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人需要的感覺是很好的,可是不能為了自己的良好感覺,剝奪孩子獨立成長的機會。邊教育邊放手,讓孩子獨立,才是正道。跟孩子講獨立,講自我管理的大道理,一點用都沒有,除非你能用青少年能接受的方式去講,讓其真正產(chǎn)生共鳴——這種效果很罕見,多半情況下,還不如同樣的話讓另外一個人去說。更為重要的是,得讓孩子在作息安排、家務(wù)參與諸多方面去鍛煉,潤物細無聲地教育他們。自己能做也不要代勞,若不去這么訓(xùn)練,他們何日才能單飛?
心理咨詢專家武志紅老師常提到國人有不少患有“巨嬰癥”,雖已成年,在心態(tài)上、智力上、情感上、生活能力上都還沒有走出需他人扶持的嬰兒狀態(tài)?;楹螅x開原生家庭,巨嬰癥帶來的各種沖突都會一一爆發(fā)。有的人有事不跟自己的配偶商量,跟自己父母嘀咕,把配偶甩到一邊不顧其感受。明智的父母會推掉這種遙控,哪怕子女主動索取,因為這會破壞夫妻之間的關(guān)系??墒歉嗟母改?,舍不得放下影響,不了解情況亂出主意,繼續(xù)扶持成年的子女,使得子女的“巨嬰”癥自始至終得不到解決,成為扶不起的阿斗。這么做,也直接或間接地破壞子女核心家庭的團結(jié)。
家庭關(guān)系作者丹尼斯和芭芭拉·雷尼(DennisBarbaraRainey)曾撰文稱,人必須恭敬地離開父母(RespectfullyLeavingYourParents)(強烈建議大家看看此文),文中說道:“上帝設(shè)立婚姻的目的包括離開對父母的感情和經(jīng)濟依靠,與配偶連合?!币驗槭ソ?jīng)上說“人要離開父母與妻子連合,二人成為一體?!保ā秳?chuàng)世記》2章24節(jié))心理學(xué)家丹·艾倫德在《親密同盟》一書中說:“從忠于父母向忠于配偶轉(zhuǎn)變的失敗幾乎是所有婚姻沖突的核心問題?!弊髡哒J(rèn)為,在感情上繼續(xù)依靠父母,具有極大破壞性,“這種依靠會阻礙夫妻之間必須要形成的那種強大的連合?!彼f這樣提供靠山的父母,實質(zhì)上是扮演“楔子”的角色。這些活人楔子插在夫妻之間,拉大裂痕,使得夫妻關(guān)系越來越疏遠。
可是受孝順文化的強大影響,有時候子女在情感上難以“斷奶”。我只能呼吁做父母的自覺一些,少些管控,多把子女當(dāng)成獨立的人去看待?!坝H子關(guān)系”不能狹隘理解為你和孩子多緊密。理應(yīng)親而不密,不讓對方窒息。有時候在多方面觀念沖突的情況下,甚至要“孝而不順”,擺脫原生家庭的觀念束縛,形成自己的主見,建立小家庭價值體系,不要使用父母過時的“操作系統(tǒng)”來處理問題。
做父母的把一只雄鷹一只護在自己羽翼之下,它怎能展翅高飛?當(dāng)老師最好的境界,是學(xué)生不再需要你。學(xué)生在你的精心培養(yǎng)下,可以獨當(dāng)一面去經(jīng)營自己的學(xué)習(xí)。同樣,為人父母,最高的境界,不是你給他們提供了什么,而是你能不能讓他們盡早不需要你。做父母的不要為此感到失落。這世界很大,他們終歸是要自己去闖的,你并非如來佛,罩不住的!又何必把他們捏在手掌心,讓其成為沒出息的巨嬰?而成功獨立自主的子女,給你帶來的安慰,將遠遠超過你一時的失落。(南橋的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