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廣西放生地點公布
1、因果報應(yīng),如影隨形、分毫不爽,種什么因得什么果是亙古不變的真理。
2、天地萬物眾生,皆有靈性,皆知趨吉避兇,能會貪生怕死,皆有悲歡喜怒,今朝放生,物類皆知感恩圖報;
3、天地萬物眾生,皆本具佛性,與我相比無二無別,只是因為宿業(yè)深重,不幸淪為異類畜生,一旦業(yè)障消除,同樣可以證成佛果。今朝放生,等于救一未來佛;
4、天地萬物眾生與我,在無始以來的輪回中,皆曾經(jīng)互為手足親眷。今朝放生,等于救自己的親人;
5、天地萬物眾生與我,在過去的輪回中,皆曾經(jīng)互為冤家仇敵。
6、另外我看,我們大家一定要明白放生要有智慧,放生不是為了放鳥類或者魚類,而是為了放我們,放下我們的貪念,我們的嗔恚,我們的愚癡,另外我們很多修行人有一個心態(tài)啊,都希望家里人學佛修善,也希望家里人能支持我們多做一些公益,我經(jīng)常講我們自己所信仰的宗教,不是拿來講的也不是拿來說的,更不是拿來教育別人要求別人,一定要照著你說的去做去學習。因為您的信仰真正能影響他人,是因為你的修為、德行和自身人格魅力的改變,你感動了他們,影響了他們,讓他們認為,你在修行的過程中,有了修養(yǎng)、有了自身素質(zhì),我們不是在修行過程中標榜自己是一個佛教徒,說話尖酸刻薄,看別人誰好像都沒福報,個個都是惡人,好像我們都是善人一樣,我經(jīng)常講,修行人是以心為契機,心改了事則會變,要以事為契機,你事做得再多,心不變也是惡人一個。
7、我經(jīng)常講,我們只需要止惡,不用害人,個個都是好人。實際上放生真正的目的,就是體現(xiàn)我們的慈悲,這個慈悲呢要從家庭開始。就像我最近碰到一個朋友跟我講,說他對外人都特別好,他也信佛,念經(jīng)也念得非常好,就是對家里人看不過眼,我就跟他講,你在家里是原形畢露,你在外面是裝模作樣,這是假的,真正的修行要表里如是對的就是對的,是錯的就是錯的,善的就是善的,惡的就是惡的,不是讓我們學了以后,和演戲一樣這樣多累啊,真就真、假就假,這樣你修行你就輕松也就快樂。當我們在學佛的時候家里人不支持,我經(jīng)常講不支持是小事,沒打你啊都已經(jīng)對你夠慈悲了,因為我們經(jīng)常弄得神神叨叨的,一天搞迷信是不是?我們現(xiàn)在看到很多人找算卦的,找風水大師,包括網(wǎng)絡(luò)上被騙啊,一騙幾百萬,愚癡到了極處,世界上沒有任何一個神佛能幫助我們,能幫助我們的除了我們自己還是自己,要是給這個廟里的佛或者神燒燒香,供點水果他就把你保佑了,那這些神、佛和貪官污吏就沒有什么區(qū)別了。關(guān)鍵是天佑善人、神護正人啊,天佑的是善人,你這個人善不善,大到不違反國家法律法規(guī),中到不違背倫理道德,小到能對自己的父母盡孝妻子盡責,子女能盡到教育意義,這是我們的善;神護正人,什么叫正,正而不邪,不說邪言、眼不斜視、耳不聽是非,行不做邪事,心不起邪念,我們要正啊。人和動物的區(qū)別在于,第一人會笑,第二只有人是頭頂天腳踩地的,天地護佑正人,神佛保護善人啊,我們要是不善做人不正,天不滅你是我們自己滅自己為什么?我們因為迷,違背了做人的道,你既然不是人了那你就不會享人的福,肯定要遭鬼難,要遭畜生禍啊。
8、所以我們在放生的過程中一定要明白,世上一切兇神惡鬼不怕佛、不怕經(jīng)、不怕咒,只怕我們的慈悲心,實際放生的真正目的也是慈悲心,你看我們今天放生也放得特別多,也有一個多月沒放生了,再加上明天是地藏王菩薩圣誕,大家都比較忙,今天耽擱的時間也比較長,我呢也就每次放生都會跟大家,啰哩啰嗦地說一些,也希望大家能聽一句落實一句,你就會得到一份,你光聽了不能落實,那你聽了白聽、來了白來、做了白做。所以我們要明白,我經(jīng)常給大家講,上等放生以救慧命為主,中等放生以求福報為主,下等放生是為了見秦東魁為主,所以很多人向我一打聽就說,秦老師你今天來放生嗎?我說怎么了?你要來我就來你不來我就不來。我在放生的時候經(jīng)常給大家講,大家把我也要放生啊,我畢竟是一個人是不是?我要給大家每個人說一句話,這幾百句下去我嗓子都啞了,所以希望大家明白,天佑善人、神護正人,你是善自會得天佑,你做人正神自然會護,所以我們做一個善人,做一個正人,家里自然四季平安、諸事大順。
9、佛教放生護生理念體現(xiàn)環(huán)保價值
10、編者按:“生態(tài)環(huán)?!笔巧鐣暮椭C和世界和平的主要因素,佛教的“放生護生”理念不僅限于戒殺放生,還應(yīng)當包含了對生態(tài)環(huán)境的保護和對人與自然界的調(diào)和。佛教倡導維護生態(tài)物種的平衡,保護環(huán)境,凈化身心,使得我們生存的世界顯現(xiàn)為清凈佛國。佛教的這種護生理念體現(xiàn)了佛教對生態(tài)環(huán)境保護的價值。
二、青島適合放生的河流推薦
1、《梵網(wǎng)經(jīng)》云:“若佛子以慈心故,行放生業(yè)。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人是我母,我生生無不從之受生,故六道眾生,皆是我父母,而殺而食者,即殺我父母,亦殺我故身。一切地水是我先身,一切火風是我本體,故常行放生,生生受生,常住之法,教人放生。若見世人殺畜生時,應(yīng)方便救護,解其苦難。
2、《放生文》又云:“憐兒之鹿,舐瘡痕而寸斷柔腸;畏死之猿,望弓影而雙垂悲淚。恃我強而陵彼弱,理恐非宜;食他肉而補己身,心將安忍?”人與動物本來應(yīng)當是相互平等生存,不應(yīng)當相互殘殺弱肉強食,破壞自然界的生態(tài)平衡。宋代詩人陸游也說:“血肉淋漓味足珍,一般痛苦怨難伸,設(shè)身處地捫心想,誰肯將刀割自身?!比瞬煌瑒游镎呤侨擞行叛?、有憐憫之心、有善惡分別,而人們?yōu)榱艘粫r口中之樂,大量捕殺野生動物和種種殘忍的手法宰殺動物,最起碼的憐憫之心都蕩然無存了!就是在今天國家嚴禁捕殺野生動物和保護自然環(huán)境的法規(guī)下,人們?nèi)匀辉谒翢o忌憚的捕殺野生動物。只有人們正確認識佛教戒殺放生的理念,也就能夠建立真正的“生態(tài)文明”。所以印光大師所言:“戒殺放生之事,淺而易見。戒殺放生之理,深而難明?!?/p>
3、素食主義已經(jīng)不是佛教信仰者所獨有,而在社會上已經(jīng)有越來越多的人倡導和推行素食的健康理念。將素食理念運用到健康飲食和餐飲文化中,與中國傳統(tǒng)文化飲食很好的結(jié)合起來,對今天人們的健康飲食有很大積極影響。
4、從總的方面而言,放生帶給生態(tài)環(huán)境保護的意義和價值不容忽視,我想通過這樣的活動一定能夠引起大家對“護生”理念的重視,把“放生”轉(zhuǎn)換成“護生”。使得佛教的放生理念為社會的“環(huán)境保護”做出最大努力。在當前已經(jīng)有不少大德高僧和有識之士呼吁“護生”、“環(huán)?!眮砣〈鷤鹘y(tǒng)的放生。像圣嚴法師就把一九九二年定為中華佛教研究所的“環(huán)保年”,希望佛教徒實踐環(huán)保工作,不要透支自然資源,他不斷地呼吁我們佛教徒要節(jié)約。慈濟功德會的證嚴法師也在演講時一再呼吁要珍惜資源、保護環(huán)境??墒侨绻獙⑦@一理念真正轉(zhuǎn)換,并實施于佛教的放生活動中去,不只是簡單的口號就能實現(xiàn)的。而是需要我們大家和社會對這一理念給予更多的支持,在社會中創(chuàng)造條件和營造環(huán)境,使得這一理念得到具體實施。
5、護生與放生是大乘佛教的主要特色之是修菩薩行的一種主要表現(xiàn)手法,培養(yǎng)人們慈悲心和愛心的一種有力措施?!按缺笔瞧兴_行的六度之首,也就是說要修菩薩行首先要培養(yǎng)自己的慈悲心和愛心,這樣才能無私的去救度眾生。在佛教無論是大乘還小乘、顯宗還是密宗,都非常重視放生活動,認為通過放生可以增福延壽、消災(zāi)免難,消除我們過去世所造的身口意三業(yè)。因此,放生和護生也就成了佛教徒救度眾生的主要表現(xiàn)形式。佛教所倡導的放生與護生思想,不僅體現(xiàn)了佛教徒的慈悲精神,同時也無形中對社會生態(tài)環(huán)保起到了很大的促進作用。
6、由此在今天看來,環(huán)境保護與護生放生有著非常密切的關(guān)系,我們護生放生的意義,其中很重要的一點,就是要讓一切眾生離苦得樂。
7、得智慧男江州都巡檢
8、宋代孝宗皇帝的淳熙年間,有個名叫項梓的。他父親叫項璇,做了江州“都巡檢”的官,生性好做好事,尤其最喜歡放生。一夜鄰居有個人夢見“白面童子”,頭戴“鳳翅金盔”,坐在大尾巴、生長鱗片的獸身上,在鼓樂聲中,迎送到項璇家里,便生下了項梓。項梓非常聰明,最愛念書,精通戰(zhàn)略兵法。后來,朝廷任命他為“湖北總干”大官,參與管理軍機要事。
9、放生脫癡勸善富家兒
10、有位很有錢的人,生了一個兒子,很蠢笨,和癡子沒有什么兩樣。這富翁很發(fā)愁,一天有個道人到他家來化齋,用手摩了摩傻孩子的頭頂,說:“乖乖好一幅相貌,可惜這孩子前生殺業(yè)太重,不開竅呀”。這位富翁聽了這話,吃一驚,心想:從現(xiàn)在起,要戒殺放生,消除孩子過去殺業(yè),或可使孩子聰明起來。因此規(guī)定,活生生的動物不許拿進廚房(不殺生)。有一次,他到外邊去,見到乞丐手提一條花蛇叫賣。他身邊沒帶錢,就勸請一個綢緞鋪的熟人,買了花蛇放生了。這天夜里,富翁夢見一個穿花衣裳的人前來道謝,說:“蒙您救命,特意來您家,幫助您的公子念書,成就功名?!币院?,富翁的那個傻兒子忽然間從口里吐出好幾斗的黑水,從此,非常聰明了。入場考試,列名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