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陣吮奶以后,有部分豬崽已吃飽,散開奔跑嬉鬧,然而母豬仍在不停地“呼嗤呼嗤”催奶,直到最后一只豬崽離開它的胸懷時,它才爬起來,慢慢地走向豬圈的柵欄邊,當母豬走到柵欄邊時,它又回過頭看了看它的子女們,母親被母豬的那份情懷感動得背轉(zhuǎn)過身,而哥則傻愣在那兒,王屠夫也是自言自語:“從來還沒見過如此通人性的母豬!”
母豬看看母親、哥和王屠夫,陡然轉(zhuǎn)身,在豬圈里奔跑起來,母親被母豬的奔跑嚇呆了,她問王屠夫:“母豬要干啥?”王屠夫搖了搖頭,一陣奔跑以后,母親他們發(fā)現(xiàn)母豬的兩排豬乳明顯下垂,且有部分滴下了潔白的乳汁,原來母豬借助奔跑催奶汁想再給她的寶貝喂一次足奶,然而,任隨母豬倒地發(fā)出“呼嗤呼嗤”的催奶聲,小豬崽們也無動于衷……
哥被眼前母豬的舉動感動得淚水滂沱,他一個20歲的青年哭著求母親:“媽,求求你,別殺母豬好嗎?山的病由我來想辦法……”王屠夫也悄然收拾起屠具離開了,母親含淚地點了點頭,這時,母豬不用人喚也不用豬食哄,一步一回頭走出了豬圈……
事后,我因輸血而得救了,那是我哥輸給我的一針血。
后來母豬難產(chǎn)而死,一家人默默地流淚,最后由母親建議把它埋在豬圈后的大樹下……
如今,我們兄弟回家看望父母,總愛看看豬圈后的大樹,枝葉茂盛,自然我們會想起家中曾養(yǎng)的那頭母豬的特殊情懷。
不要讓我們一分鐘的口欲,犧牲了別人的父母。
敬請常念 南無阿彌陀佛
經(jīng)云:
戒殺放生,得長壽報,又戒殺放生,
可解怨釋結(jié),長養(yǎng)悲心,潤菩提種。
《大智度論》中說:
諸余罪中,殺業(yè)最重。
諸功德中,不殺第一。
《藥師琉璃光本愿功德經(jīng)》中說:
放諸生命…病得除愈,眾難解脫。
放生修?!疃瓤喽颍辉獗婋y。
愿以此閱讀、轉(zhuǎn)發(fā)、隨喜之功德普皆回向,善根增長,往生極樂!
愿以此功德,莊嚴佛凈土;
上報四重恩,下濟三途苦;
若有見聞者,悉發(fā)菩提心;
盡此一報身,同生極樂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