是執(zhí)著羨慕富豪、高官,執(zhí)念越重,來世越有可能轉(zhuǎn)生為這方面的人物,今生的修行就轉(zhuǎn)為來世的高官厚祿。
愿大家都發(fā)愿此生往生凈土,不退轉(zhuǎn)成佛!
附:
解冤往生
在宋代浙江上虞有個叫馮珉的村民,年輕時從事打獵。
有一次見到一條大蛇,他拿著長矛就要去刺,當時蛇在山巖下想吃黃牛犢,馮珉推巨石壓到蛇上;
蛇死后屢次來作祟,弄得他非??鄲馈?/p>
后來修懺念佛,屢年蛇不能加害。有一天,馮珉請來蓮社的同修法侶,一起誦《阿彌陀經(jīng)》,合著掌就往生凈土了。
這也是阿彌陀佛的力量加被所致。當我們誦《阿彌陀經(jīng)》,念南無阿彌陀佛時,都有光明照身,使得各種鬼祟等不能加害,而且能解冤。
馮珉最后走得很好,臨終也是念《阿彌陀經(jīng)》,念完合掌坐化,生到了佛國。
對于修凈土的人來說,《佛說阿彌陀經(jīng)》是根本經(jīng)典,時時不忘,時時在這條路上走,時時得十方諸佛護念,安全地生到西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