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業(yè)放生,不限發(fā)心,添加微信為您解答:①放生螺螄的害處、②放生的人有什么好處、③放生放魚苗好還是放大條好等香港放生相關問題,每日放生,風雨無阻,從不間斷。每日上午,從不間斷
世味淡道味甘
本愿海
原文摘自本愿海2010年第2期作者:程媛
世味和道味是處在不同的兩端上,用心于世間的塵味,便品嘗不出道味的香醇與甘美,反之無心追逐濃冶的世味,道味才會浮現(xiàn)。印光大師說:“學道之人,斷除惡習須具勇氣,若因循推拖,則長時相續(xù),了無斷時矣。”
放生魚的地方勇力是凡圣交戰(zhàn)的利器。智慧、愿力作鎧甲,般若為利劍。勇氣要付諸實踐,從中才能得到法益。何為勇力?出離心、菩提心、大悲心。所思所想如黃者所講:“應是大悲、大善、大愿,點滴于終生努力獲大果?!苯K生所積,于臨終生起正念,決定往生。
放生三條鯉魚的寓意但修行又非一時之功,說難真難。這如同凡圣交戰(zhàn),染凈掙扎。非經(jīng)過一番刻骨銘心的心路歷程不可。古人有喻:“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比魧⑿扌欣斫獬纱譁\的求平安,求吉祥、發(fā)財?shù)?,既使吃素作課種種布施,一旦臨終信愿不堅,正念不起,生顛倒想,這時很難往生。到那時一生所修便成惡業(yè),因沒出六道,仍在魔掌中,故為惡業(yè)。
我體會修道是每天都在與宿世習氣作拉鋸,自覺力、省察力、改造力、克己力稍一薄弱,道心就退轉了。所以要不斷的雕琢自己,如蓮公講:“哪痛哪下針,將自己徹底打碎再造?!?/p>
改造自己的過程,就是提升的過程。這就如同好雕工師,一旦決定創(chuàng)意,將這頑石由粗雕到細雕,反復打磨去掉多余之處,方成雅俗共賞之器件。過來人講:“修行是去東西,不是得東西”,時聞同修們講用功如何得力、見佛見光、種種好夢境等,一切境界總不如“老實念佛,念念相繼”。
古德常提醒學人,尤其“念佛人心未一而求感通,已是修行第一大障礙,再以躁妄心格外企盼,既使不著魔,也已破壞了清凈心?!比裟荏w會用功要踏實專一,不斷提升正知見,佛號就能時時現(xiàn)前。塵勞隨之解脫,心生法喜,自然安樂。心沒有怨恨憂喜,平平常常,再舉佛號,便能體會凈念相繼之法樂。
用功不能輕敵,如兩軍對壘交戰(zhàn)一般,時時將多生劫染入我們心田的習氣去除掉。但習氣“如油入面,摻入容易,取出極難”。
為此要立決定志,深自省察自己的言行,善護己念。時刻對照自己起心動念是否與佛之悲愿相符。常常反復觀照,保持正念不失。
如今在這澆漓的世風中,大量的娛樂信息具有極大的誘惑力,足以使人煩動惱亂。修行人一旦陷入,很難拔出。如果再每天看電視喝茶聊天,只顧眼前物欲享樂,無睹于來日惡果之酬償,懈其用功修行,恐難臨終生起正念出離了。
修行人要學會獨處,用功得力時自然不會寂寞,享的是心中舒寧和清凈法樂。這番體會如古人有喻:“如人飲水,冷暖自知”。
總之,修行人注定要孤寂地走一遭,用功處再能燒幾把大火,不顧生死、不計成敗、始有相應分。正是“不經(jīng)一番寒徹骨,焉得梅花撲鼻香”。
為您代放生鯽魚、鯉魚、甲魚、泥鰍、黃鱔、螺絲,放生結束一對一發(fā)送放生視頻,如親臨現(xiàn)場,敬請放心。香港求姻緣放生,放生螺螄的害處,放生的人有什么好處,放生放魚苗好還是放大條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