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的永明延壽禪師、明代的蓮池大師,都是凈土宗的一代祖師,在徒眾中大力宣傳戒殺放生和吃素的功德。蓮池大師寫有著名的七筆勾和戒殺放生文,其中析理精微,字字飽含慈悲感情,令人感動。
近代高僧如太虛、虛云、弘一、印光諸法師,都是身體力行的茹素者。其中虛云法師禪功很高,活到120歲。他平生愛護生物,在溫州曹溪講禪時,有老虎皈依、受戒的傳說。弘一法師的弟子豐子愷,曾有護生畫集印行,宣傳素食和戒殺放生,受到廣大讀者的歡迎。
佛教的大德祖師,由于吃素,身體都很健康,壽命也長。一部分肉食者不易理解,而在有科學頭腦的醫(yī)學家和營養(yǎng)家,則是較易理解的。
首先,吃素的僧侶們甘于淡泊生活,無嗜穿嗜味的習慣,清心寡欲,一心向道,所謂“咬得菜根香,方知道中味”,喜、怒、憂、思、悲、恐、驚等七情不易動乎胸中,內(nèi)心平靜,這是不易致病的主要精神因素。此中還包含有佛教的一套修心方法。佛經(jīng)中指出:素食能使四大調(diào)和,諸根通利,氣血流暢,定力增長,飲食知量,少欲知足,是成就禪定神通不可缺少的條件。
基于健康理由
素食中的豆制品和水果,含有豐富的植物蛋白質(zhì)、碳水化合物、鈣、磷和多種維生素,營養(yǎng)價值高,容易消化吸收。其中大豆的功能極高,含有蛋白質(zhì)40%、脂肪及糖類20%,并含有豐富的多種維生素、胡蘿卜素、鐵、磷、鈣等營養(yǎng)素,大豆的植物蛋白和脂肪,可以降低人的血清膽固醇,能降低高血壓,避免動脈硬化等心臟疾病。所以素食者所食豆類、五谷雜糧、水果等,對于身體的營養(yǎng)完全可以補充,增進健康。
基于慈悲理由
佛教以慈悲為本,方便為門。慈悲之心,是透過般若智慧產(chǎn)生的。學佛者由于了悟因緣生法的真理,而產(chǎn)生無緣大慈、同體大悲的菩薩心腸,從而戒絕殺戮。五戒中的第一條就是不殺生,由不殺生而吃素,是戒殺的積極行為。
素食可提高智慧
大戴禮記云:“食肉勇敢而悍,食谷智慧而巧?!边@是素食可提高智慧之說,見于我國最早之古代典籍。此說對年輕的知識份子,非常重要。近代日本國立公眾衛(wèi)生院平山雄博士,以研究學術的眼光,曾發(fā)現(xiàn)“素食者嗜欲淡,肉食者嗜欲濃;素食者神志清,肉食者神志濁;素食者惱力敏捷,肉食者神經(jīng)遲鈍?!彼@種看法與我國古人素食多智之說,不謀而合。
提倡素食的人越來越多了。有人素食,是為了宗教的理由,有人則是為了健康,更有人二者兼顧,一舉兩得。
以上是溫州放生相關內(nèi)容,想了解更多溫州寺廟放生烏龜,溫州周邊放生魚的地方,溫州適合放生的河流,放生幾年沒有改變命運內(nèi)容,請關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