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放生青魚功德】「放生魚是什么意思」「生日去放生要怎么說」「放生魚晚上可以放生嗎」,武漢放生青魚功德
文殊菩薩的故事:心通注經—劉謙之
心通注經—劉謙之
高齊時中相劉謙之,是一名太監(jiān),他篤信佛法,厭倦世俗,不喜塵勞,雖然身在朝廷宮闈,卻經常持誦「文殊菩薩圣號」,每天念誦達七萬遍之多,并以此為定課,不論事務多幺繁忙,他持誦菩薩名號從沒有間斷過。
天寶年間,劉謙之隨侍高齊三王子入清涼山參訪圣跡,見到誠篤堅志的王子,為了供養(yǎng)大圣文殊菩薩,引火自焚其身,這種難行能行的舉止,使他深受感動,內心自念:「王子能為法舍身,我又何嘗不能?」
于是更生起了大悲心,自嘆身遭宮刑,非佛法器(佛經中記載,以男根不具,列為「非器」,不得出家)不如前往清涼山,專志修行。于是奏請當朝皇上:
「可否準允鄙人在清涼山上專心修行,以期日后能有所成,這是臣的一點志向,萬祈圣上英明鑒照,賜準所請。」
皇上許之。劉謙之遂不再返朝,在清涼山上住了下來,整日里持名閱經,由于精誠所致,有一天,忽然心眼開通,領悟法要,于是造了「華嚴論六十卷」留之于世。
以上是武漢放生相關內容,想了解更多武漢放生青魚功德,放生魚是什么意思,生日去放生要怎么說,放生魚晚上可以放生嗎內容,請關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