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大的無常之海,浸透毫末的存在之中。攪和輪回漩渦,迷狂不息。
佛問諸沙門:“人命在幾間?”對曰:“在數(shù)日間?!狈鹧裕骸白游茨転榈?。”復(fù)問一沙門:“人命在幾間?”對曰:“在飯食間?!狈鹧裕骸白游茨転榈馈!睆?fù)問一沙門:“人命在幾間?”對曰:“呼吸之間?!狈鹧裕骸吧圃?!子可謂為道者矣。”(摘自四十二章經(jīng))
【感言】
英國懷疑主義哲學(xué)家休謨說,誰也不能保證明天的太陽是否從東方升起。其實,佛言更為錐心,如此才切要:誰也不能保證,吸了這口氣,下一刻還呼得出來。還不珍惜當(dāng)下暇滿人身!覺[1]遂同策來參,繞師三匝,振錫而立。師曰:“夫沙門者,具三千威儀,八萬細(xì)行;大德自何方來,生大我慢?”覺曰:“生死事大,無常迅速?!保ㄕ粤鎵?jīng)·機(jī)緣第七)
【感言】
可惜當(dāng)今社會,流行的卻是“享樂事大,浮云神馬”。悲夫!
諸仁者!是身無常、無強(qiáng)、無力、無堅、速朽之法,不可信也!為苦、為惱,眾病所集,諸仁者!如此身,明智者所不怙;是身如聚沫,不可撮摩;是身如泡,不可久立;是身如焰,從渴愛生;是身如芭蕉,中無有堅;是身如幻,從顛倒起;是身如夢,為虛妄見;是身如影,從業(yè)緣現(xiàn);是身如響,屬諸因緣;是身如浮云,須臾變滅;是身如電,念念不?。皇巧頍o主,為如地;是身無我,為如火;是身無壽,為如風(fēng);是身無人,為如水;是身不實,四大為家;是身為空,離我我所;是身無知,如草木瓦礫;是身無作,風(fēng)力所轉(zhuǎn);是身不凈,穢惡充滿;是身為虛偽,雖假以澡浴衣食,必歸磨滅;是身為災(zāi),百一病惱;是身如丘井,為老所逼;是身無定,為要當(dāng)死;是身如毒蛇、如怨賊、如空聚、陰界諸入所共合成。(摘自維摩詰所說經(jīng))
【感言】
老子曰,吾有大患為吾有身。且看看這身是個什么。
佛言。人死有十二品。何等十二。一曰無余死者。謂羅漢無所著也。二曰度于死者。謂阿那含不復(fù)還也。三曰有余死者。謂斯陀含往而還也。四曰學(xué)度死者。謂須陀洹見道跡也。五曰無欺死者。謂八等人也。六曰歡喜死者。謂行一心也。七曰數(shù)數(shù)死者。謂惡戒人也。八曰悔死者謂凡夫也。九曰橫死者。謂孤獨(dú)苦也。十曰縛著死者。謂畜生也。十一曰燒爛死者。謂地獄也。十二曰饑渴死者。謂餓鬼也。比丘當(dāng)曉知是。當(dāng)作是學(xué)勿為放逸。勿起淫色。遠(yuǎn)離諸橫以清凈心。所未得證常令成就。所以者何。數(shù)數(shù)死者甚苦?;谒酪嗫唷M死甚劇??`著死亦劇。燒爛死甚痛。饑渴死亦痛。(摘自十二品生死經(jīng))
【感言】
橫死豎死都是痛。這到底為什么?
人在世間,愛欲之中,獨(dú)生獨(dú)死,獨(dú)去獨(dú)來。當(dāng)行至趣,苦樂之地,身自當(dāng)之,無有代者。(摘自無量壽經(jīng))
【感言】
世界上有很多事情可以讓別人替代,唯有吃喝拉撒睡、生與死需要自己親自來辦。
現(xiàn)居一世。變易無常。不如其故。生所習(xí)見。老如忘之。況更異世。陰胎系蔽。未得道意。癡行惑穢。欲見意識往來。面相反報。不可得也。人無道行。而望見知宿命之事。譬如暗夜貫針。水中求火。終無見得。汝諸弟子。當(dāng)勤行經(jīng)戒。深思生死。本從何來。終歸何所。何因往來。所緣何等。
(摘自佛說見正經(jīng))
【感言】
停止匆忙的腳步,讓我們安靜地思考一下。未經(jīng)審視的生活不值得去過。未經(jīng)正確審視的生活同樣會枉生枉死。
且夫有生勞我處胎。有老奪我壯色。有病損我形貌。有死壤我神靈。有榮縱我驕奢。有辱敗我意氣。有貴使我?倨。有賤挫我行藏。有富恣我貪婪。有貧乏我依報。有樂動我情地。有苦痛我精神。有贊起我高心。有毀滅我聲價。乃至寒則逼切我體。熱則煩悶我襟??蕜t干我喉。饑則羸我腹。驚則懾我魄。懼則喪我魂。憂則撓我神。惱則敗我志。順則長我愛。逆則起我憎。親則牽我情。疏則生我恨。害則殞我體。愁則結(jié)我腸。乃至遇境生心。隨情動念?;蛎阑驉壕悴环Q懷。皆長業(yè)輪盡喪道本。
(摘自永明延壽禪師警世)
【感言】
所謂快樂,不過是痛苦的消減。“我”自從來到這個世上,可有逃遁的地方?答:應(yīng)無所住。
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可不悲哉。知死生之可悲,當(dāng)求所以了生死之法,則可悲者,轉(zhuǎn)為可樂也。若不求了生死之法,徒生悲感,有何所益。大丈夫生于世間,事事無不預(yù)為之計。唯于生死一事,反多置之不問。直待報終命盡,則隨業(yè)受報,不知此一念心識,又向何道中受生去也。人天是客居,三途是家鄉(xiāng)。三途一報百千劫,復(fù)生人天了無期。由是言之,則了生死之法,固不可不汲汲講求也。
(摘自印光法師文鈔·凈土問辨功過格合刊序)
【感言】
何謂大丈夫?答:透得過生死者,正所謂大雄大力大慈悲。若湮沒生死大河,縱憑著八分癡情快意,強(qiáng)奪得一世好名好利好供給,不過是淺洼里積雨水泥鰍逞龍王而已。
今眾生以煩惱為家,以生死為園觀。系心衣冠之囚長,適情金玉之桁楊。豈知大鐵圍山,是我棘墻,三界法場之外,各各自有家鄉(xiāng)田地也。諸佛憫此,酸心痛骨。是故為分別凈穢,指以脫歸路程。而歲久拋業(yè)之人,了無歸處。諸佛又大建宅舍以安之。一則往來獄門,為治道途。一則長伺獄外,修飾旅館。如是之恩,何身可報。嗟夫。燭三界之長夜,揭億生之覆盆。諸佛既不惜垂手,眾生獨(dú)何苦戀戀也。經(jīng)曰,如來為一大事出現(xiàn)于世。大事者,即此事也。眾生種種,反戀此毛頭許事。以小易大,甘心瘐死。何哉。
(摘自袁宏道西方合論)
【感言】
有人說,你管得著么?我就喜歡這茅舍垢衣,我就甘受這窮困饑寒,我就好樂這財、色、名、食、睡……遇此,即使佛祖在眼前,又奈何呢?
晚上可以放生嗎,放生龍蝦的功德好處,初一十五放生有什么講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