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導(dǎo)讀:佛經(jīng)故事選集序言這個世界上究竟有沒有鬼道眾生?人死之后會不會變成鬼?相信信這是許多人都很好奇的問題。這世間除了人道、畜牲道之外,的確是有鬼界眾生。他們所處的世界與我們一樣,只是存在不同的空間。佛陀...佛經(jīng)故事選集序言這個世界上究竟有沒有鬼道眾生?人死之后會不會變成鬼?相信信這是許多人都很好奇的問題。這世間除了人道、畜牲道之外,的確是有鬼界眾生。他們所處的世界與我們一樣,只是存在不同的空間。佛陀在《長阿含經(jīng)》里說到:‘一切人民所居舍宅,皆有鬼、神,無有空者;一切街巷、四衢道中、屠兒市肆及丘冢間,皆有鬼、神,無有空者。’他們一直在我們身旁,只是我們不知道而已。其實會轉(zhuǎn)世鬼道的緣故是因為前生造作惡業(yè)太多,心生吝嗇而多貪欲。一旦轉(zhuǎn)世到了鬼道,就是接受苦果,沒有享樂的機會,不像人間苦樂參半,而且有福報聽經(jīng)聞法、廣修功德。雖然有的鬼也能享有人、天福報,但極大多數(shù)都只能接受惡報,而這些惡報也都屬飽嘗饑渴、饋乏之苦,所以也有‘餓鬼’之名。因為前世造作的善惡業(yè)不同,在鬼道所受的果報也會不同,這個現(xiàn)象猶如人間一樣。面對這些因為報應(yīng)而受苦的眾生,我們不應(yīng)輕視而是應(yīng)該以慈悲心憐憫他們,并且還要幫助他們。方法上除了誦經(jīng)、念佛回向外,還可更進一步參與佛教有關(guān)施食、救渡的***,讓鬼道眾生蒙受功德利益。然而,這些鬼道眾生會受到不同的果報,皆源于過去生造作的業(yè)因不同。如此來看,我們應(yīng)該時時反省、惕勵自己,不讓自己隨業(yè)流轉(zhuǎn),種下惡因;同時更應(yīng)積極布施,廣植福田,并且珍惜得生人間,又能夠聞修佛法的機緣。近年來電視風(fēng)行靈異節(jié)目,制作單位為了收視率,多以夸張不實、驚悚吊詭的演出,讓人對鬼道眾生感到顫栗與恐懼。收看這些節(jié)目,只是滿足好奇心而已,并不能幫助人們真正了解鬼道眾生的世界。今印經(jīng)協(xié)會出版流通佛經(jīng)故事選集—關(guān)于鬼道眾生的故事,分為兩冊,一是印度篇,二是中國篇。期待此書能裨益社會,端正世俗錯誤的觀念,以同情心看待他界眾生,進而體會身為人的可貴,提升自己的生命層次利益世人。生命電視臺臺長中華印經(jīng)協(xié)會理事長海濤鬼母與烏鴉一位修行很久的尊者,一天帶領(lǐng)眾弟子到尸羅城去。他們這一行人一路餐風(fēng)露宿,雖然很辛苦,但也都充滿法喜??墒牵?dāng)大家到達城門外時,尊者的面容忽然一下陰沉下來,看起來很哀傷。弟子們見尊者面有愁容,誰也不敢出聲,跟著他悶頭前行。走了一段路之后,尊者見一只烏鴉飛來,又搖搖頭微笑了起來了。弟子們見他一會兒皺眉,一會兒又微笑,都感到有些莫名其妙,于是就向尊者詢問。尊者停下腳步回答說:‘我剛到城門時,看見一個鬼的孩子。’‘親愛的尊者,我肚子好餓??!’鬼孩子可憐兮兮地哭道:‘我的母親到城里為我尋找吃的東西,可是她這一去已有五百年了,與我分別的時間太長啦,我現(xiàn)在已是饑餓至極,恐怕活不了多久了。如果你進城后見到我的母親,就把我的困境告訴她,說我急切地盼望她能夠早點回到我的身邊來!’‘所以剛到城里,見到了他的母親,我就把孩子的境況都告訴她了。’尊者喝了一口水繼續(xù)說道,看不見鬼子與鬼母的學(xué)生們,個個都聽的入迷。鬼母懇求道:‘我進城來雖然已經(jīng)五百年了,但還未能得到一個人的鼻涕和唾液來當(dāng)作食物。因為我剛生過孩子,身體很虛弱。即使偶爾得到一點點唾液,又被其它的鬼給奪去了。今天正好碰到一個人,得到了一點唾液,正準備帶出城跟我的兒子一起分吃??墒窃诔情T下有一群身高力壯的鬼神,我很畏懼它們,怕他們把我的唾液給搶走。如果被他們搶走了,那我和我的孩子就都沒有救了。我現(xiàn)在唯一的希望是尊者您能把我?guī)С龀侨?,好讓我們母子團圓,一起分享食物。’尊者問鬼曰:‘你在世上活了多久了?’鬼母回答說:‘我已見過這座城池七次繁榮、七次衰敗了!’‘聽了鬼母的話,忍不住悲嘆起生死輪回所受到苦楚和折磨,是那樣的沒完沒了!我一想到這些,就為眾生感到沉重與悲傷,這就是我哀愁的原因。’‘師父!’一位學(xué)生疑惑道:‘那么剛剛師父見到那只烏鴉飛過去后,為什么又笑了呢?’尊者回答:‘在經(jīng)歷了九十一次的生死輪回后,有一輩子我出生在一個富貴長者的家里,并且想要出家修行。因為我知道,只要那時出家修行一定能修得羅漢果位??墒?,我父母怎么也不成全我的意愿,還強行為我娶妻,迫使我成家,試圖以此來留住我的心。娶了妻子怎么出家修行呢?但即使是這樣,我出家的愿望并沒有因此而打消。成家之后過了一段時間,我又向父母提出要出家的請求?!阋黾铱梢裕仨毥o我們生一個孫子,不生孫子就別想出家!’尊者的前世父母如此說?!改敢娢业膽B(tài)度十分堅決,于是提出這個心愿。我沒有辦法,只好遵從父母之命,為他們生下一個孫子。孩子一晃眼長到了六歲,已經(jīng)懂得了許多事理。這時,我又提出了出家的請求,而且特別堅決。父母一看沒有辦法了,當(dāng)我要走的時候,他們又讓我的兒子抱住我的腿,哭著鬧著說:“你是我的父親,你走了誰來養(yǎng)活我?既然不能養(yǎng)活我,那么你就殺了我吧!殺我之后,你就可以安心走了?!薄鹫吒袊@地說道:‘老實說,我當(dāng)時對兒子確實產(chǎn)生了愛憐之心,初為人父,誰能無情。于是我就對我的兒子說,我不出家了。不過卻因為我的兒子障了我出家的這個緣故,我們經(jīng)歷了九十一劫的生死輪回,都沒有相見?!鹫呖戳丝刺炜?,又說:‘現(xiàn)在我用天眼觀看那只烏鴉,竟然是我過去世的兒子??蓱z他愚昧無知,久處在六道輪回之間,因此我才無奈地微笑??!’眾人聽聞尊者這么說,這才恍然大悟?!黾沂呛茈y得的大功德?!鹫邔Ρ娙苏f:‘有智慧的人,若看見有人想要出家尋求苦難的解脫,應(yīng)該鼓勵他,不要強行留他在世俗間。阻礙別人出家的業(yè),卻要常常處于惡道中受苦難折磨?!沓臣堋@是我的!’‘是我的啦!你別碰?!袃蓚€鬼,他們共同有一個木盒、一根拐杖以及一雙木屐。這兩個鬼總是為了爭奪這三樣?xùn)|西而爭吵,沒有一天能夠安寧。一天,兩個鬼又爭吵起來,你爭我奪各不相讓。有一個人看到了,疑惑的問說:‘這個木盒、手杖和木屐看上去平平常常,沒有什么奇異的地方,你們倆人為什么為了爭奪這些東西鬧得這么厲害?’一個鬼急著回答道:‘這個木盒,你別看不起它,從這里面能變出衣服、食物、被褥等許多生活中須要用的東西。有了它,吃的、用的就不用發(fā)愁了?!硪粋€鬼搶過話說:‘這拐杖可不只是一根普通的木棍!它能打敗一切敵人,拿著它,就能所向無敵,誰都不用怕了;而這雙木屐,穿上之后就能夠飛越一切障礙,日行千里。’那人聽了這段‘鬼話’,心想:‘看來這三樣?xùn)|西真是非同一般,我要是擁有了它們,那下半輩子就不用發(fā)愁了?!谑?,他使對兩個鬼說:‘如此說來,這三樣?xùn)|西確實值得一爭。不過你們這樣爭來吵去也不是辦法,不如你們把東西放下,讓我替你們公平地分一分,讓你們以后不會再吵架?!械览?!’‘好??!好?。 瘍蓚€鬼聽了,都覺得此話有理,于是他們各自放下手里的東西,站到一邊去看那人怎么分配。那人見鬼上了他的當(dāng),趕忙走過去,抱起木盒,提起拐杖,穿上木屐,立刻飛奔了起來。兩個鬼驚訝得瞪大眼睛說不出話來,眼看著那人就要飛遠了,但因為那雙神奇的木屐,兩個鬼怎么樣也追不到他。那人轉(zhuǎn)過頭對兩個鬼說道:‘你倆爭的東西,我都拿走了。你們已經(jīng)沒什么可爭的了,以后就不會再吵架啦!’不眠國王路旁有戶人家正為兒子的離去,全家抱頭痛哭。有個少年從這里經(jīng)過,見到這一家人傷心異常,感到非常奇怪,忍不住上前問清楚。‘你是外地來的吧?’這戶人家的父親哽咽地說:‘我們國王是個奇人,不管黑夜白天,他都在處理國務(wù),從來不曾睡覺。但是只要他發(fā)現(xiàn)左右服侍的當(dāng)班人打起瞌睡,他就下令殺掉他們。因為這個原因而死在國王刀下的已經(jīng)有四百九十九個人了。而今天正輪到我兒子當(dāng)班啊!我只有這個兒子,如今可能再也看不到他了,叫我們怎么不傷心?’老者說完,又哭了起來?!@位老伯,您別著急?!倌赀B忙安慰說:‘不如,讓我代替您的兒子去國王那兒當(dāng)值服務(wù)吧!’老者驚喜萬分,立刻從家中拿了一千兩黃金,感謝少年的‘頂替之恩’。少年來到了國王面前,國王見少年口齒伶俐,十分喜歡,不過依舊告誡少年說:‘你可要小心,千萬別睡覺!我如果發(fā)現(xiàn)你睡著了,當(dāng)場就會把你殺掉,到時你后悔可就來不及了!’少年胸有成竹的點了點頭。入宮第一天的白天過去了,少年顯得很有精神,服侍的很周到。但到了晚上,沒一會兒,這個少年就支持不住,打起瞌睡來了。國王見少年睡著,把少年提了起來,嚴厲地說道:‘不讓你睡,你偏要睡,我現(xiàn)在要殺你,你有什么話說?’‘大王您別生氣!’少年不慌不忙地說:‘我剛才雖然閉上了眼睛,但只是在思考問題呀!’‘那你在想什么呢?’國王問?!以谙耄粋€一公升大小的容器,它是不是可以盛兩公升的物品?比方說它能不能同時裝下一公升的沙子,和一公升的水呢?’少年答道。國王聽后覺得有趣,便令人拿容器和沙子和水來做實驗。盛完一公升的沙子之后,果然又能盛滿一公升的水。試驗結(jié)果,與少年說的一點不差。試驗完后,過一會兒少年又打瞌睡了。國王見了,很不高興地責(zé)備他。少年回答:‘大王??!您沒看見嗎?我又是在想問題哪!’國王問他又在想什么?!谝粋€一丈深的坑,然后把挖出的土再填進坑里,土是不是只能填滿八尺,而不能填滿呢?’‘怎么可能?’國王不信,又令人在后花園挖土做實驗,把挖出的土再填回去,果然土只填到八尺的地方。等到填完土以后,少年又睡覺了,而且還是躺在地上呼呼大睡起來。‘你不覺得你睡的太離譜了嗎?看你這次又有什么話說!’這一次國王非常的生氣。少年依舊一派輕松地回答說:‘大王?。∥疫@回仍然是在思考問題啊,而且是個與您有關(guān)系的問題喔!’國王覺得很好奇。‘如果國王答應(yīng)我說什么都不處罰我,我才敢說!’‘我答應(yīng)你,快說吧!’‘國王您是個鬼!不是人??!’少年指著國王高聲叫道。少年忽然的大聲喊叫,讓國王一時驚住了,等國王回神,少年卻已不見蹤影。但是這個神秘少年說的話,卻讓國王一直掛念在心。天一亮,國王就去面見太后:‘剛才有一個少年硬說我是個鬼,這是什么意思,我怎么會是鬼呢?’‘兒呀!不瞞你說,’國王的母親見狀,只得告訴國王實話:‘二十幾年前我懷你的那天夜里,我夢見和一個鬼睡在一起,第二天就發(fā)現(xiàn)懷孕了。你從小就和別人不同,現(xiàn)在更是殺人不眨眼,看來你確實是鬼的后代??!’國王聽了,大吃一驚,忽然明白自己為什么都不用睡覺,為什么動不動就殺人,原來是鬼氣作怪。‘現(xiàn)在我是人類的國王,就應(yīng)該要用對待人類的方法來對待自己的子民才是?!氲竭@里,他忽然醒悟。從此以后,國王以仁心治國,改過向善,再世不隨便殺害百姓了。冤冤相報有一對老年得子的老夫婦,從小便對獨生女十分疼愛,這小女孩也長的伶俐乖巧,一家人也生活的幸福安寧。在女兒十七歲那年,有一回不小心受了點風(fēng)寒,因為他們的女兒從小若是傷風(fēng)感冒從來都是不治而愈,用不著老夫妻倆操心,因此這回他們也沒有特別在意??墒?,這次女兒不但沒有恢復(fù),病情反而越來越嚴重。老夫妻只好請來當(dāng)?shù)氐尼t(yī)生給女兒看病,藥是吃了不少,女兒的病卻一天比一天嚴重,最后竟病得骨瘦如柴,連睜眼的力氣都沒有。老夫妻倆心急如焚,說到女兒的病,老倆口只有相對嘆息流淚,束手無策。秋天到了,他們害怕女兒的性命也像那紛紛枯黃的葉子一樣凋零。正當(dāng)這家人陷入悲涼的氣氛中,遠方來了一位咒文師,自稱能用咒語消災(zāi)解難?!蠓蛟趺纯炊紱]有用,不如請咒文師來碰碰運氣吧!’兩夫妻請來這位法師,懇求救女兒一命。款待過咒文師之后,咒文師要求引他到女兒的床前。咒文師在床邊閉目靜默了一會兒,老夫妻倆正要替咒文師掀起女兒的幔帳時,咒文師舉手制止:‘不用了,你們的女兒被鬼纏住,現(xiàn)在快要不行了!’‘天啊!請您一定要救救她?。 犃诉@話,夫妻倆頓時感到五雷轟頂,老夫婦流著淚再次懇求咒文師設(shè)法救他們可憐的女兒。咒文師說:‘我跟鬼交涉看看?!俅伍]目誦念咒語片刻,不久他就見到了糾纏著少女的鬼?!@女子和你無冤無仇,你為什么要和她過不去呢?’咒文師問道?!疅o冤無仇?’鬼憤憤不平地答道:‘哼!這個女子在前五百世中常謀害我的性命,我也在過去五百世中常謀害她的命。我們倆冤冤相報,到今天還沒有了結(jié),這次又換我來索命了!’咒文師搖搖頭、嘆了口氣說:‘冤冤相報何時了?不停的報復(fù)、向彼此索命,難道你不覺得累嗎?’鬼說:‘我也很想了結(jié)這段惡緣,但光靠我一個是不夠的。如果她能保證從今以后不再怨恨我、謀害我,今天我就饒她一命,請您把我的話轉(zhuǎn)達給她。’咒文師把鬼的這番話告訴了奄奄一息的女子。她喘息了一會兒,虛弱地對咒文師說:‘我答應(yīng)它,從此不再記恨了。’‘她不會再報復(fù)你了!你今天就饒了她一命吧!’咒文師對鬼說。鬼聽了并不十分相信,它仔細地感應(yīng)女子的心思,發(fā)現(xiàn)她對鬼近日來的折磨仍有怨恨之心?!懔耍∷饝?yīng)不再記恨,只是因為怕喪命而說的謊話。我已經(jīng)給過她機會了,看來無藥可救、不肯了結(jié)的是她不是我?!谑牵砗敛华q豫斷送了女子的命,就此消失。
不殺生所獲福報殊勝中國佛教放生網(wǎng)_放生儀規(guī)放生感應(yīng)放生功德放生心得放生愈病-云端佛學(xué)不殺生所獲福報殊勝
【經(jīng)典原文】此不殺生最為大業(yè)正法種子。行于生死,唯不殺生為歸、為救。入生死暗,不殺為燈。不殺生者,名曰慈悲。正念思惟不殺生善,心常生喜。若遮他殺,他不可遮,則是行舍。彼人如是,行四梵行,以熏身心。不殺善根不可思議,最為真實,何等種種諸愿,如是如是隨愿皆得。——《正法念處經(jīng)》
【佛經(jīng)解釋】世間無論哪一類的眾生,最看重的都是自己生命,所以佛門五戒、沙彌戒等都以不殺生為首戒,不殺生是種植最大的正法種子,人在世間有戰(zhàn)爭等殺戮,在無盡的黑暗中生死輪回,不殺生的光明方能照破免除。佛弟子應(yīng)常思惟不殺生之善,云端佛學(xué),這樣就會心中常常生起歡喜。不但自己不殺生,見到其他人殺生時,應(yīng)該采取種種方式勸阻,如果無法勸阻,可以采取以財贖命等方式來救度眾生,這樣的人,就是修慈悲喜舍四梵行,可以得到殊勝的善根果報,沒有王、賊、水、火等災(zāi)難,一切所得皆悉長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