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子們都回答不出。
釋迦牟尼說:“把它放到江、河、湖、海里去?!?/p>
13、打破碗
一位老和尚有兩個徒弟,大和尚和小和尚。
一日飯后,小和尚在洗碗,突然把碗打破了一個。
大和尚立馬跑向老和尚的禪房打小報告:“師傅,師弟剛剛打破了一個碗?!?/p>
老和尚手捻佛珠,雙眼微閉,說道:“我相信你永遠(yuǎn)也不會打破碗!”
14、求人不如求己
一人去寺廟參拜觀音菩薩。
幾叩首后,這人突然發(fā)現(xiàn)身邊一人也在參拜,且模樣與供臺上的觀音菩薩一模一樣。
此人大惑不解,輕聲問道:“您是觀音菩薩嗎?”
那人答:“是?!?/p>
此人更加迷惑,又問:“那您自己為什么還要參拜呢?”
觀音菩薩答:“因為我知道,求人不如求己?!?/p>
15、送一輪明月
一位在山中修行的禪師,有一天夜里,趁著皎潔的月光,他在林間的小路上散完步后回到自己住的茅屋時,正碰上個小偷光顧,他怕驚動小偷,一直站門口等候他……
小偷找不到值錢的東西,返身離去時遇見了禪師,正感到驚慌的時候,禪師說:“你走老遠(yuǎn)的山路來探望我,總不能讓你空手而回呀!”說著脫下了身上的外衣,說道:“夜里涼,你帶著這件衣服走吧?!?/p>
說完,禪師就把衣服披在小偷身上,小偷不知所措,低著頭溜走了。
禪師看著小偷的背影,感慨地說:“可憐的人呀,但愿我能送一輪明月給你!”
第二天,溫暖的陽光融融地灑照著茅屋,禪師推開門,睜眼便看到昨晚披在小偷身上的那件外衣被整齊地疊放在門口。禪師非常高興,喃喃地說道:“我終于送了他一輪明月……”
16、快樂之道
某日,無德禪師正在院子里鋤草,迎面走過來三位信徒,向他施禮,說道:“人們都說佛教能夠解除人生的痛苦,但我們信佛多年,卻并不覺得快樂,這是怎么回事呢?”
無德禪師放下鋤頭,安詳?shù)乜粗麄冋f:“想快樂并不難,首先要弄明白為什么活著?!?/p>
三位信徒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沒料到無德禪師會向他們提出問題。
過了片刻,甲說:“人總不能死吧!死亡太可怕了,所以人要活著?!?/p>
乙說:“我現(xiàn)在拼命地勞動,就是為了老的時候能夠享受到糧食滿倉、子孫滿堂的生活。”
丙說:“我可沒你那么高的奢望。我必須活著,否則一家老小靠誰養(yǎng)活呢?”
無德禪師笑著說:“怪不得你們得不到快樂,你們想到的只是死亡、年老、被迫勞動,不是理想、信念和責(zé)任。沒有理想、信念和責(zé)任的生活當(dāng)然是很疲勞、很累的了?!?/p>
信徒們不以為然地說:“理想、信念和責(zé)任,說說倒是很容易,但總不能當(dāng)飯吃吧!”
無德禪師說:“那你們說有了什么才能快樂呢?”
甲說:“有了名譽(yù),就有一切,就能快樂?!?/p>
乙說:“有了愛情,才有快樂。”
丙說:“有了金錢,就能快樂?!?/p>
無德禪師說:“那我提個問題:為什么有人有了名譽(yù)卻很煩惱,有了愛情卻很痛苦,有了金錢卻很憂慮呢?”
信徒們無言以對。
17、你且看他
寒山問拾得:“世間有人謗我、欺我、辱我、笑我、輕我、賤我、騙我,如何處置乎?”
拾得曰:“忍他、讓他、避他、由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過幾年你且看他?!?/p>
18、我看你像一尊佛
有一天,蘇東坡到佛印禪師處與佛印禪師聊天,兩人均盤腿而坐。
聊到高興時,蘇東坡問佛印禪師:“你看我現(xiàn)在像什么?”
佛印禪師說:“我看你像一尊佛?!?/p>
蘇東坡笑著對佛印禪師說:“我看你像一堆牛屎?!?/p>
佛印禪師笑笑,沒有說什么。
蘇東坡以為他勝利了,回家后沾沾自喜地和他妹妹蘇小妹談起了這件事。
他妹妹說:“哥哥,你輸了!禪師的心是佛一樣的境界,所以看你像一尊佛;而你的心態(tài)像一堆牛屎一樣,看禪師當(dāng)然也就像一堆牛屎了?!?/p>
蘇東坡聽后頓時面紅耳赤。
19、惹塵埃
神秀曰:“身似菩提樹,心如明鏡臺;時時勤拂拭,莫教惹塵埃?!?/p>
慧能云:“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20、禪者的祝福
唐朝的龍?zhí)抖U師,他少年未出家時很貧窮,靠賣餅為生,無處棲身,所以道悟禪師把寺旁的小屋子借給他住。
為了表示謝意,他每天送十個餅給道悟禪師,而道悟總是回贈一個給龍?zhí)叮⒆8Kf:“這是給你的,祝你子孫繁昌!”
他實(shí)在不解,有一天他問何故,道悟卻說:“你送來的,我送給你有什么不對?”
龍?zhí)堵牶髲拇碎_悟出家,后來成為一代宗師。
取之于人要回報于人,得之于社會要回饋社會;要我好你也好,我贏你也贏。這偉大的祝福,也是生活的至理。
若有侵權(quán),請告知刪除。
以上是金華放生相關(guān)內(nèi)容,想了解更多金華初幾放生最好,金華放生魚哪里買,金華哪個河域適合放生,金華適合兔子放生的地方內(nèi)容,請關(guān)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