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從修身立宗門,為人子女欲報恩
徒教先人更沉淪,切莫殺生供葷食
或臨春秋之祭親,每逢先亡之忌辰
亡者忌辰及清明掃墓、中秋祭拜,應(yīng)當戒殺以增加亡者的福報,殺生祭拜,只會加重往生者的惡業(yè)而已。山珍海味排滿桌,能讓死者從九泉之下復活爬起來吃嗎?這種無益且有害的事,聰明人不愿意做。這是世人習以為常卻不明白錯在那里,令人痛哭流涕,嘆息不已的第三件事。
第二,生子不要殺生。
必滅福壽報凄涼,斷他姓名招怨恨
莫殺他物毀吉祥,欲求子女無災(zāi)殃
咸愿共享天倫長,有請萬物同此理
總盼兒孫繞滿堂,人無子息則悲傷
世間人沒有子女繼承香火就覺得悲傷,有了子女承歡膝下就歡喜不已。但從沒想到所有的動物也愛它們的孩子。為了慶祝我的孩子誕生,卻殺死它們的孩子來吃,會吃的心安嗎?子女出生,不為他積集福報,反而殺生造業(yè),折損福報,真是太愚癡了!這是世人習以為常卻不明白錯在那里,令人痛哭流涕,嘆息不已的第二件事。
第三,生日不要殺生。
父母與己滅福祿,如果殺生來慶生
健在者延壽增福,已過世者生凈土
回功德為雙親祝,戒殺念佛廣行善
當念父母之撫育,生日如需宴親族
可憐的父母,生我時非常辛勞,自己誕生的日子,正是父母邁向衰老死亡的開始。這一天,應(yīng)該戒殺吃素,廣做善事,使歷代祖先早日超升,健在父母增福延壽。為什么忘了母親懷孕的痛苦及生產(chǎn)的危險,而去殺害生靈呢?不但連累歷代祖先與父母,更是對自己和眷屬不利。這是世人習以為常卻不明白錯在那里,令人痛哭流涕,嘆息不已的第一件事。
第四,婚禮不要殺生。
戒殺茹素百福臻,吉日行兇違天理
豈有求福殺畜身,六畜亦有六畜親
為何畜尸桌上陳,親人共祝白頭老
六禮迎娶正嘉辰,男女合婚始人倫
世間婚禮,從下聘、合八字到結(jié)婚,期間殺生宴客,數(shù)量不知有多少。結(jié)婚,是繁衍子孫的開始,繁衍的開始卻滅絕動物的子息,太沒有道理!婚禮是吉祥事,吉祥日卻大開殺戒,吉事變兇事,真是太悲慘了!這是世人習以為常卻不明白錯在那里,令人痛哭流涕,嘆息不已的第四件事。
第五,宴客不要殺生。
畜道艱苦請哀矜,仁人君子聽我勸
六畜怨號鍋里蒸,誰食葷食笙歌際
何須甘肥殺業(yè)增,清香淡雅心安穩(wěn)
蔬果菜羹玉壺冰,良辰美景宴家朋
良辰美景,賓主相聚,蔬果菜羹也可盡興,何必殺害生命,講求甘美呢?為了餐桌林盤中歡樂飽食,卻讓廚房砧板上的畜生怨恨哀號,有人性的人,不會悲傷嗎?這是世人習以為常卻不明白錯在那里,令人痛哭流涕,嘆息不已的第五件事。
第六,祈禳不要殺生。
明日因果眼前看,殺業(yè)召禍何時了
葷食便是服仙丹,殺他若能延我命
那管畜道珠淚彈,有人殺生禱神佑
祈福禳災(zāi)又筑壇,人生第一求平安
世間人有病苦災(zāi)難,往往殺生祭神,祈求福佑。應(yīng)該想想,拜神是想消災(zāi)解厄,延長壽命,但以殺生來延續(xù)自己的生命,有比這樣更違背天理的事嗎?正直的人才能當神,神會循私保佑殺生為己的人嗎?這種自私的人壽命不會延長,災(zāi)難無法消除,只是造殺業(yè)罷了!其他種種殺生求神的祭祀也是如此。這是世人習以為常卻不明白錯在那里,令人痛哭流涕,嘆息不已的第六件事。
第七,營生不要殺生。
以免后悔地獄行,勸君早早改生計
現(xiàn)世來生果報成,殺業(yè)造來心膽驚
更無昌裕享榮亨,從來殺生皆短命
最是神明所殛人,殺他性命以營生
八、戒殺放生護生
必登西方九品蓮,回此功德向法界
念佛求生彌陀前,若將護生廣傳宣
已堪列班做神仙,再能放生惜物命
便可人間稱仁賢,戒殺不結(jié)重惡緣
世人為了衣食,有的打獵捕魚,有的殺牛殺豬,做為謀生的方法。但依我看,不以殺生為業(yè)的人,照樣衣食無缺,沒有餓死凍死。以殺生來謀生,天理所不容,因殺生而富貴,百人中找不出一個,只有種下墮入地獄的惡因及來生的惡報而已。既然如此,為什么不改行另謀生計呢?這是世人習以為常,卻不明白錯在哪里,令人痛哭流涕,嘆息不已的第七件事。
生命是最寶貴的.大家都希望自己的生命之花.開得璀璨奪目.過得舒適安樂.如一但生命受到威脅.危害損傷.就會不惜一切代價去保衛(wèi)他.平時膽小怕事的人.會勇敢的起來搏斗.一貫省吃儉用的人.會傾家蕩產(chǎn)與醫(yī)院醫(yī)治危及生命的疾病.講究儀表容貌的人,甚至也會割去身體的一部分.來保全生命.減輕痛苦.人類如此.動物何嘗也不是如此?為了不受無故捕殺,深入山林.遠避人間.為了延續(xù)生命.晝伏夜出.小心謹慎的覓食.一經(jīng)被捕.又垂死掙扎.盡力反抗.也有寧舌一足而逃命的.凡有靈性有感受的,無論人還是其他動物,都知道貪生怕死,遠離痛苦渴求安樂.生命是這樣寶貴,所以以救命之恩是大恩.殺生之仇是大仇.
自己要求離苦難.也希望人家得安樂.推己及人之心.是人之常情.有惻隱心的人.看見動物將殺是的恐懼得全身發(fā)抖.也會感傷落淚.有同情心的人聽到被殺時候的悲慘哀號,而不忍食其肉.有惻隱心和同情心的人.對萬物之靈的稱號.是當之無愧的.
恒傳法師:隨喜放生但本人不到現(xiàn)場得到的功德有區(qū)別嗎?善士提問:法師您好:弟子請師父開示關(guān)于放生的問題,隨喜放生但本人不到現(xiàn)場得到的功德有區(qū)別嗎?
恒傳法師答:阿彌陀佛,首先隨喜贊嘆你的隨喜放生,其次我們放生不是為了求功德而放生,放生是體現(xiàn)慈悲與踐行修學的佛教傳統(tǒng)之一,是佛教慈悲心的直觀體現(xiàn)。放生可以使無數(shù)瀕臨死亡的生命馬上重拾生機,因此具有無量功德。放生的意義在哪里?簡單說,我們盡一己之能使它們免于被宰殺的痛苦,又讓參與放生的人,藉這一個機會培養(yǎng)慈悲心。我們放生,除了救動物的生命,更重要的是要為它念佛、持咒,這樣它生生世世與佛結(jié)善緣。
其次,怎樣的放生才能叫功德?來看看經(jīng)論中講到的:有見到魚池干涸,運水來救活魚類,有見水中浮有蟻群,快要被淹死了,設(shè)法引蟻類到達干燥的地方;也有見市上賣鱉,用錢買來放入池中的。動物在死亡邊緣,設(shè)法救護他,使他免于死亡,這是放生的本意。放生是慈悲心行,是功德,但一定要如理如法,我們但求能盡心而為,盡力去做就好。放生的精義在于當下放生的念頭,如希望被放的生物能夠延長壽命;至于能夠延長多久?我們必須盡到研究、考慮和照顧的責任。比如說,要放鳥類,就先得考慮放什么鳥、在哪兒放、什么時候放,才比較安全有效;放生魚等水族,也當首先研究觀察它們的生態(tài)、習性和來源,然后選擇最適當?shù)臅r機,放到我們覺得最安全適合的地方。放生須注意三事:(一)無定物,無論陸走飛禽,遇即量力買放。(二)無定日。避免販者從中漁利。(三)無定處。今日此地,明日他處。頻頻易動。不令販者先期搜集。如果大量放生,一定要按我們佛教儀軌來放,達到真正放生目的。
所以你問到?jīng)]有去現(xiàn)場親手放生生靈有沒有功德?這就要看你是不是一顆平等的慈悲無求的心,以及所隨喜的放生是否是如理如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