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黃鱔放生該放哪里
1、江寧區(qū)佛教協(xié)會會長、佛頂寺住持曙光法師在佛頂宮迎接客人
2、觀賞江蘇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
3、詳細了解佛頂宮建設過程
4、大菩文化江蘇訊4月15日,日本阿含宗北京事務所首席代表洪峰、中國國際友好聯(lián)絡會亞洲部處長張玉蘭、副處長王琪一行訪問牛首山,并拜訪江寧佛教協(xié)會會長、佛頂寺住持曙光法師。
5、曙光法師熱烈歡迎了參訪團一行,并介紹了牛首山佛教文化現(xiàn)況。參訪團一行在佛頂宮依次參觀“佛頂摩崖·文殊圣山、禪境大觀、千佛殿等,感受佛禪文化,并觀賞中國江蘇省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日本阿含宗代表洪峰對牛首山恢宏的藝術建筑、優(yōu)美的生態(tài)景觀、深厚的佛教文化表示由衷的贊嘆。
6、佛頂宮不僅是珍藏佛祖頂骨舍利、接受信眾瞻禮參拜的主要場所,還是舍利文化、世界佛禪文化以各種藝術手法集中呈現(xiàn)的文化展陳場所。
7、隨后日本阿含宗一行參訪佛頂寺建筑群,曙光法師現(xiàn)場贈送墨寶。此次活動為擴大友好交流創(chuàng)造良好條件,把更多牛首山的佛教文化傳入日本,深化中國佛教影響力。
8、晨光中,棲霞寺山門前香客紛至。信徒點燃檀香、四面祭拜,虔誠祈禱、祈求來世今生富貴平安。香煙裊裊、直升西庭,佛聞歡喜;古木參天、遠山肅穆,佛法莊嚴。
9、舍利塔,始建于隋文帝仁壽元年(602年)。初為木塔,后毀于唐武宗之“會昌滅佛”?,F(xiàn)存之塔為南唐重建,石砌而成。塔基浮雕釋迦八相圖等;塔身高浮雕天王、普賢騎象、文殊菩薩像;塔檐下雕刻飛天、樂天、供養(yǎng)人等像。塔周石欄桿上系滿“幸運帶”,乃信眾祈福所為。該塔為佛教藝術在江南的代表作,在中國古建史上占有重要地位;1988年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0、棲霞山位于南京城東22公里的大江之畔。棲霞山原名攝山,因山多草藥可以攝養(yǎng)故名之。南齊永明元年(483年),明僧紹隱居于此;永明七年(489年)舍宅為寺,曰“棲霞精舍”,故又名棲霞山。
二、放生是不是啥日子都可以放
1、棲霞山作為古今名勝之地,其代表性景觀有棲霞寺、千佛巖石刻和棲霞紅葉。
2、棲霞寺,乃棲霞精舍的延續(xù)和擴展。唐代改名“功德寺”,南唐重修時稱“妙因寺”,宋代叫“普云寺”、“棲霞寺”、“虎穴寺”等,明洪武五年(1372年)復稱“棲霞寺”。清朝末年毀于戰(zhàn)火,民國于1919年重建,共和國于1979年再行修復。
3、南朝梁僧朗,以鳩摩羅什所譯【中論】、【十二門論】和【百論】為據(jù),繼承大乘佛教中觀宗、大力弘揚“三論”之學,世稱“三論宗”。梁僧朗即為江南三論宗初祖,棲霞寺遂為三論宗之發(fā)祥地。唐代寺運益隆,與臺州國清寺、荊州玉泉寺和濟州靈巖寺并稱“四大叢林”。
4、如今的棲霞寺,不僅是江蘇省佛教協(xié)會的所在地,而且還是中國佛學院之棲霞寺分院。棲霞寺因長期傳播佛學精神、廣種佛緣,香火旺盛、信徒無數(shù)、名聞遐邇。
5、千佛巖,位于棲霞寺東北側(cè)的山崖上,是從南齊永明二年至梁天監(jiān)十年(484——511年)逐漸開鑿而成。據(jù)史料考查,千佛巖的石窟佛像:較大同云岡石窟晚三十一年,卻又比洛陽龍門石窟早十七年。
6、據(jù)【棲霞寺碑】載:明僧紹去世后,其子仲璋與智度禪師、首先在西峰兩壁上鐫造無量壽佛等佛像;隨后、齊梁的貴族士子聞風而動,各依山崖的高低深廣、于石壁上開龕造佛,共計南朝造像二百九十四龕、五百一十五尊。此后,唐宋元明各代均有雕鑿,合計佛像七百尊,號稱“千佛巖”,還被譽為“江南云岡”!
7、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發(fā),紅衛(wèi)兵小將們肩扛鐵錘、浩浩蕩蕩的開進了棲霞山。他們高舉“破四舊、立四新”的旗幟,要砸碎一個舊世界;他們以沖天的豪氣、大無畏的無產(chǎn)階級革命精神,掄起鐵錘、砸向萬惡的封建迷信。一通“叮呤當啷”、數(shù)百尊佛像的頭顱應聲而落,甚至連那石匠的自雕像也未能幸免。革命真徹底??!
8、阿富汗的塔利班,用炸藥炸掉了巴米揚大佛;我們的紅衛(wèi)兵,拿鐵錘砸掉了佛像的頭顱。革命行為、殊途同歸嘛!
9、一千五百年前,隨佛教東漸、佛教石窟藝術東傳至江南,經(jīng)過歷朝歷代開鑿,終成“江南云岡”??吹接小皷|飛天”、“東敦煌”美譽的南朝石窟群遭此厄難,悲從中來、卻欲哭無淚。又能怎樣呢?我佛慈悲,佛、菩薩像的頭顱被砸掉都不急,我又急啥呢?唉,罷了!
10、棲霞紅葉,自古以來、就為文人墨客津津樂道。每至深秋,紅葉滿山、間雜金黃與青翠,諸色紛呈、五彩繽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