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處世
一、人生處世,性格和為人不能做到受人歡迎,但是起碼要做到讓人接受才能溶入這個社會。
二、不要把時間花在無益的爭論中,要努力去創(chuàng)造美好的東西,以及為大眾服務中去,福澤和人生意義就會提升很多。
三、失敗應理解為正?,F象,成功應理解為情理之中,這樣領悟失敗時情緒不會低落,成功時不會驕傲。
四、機會象種樹一樣不是等的,而是要去種去爭取,但要找好時機下種才會有收成。
五、要抓住機會必須有經驗,自己沒有經驗,可以請教對自己關心并且有經驗的人,有幾個人的意見一致就可行。
六、勤奮好學是提高自己擁有才能的最好方法,也必須培養(yǎng)自身有堅強意志和承受能力。這是立足于每一時代的先決條件。
七、人生會遇到挫折不可怕,可怕的是挫折之后能否站起來。而且心靈不受影響,反而更加具備堅強意志。
八、選擇朋友以有仁義道德之人為上,他們會帶給你意想不到的歡喜。
九、當遇到種種困難的時候,依然微笑面對。那是一種定力,是來自已經學會堅強意志的心靈。
十、面對壓力、挫折、困難、失敗,都應該有樂觀的心態(tài)。那是重整旗鼓所必須的素質。
十一、善心為眾福在后,良行范己必在前。不管去到那里和做任何事,都不能迷失自性的善良。
十二、凡鳥要成彩鳳,寒儒要變貴人,需要的是造福于人和智慧自身相結合。
買物放生。與布施同。須善設法。勿立定期。勿認定地。勿議定物。隨緣買放。生得實益。若定期、定地、定物、則是促人多捕矣。買牛、羊、豬、須有常年草料費、為數甚巨。然每有放者?;虿患{費。則須辦者代買。似宜以資交辦理之人。令彼隨意?;蛸I生物。或買草料。為合宜耳。
四十八愿中,唯除五逆之句,而觀經又許五逆往生,相互沖突,恐生疑惑!
凈土法門。乃佛法中之特別法門。其利益與普通法門,大不相同。古今多有依普通法門,論凈土法門,由茲自誤誤人,又自謂弘法利生者,不勝其多。其最初錯點,在不察佛力與自力之大小難易。以仗佛力之法門,硬引仗自力之法門。而欲平論,致有此失。使知佛力不可思議,不能以具縛凡夫修持之力,相為平論,則凡一切惑不信之心,化為烏有。至於無量壽經,乃至十念,咸皆攝受。唯除五逆,誹謗正法者,此約平時說,非約臨終說。以其既有五逆之極重罪,又加以邪見深重,誹謗正法,謂佛所說超凡入圣,了生脫死,及念佛往生之法,皆是誆騙愚夫愚婦奉彼教之根據。實無其事。由有此極大罪障,縱或有一念十念之善根,由無極慚愧極信仰之心,故不能往生也。觀經下下品,乃約臨終阿鼻地獄相現時說。雖不說誹謗正法,而其既五逆十惡,具諸不善,必不能不謗正法。若絕無謗法之事,何得弒阿羅漢破和合僧,出佛身血乎。每有作此無謗法、彼有謗法解者,亦極有理。但既不謗法,何又行三種大逆乎。是知四十八愿,系約平時說。觀經下下品,是約己見地獄至極之苦相說。其人恐怖不可言宣,一聞佛名,哀求救護,了無余念,唯有求佛救度之念。雖是乍聞乍念,然已全心是佛,全佛是心,心外無佛,佛外無心、故雖十念,或止一念,亦得蒙佛慈力,接引往生也。四十八愿,乃約平時說,觀經下下品,乃約臨終說。由時事不同,故攝否有異。謂為沖突則成鑿死卯子漢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