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2023年4月8日放生好不好1、幾年前,與妻游大覺寺,在“無去來處”殿前休息,看到有一家三口在大殿按照藏式五體投地方式磕頭,恭敬之心令我感動。長期以來,自己傲慢的習氣很多,本人以前不習慣在廟中磕頭。在那時感覺磕頭去去傲慢心似乎不錯,于是也走入殿中五體投地磕了幾個頭。還沒有站起來,全身抽筋,非常疼痛,幾乎不能站起來,掙扎坐在殿前一個多小時才能動彈。自己感覺很奇怪,磕頭還會抽筋,由此也得出該大殿確實有些不可知力量。此后,有些時候自己有不妥當的念、行,也曾經出現類似抽筋,如無形有人教育,甚為奇怪。2、2011年8月6日,由某事,與妻上大覺寺,于“無去來處”殿奉上準備的香和蠟燭蓮臺。于大殿佛像前合檢討過去,展望未來。前面一段時間,身體某重要部位不舒服,也吃了一些藥,還是疼痛。在合十的一瞬間,感覺那部位隱隱發(fā)痛的東西在那一剎那掉了下來,通暢了?;丶疫@幾天,再不疼痛,感覺良好。
3、中國素食源遠流長,春秋已濫觴,古人祭祀時為表達尊重,非素食不可。以后佛教傳入中國,它在本土戒殺生,并不絕對要求素食,但梁武帝一紙令下,素食遂成中國大乘佛門的基本生活規(guī)范,這極大推動了素食的發(fā)展。到唐代,宮廷素菜已達相當高的水準。然而,當時平民飲食水平不高,主食之外,幾無副食。4、五代期間,幽州等地被北方少數民族長期占據,宋王朝屢圖恢復,始終未能成功,數百年的對峙,老北京與中原的生活方式產生差異,契丹、金時期,北京人生活方式近于北方游牧民族,以肉為主要副食,蔬菜較少。而此時所謂“南人”已普遍以蔬菜為副食,一些學者認為,正是這一背景,讓“吃素”有了戲謔的含義。5、北京人大規(guī)模食用蔬菜,始于明代,特別是大白菜引入,成了冬季的當家菜。明中后期,玉米被廣泛引種,它成熟快,收割后離冬季尚有幾十天,恰好能種一茬白菜。種植白菜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和勞動生產率,給農民帶來更多收益,故很快推廣開來。為保存白菜,北京人開始制作酸菜。不過,明代的酸菜是先將白菜曬干,再加鹽腌制,滋味略差。到清代,水漬法漸成主流,成品與今天食用的酸菜已無二致。6、雖然嘴上說不吃素,但事實上老北京很注重吃素,民國后期,北京有一萬家餐館,其中七百家專門提供素食,占全部餐飲業(yè)的7%。如此高的普及率,原因有一是與宗教信仰相關,即使是沒宗教信仰的普通人,每年祭祀祖先、許愿上香期間,他們也只吃素食;二是人們養(yǎng)生保健意識強;三是肉食太貴,素食滋味幾可亂真,相對便宜,自然成為首選。7、老北京素食分宮廷素食、寺院素食和民間素食三種。從做法上分,也是三種,即卷貨、鹵貨和炸貨。卷貨是用油皮包餡燒制而成,以香菇等為主,滋味悠長;鹵貨以面筋等為主,重視口感;炸貨則需過油,用來模仿肉菜,幾可亂真。8、老北京素菜綜合全國各派之長,在全盛時期,宮廷的“素局”能制200多種美味,以后“全素劉”傳承其技藝,更是蜚聲海內。9、然而,傳統(tǒng)北京素菜脫胎于魯菜,對基本功要求很高,制作繁復,用料講究,有的菜光處理備料就需一周,這使其很難放下身段,原汁原味地走入尋常百姓家。在今天,隨著“人造肉”的普及,化學合成香料已能仿造各種肉菜的味道,且成本極低,在它們的沖擊下,北京素菜生存空間正不斷被壓縮,加上傳統(tǒng)文化傳承不力,今天,北京專營素菜的飯館所剩無幾,傳統(tǒng)技藝后繼乏人。10、大家一起念自在祈禱文一遍!
我們這個從佛法的角度來講,我們在這里聚會也應該是一個殊勝的因緣了。我們今天買的這個鯉魚,買了很多各種泥鰍,剛才大家放下去的時候呢,會有一種感覺,這些眾生都獲得了自由,大家都回歸自己的自然界,所以呢,心里面都有這種說不出來的歡喜心。那么我今天在這里呢,說的只有兩三件事情。
第一件事情,我們今天放生,我也這次到很多地方去,勸大家放生,因為放生的這個功德呢,就是相當大。那么放生的時候呢,最好是我們自己有這方面的能力呢,最好是自己親自參加。親自參加的放生的功德呢,相當大的。當然我們有些人說是隨喜啊,或者是自己順便捐款哪,這也是一個功德,確是一個功德,但最好是自己親自去參加。所以我希望北京的同行(心)道友,以后你們要長期放生。長期放生當然有很多困難,這個是我們都非常理解,因為這需要一些車,需要一些人員,還要積聚錢財,各方面是有一些困難。但我想眾生的生命和我們的困難相比較起來的話呢,我們一點都不苦。
我們前一段時間每天放生的時候,只有下午四點鐘五點鐘才能吃飯,但是心里還是很快樂的。我們放心的話,大家都應該清楚,暫時這些眾生在屠刀下已經獲得了解脫。大家都想一想,我們如果沒有放這些眾生的話,它們被砍殺,在砍殺的過程當中,痛苦是怎么樣,大家都清楚。我們住在醫(yī)院里面,做手術啊,或者是平時我們身上割一塊肉的話,那這個痛苦是什么樣的?那么我們所看見的這些魚類,這些眾生實際上全部都是有生命的,每一個眾生它喜歡安樂,不喜歡痛苦,這一點沒有任何差別。只不過這些都是轉生在旁生當中,我們呢轉生在人類當中。哪怕是為了一個眾生的生命,我們愿意將自己所有的一切付出。因為在這個世界上,的有的珍貴當中,最珍貴的就是我們的生命。我們現在做為人類,自己的生命一旦受到危脅的時候,愿意將自己所有地位所有財產全部拋棄,這個大家都應該清楚的。同樣的道理,這樣的眾生遭受到痛苦,遭受到殺害的時候呢,我們如果能救回來的話,那這個功德是不可思議的。
以前永嘉大師,當時他管皇宮的財務,把他所有的財務都做了放生,回來準備判死刑的時候,他也很高興,他說我放了這么多眾生,今天判死刑也是理所當然的,我非常歡喜。國王也特別感動,當時就沒有判死刑。大家都知道的,他是歷史上非常著名的一位開悟的禪師。
我們做為修行人,大家都口頭上說發(fā)菩提心,大家都很愿意,但實際行動當中,稍微累一點,稍微遇到一點困難,痛苦的時候呢,不愿意放生。說實話,我想,別的地方有些居士放生的發(fā)心還是非常大。你們北京的居士呢,一方面你們經常放生也可以,但是我這次來以后,希望你們以后能不能是長期的,每一月當中一次或者是兩次,定期的放生。當然這些放生的負責人雖然有一點困難,這個我還是理解的,但是我想我們所有的修行當中,利益眾生還是最主要的。我們發(fā)菩提心的目的是什么呢?就是利益眾生。所以從今以后我希望你們北京的居士們,不要象以往那樣,聽說是一個上師來,聽說是一次放生規(guī)模很大,我們北京很了不起啊。一次放生過,我覺得并不是這樣的,象成都居士那樣,真的是很了不起。他們長年以來,大概是六七年以來一直沒有斷過放生。每一個月的初和星期六星期天,都沒有斷過。我希望你們呢,如果每天都這樣的話呢,當然是困難的,但一個月當中一次或者兩次呢,做為佛教徒,大多數的人來講,應該是可以的,只不過是沒有人組織。當然我知道你們定期的或者不定期的有一部分,但是力度還不夠,應該加大力度。希望你們,從今以后經常放生。因為放生,直接對眾生有很大的利益,所以我這次呢,第一句話呢,大家能不能經常放生。看看這些眾生,自己得到利益,其他的我們修持善法,看他的心善不善。放生的話,你心善不善,心怎么樣,實際上,真的眾生已經獲得了利益。尤其是我們今天到的這個環(huán)境確實很好,以后如果是能夠長期放的話,放了很多眾生,大家應該是非??鞓返氖虑?。這一點是呢,我希望大家能不能經常放生。
還有一個呢,在這里也跟大家強調一下。我們現在一般來講,以前藏傳佛教的高僧大德們呢,也在漢地弘法的事業(yè)比較廣大,在這個過程當中,希望大家也不在要很多方面誤解。比如說有些上師吃肉,有些人認為這是非常不好的,然后一直誹謗。有些人認為這是非常好的,以前多年來吃素的習慣馬上改過來,現在開始吃葷了。那么這個呢,不好。任何一個上師,沒有這種開許的資格。我想除了一些真正的大成就者,弟子也是大成就者,上師也是大成就者的話,我的這個凡夫的分別念是不好說的。除此以外呢,以前自己的這個素食觀呢,最好不要改變。改變以后的話呢,對整個漢傳佛教是不利的。我去過很多地方,整個漢傳佛教,有些地方呢,也有一些誤解,對藏傳佛教也是不利的。有些上師確密是有密意的,他的境界確實可能很高,有些上師的話呢,他對整個藏傳佛教和漢傳佛教,尤其是漢傳佛教的一些規(guī)據,不是特別特別的懂。而且我們大乘佛法當中,做為素食觀的功德,講的特別多,吃肉的過失呢,也講的特別多。因此我們做為佛教徒,能不能盡量的吃素。如果實在不能盡量吃素的話,最好不要(點殺)。不然我們有些人,活了幾十年,實際上可能吃了無數的眾生。尤其是你去大飯店的時候,有很多活蹦亂跳的蝦魚,各種各樣的這些東西吃的話呢,一頓飯可能造了無數的惡業(yè)。這樣的話呢你們在坐的人,以前可能也造過這方面特別可怕的業(yè)。從小一直到現在,當然我們這里不像南海的一些海邊的城市,海邊的城市(的人)活得真可憐,他們從小的時候吃的特別特別的多(指眾生)?,F在大城市里的人,在這方面造的業(yè)也可能比較可怕。因為現在的眾生,殺害這樣的眾生,已經成了不可思議的境地了。以前殺害這樣的眾生,也有一種限制性的,那么現在的話呢,殺眾生吃眾生也是無法估計的。所以每一個飯店里面,每一個暫時屏蔽該詞里面,造的惡業(yè)呢,大家也是都非常清楚的。這樣一來呢,我們吃飯的時候呢,完全三頓飯是清凈的呢,有些也是條件是有限的,可能也有一些困難的,但是把自己的素食觀呢,應該盡量樹立起來,盡量能贊嘆自己的這種觀點,這是非常重要的。這是我今天再給大家也強調一下。
然后第二個問題呢,我們這個佛教徒啊,我不知道北京的情況是怎么樣,別的地方很多
二、蛇為什么要放生1、“咱可不是吃素的?!北本┻@句老話的意思是,我不是懦弱的人,你別招惹我。為什么“吃素”會和懦弱聯(lián)系起來?老北京究竟是怎樣“吃素”的?2、中國素食源遠流長,春秋已濫觴,古人祭祀時為表達尊重,非素食不可。以后佛教傳入中國,它在本土戒殺生,并不絕對要求素食,但梁武帝一紙令下,素食遂成中國大乘佛門的基本生活規(guī)范,這極大推動了素食的發(fā)展。到唐代,宮廷素菜已達相當高的水準。然而,當時平民飲食水平不高,主食之外,幾無副食。3、五代期間,幽州等地被北方少數民族長期占據,宋王朝屢圖恢復,始終未能成功,數百年的對峙,老北京與中原的生活方式產生差異,契丹、金時期,北京人生活方式近于北方游牧民族,以肉為主要副食,蔬菜較少。而此時所謂“南人”已普遍以蔬菜為副食,一些學者認為,正是這一背景,讓“吃素”有了戲謔的含義。4、北京人大規(guī)模食用蔬菜,始于明代,特別是大白菜引入,成了冬季的當家菜。明中后期,玉米被廣泛引種,它成熟快,收割后離冬季尚有幾十天,恰好能種一茬白菜。種植白菜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和勞動生產率,給農民帶來更多收益,故很快推廣開來。為保存白菜,北京人開始制作酸菜。不過,明代的酸菜是先將白菜曬干,再加鹽腌制,滋味略差。到清代,水漬法漸成主流,成品與今天食用的酸菜已無二致。5、雖然嘴上說不吃素,但事實上老北京很注重吃素,民國后期,北京有1萬家餐館,其中700家專門提供素食,占全部餐飲業(yè)的7%。如此高的普及率,原因有一是與宗教信仰相關,即使是沒宗教信仰的普通人,每年祭祀祖先、許愿上香期間,他們也只吃素食;二是人們養(yǎng)生保健意識強;三是肉食太貴,素食滋味幾可亂真,相對便宜,自然成為首選。6、老北京素食分宮廷素食、寺院素食和民間素食三種。從做法上分,也是三種,即卷貨、鹵貨和炸貨。卷貨是用油皮包餡燒制而成,以香菇等為主,滋味悠長;鹵貨以面筋等為主,重視口感;炸貨則需過油,用來模仿肉菜,幾可亂真。7、老北京素菜綜合全國各派之長,在全盛時期,宮廷的“素局”能制200多種美味,以后“全素劉”傳承其技藝,更是蜚聲海內。8、然而,傳統(tǒng)北京素菜脫胎于魯菜,對基本功要求很高,制作繁復,用料講究,有的菜光處理備料就需一周,這使其很難放下身段,原汁原味地走入尋常百姓家。在今天,隨著“人造肉”的普及,化學合成香料已能仿造各種肉菜的味道,且成本極低,在它們的沖擊下,北京素菜生存空間正不斷被壓縮,加上傳統(tǒng)文化傳承不力,今天,北京專營素菜的飯館所剩無幾,傳統(tǒng)技藝后繼乏人。9、如何保護好老北京素菜,這是一個值得重視的話題。10、大菩文化佛訊中國共產黨優(yōu)秀黨員,著名學者,中國社會科學院榮譽學部委員黃心川研究員于2021年2月10日上午11點33分在北京逝世,享年93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