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五臺山中臺大塔的左側(cè),有一座「佛足碑」,談及這座碑的來歷,大唐西域記里面記載著說:
摩竭陀國波咤厘精舍,有一塊大石,乃是釋迦佛陀遺留下來的雙足痕跡。足跡長度一尺六寸,廣為六寸,具有千幅輪相,十個足指皆現(xiàn)卍字,并有寶瓶魚劍的形狀,光明煥耀,顯人眼目。
往昔佛陀北行,前往拘尸那城即將示現(xiàn)寂滅的時候,曾回顧摩竭陀國,腳踏在這塊石頭上,對阿難尊者說道:
「我現(xiàn)在最后留下這個足跡,用以啟發(fā)眾生。如果有人能夠見到這個足跡,因而生起大信心,瞻仰禮拜供養(yǎng)它,自然可以滅除無量無邊的罪業(yè),而且來世得以常生佛前。」
后來外道之輩,心懷嫉妒,暗中破壞這個圣跡,不料愈是破壞愈是顯目,像這樣達八次之多,大石上的圣跡還是耀然如前,絲毫不滅。
唐朝貞觀年間,玄奘法師從西域帶回了臨摹佛足圣跡的圖樣,唐太宗乃勒令將此圣跡圖樣刻石于宗廟,以造福國家社稷。
到了明朝萬歷壬午年秋天,少林寺法派沙門,有威縣的明成和德州的如意,某天夜里各自做了一個夢,一夢蓮花,一夢月輪從塔的旁邊出現(xiàn),夢醒之后,兩人各述所得夢境,甚覺奇異,等到天明,少林寺僧人正道,帶來了佛足圖,打開一看,見是雙輪印相。遂很高興地說道:
「夢境果然是真的?!?br/>
于是傾其所有并且廣行勸募,立下這一個碑石,碑石落成,已是七月十五,當(dāng)天夜里,空中忽然響起珠佩雜樂優(yōu)美的弦律。寺眾們走出戶外一看,只見神燈點點,這一圣境,正顯示著大圣文殊菩薩嘉許的意思,在場之人無不法喜充滿,贊嘆不已。
后來有一首贊頌佛足碑的詩偈——鎮(zhèn)澄贊道:
「巍巍大雄,浩劫忘功,神超化外,跡示寰中。剎塵混入,念劫融通,開茲覺道,扇以真風(fēng)。竭諸有海,爍彼空蒙,巖中留影,石上遺蹤。碎身作寶,永益群盲,稽首佛陀,悲愿何窮!」
鳥類放生的常見的一種動物放生,鳥類是很小氣的動物,方式的時候千萬要注意在注意,不要讓放生最后演變成了殺生!下面來看下鳥類放生應(yīng)該注意的一些問題吧!
一、鳥類放生之前,最好能讓動物保護部門對鳥類進行救治檢疫,確認(rèn)沒病后,再選擇適合的地方放生,確保放生不危害其他鳥類和人群。還有不要一次一地的放生數(shù)量不宜太大,以免破壞鳥類生態(tài)平衡。
二、放生地點盡量找林木茂密之地,最好進山,附近有河流湖泊等水源更佳。因為鳥兒在籠中困得時間太長,難免又渴又餓,此時找不到食物還能撐一段時間,但找不到飲水就很危險了。所以部分鳥兒被放之后,往往因為難以適應(yīng)環(huán)境而死,多數(shù)其實都是渴死的。
三、不同地域的鳥類最好在當(dāng)?shù)胤派?,一些遷徙性的候鳥盡量不要在北方寒冷的冬季放生,以免它們難以適應(yīng)溫差環(huán)境死亡。
石金錢龜可以放生嗎四、一般小鳥和猛禽、野獸等最好分開來放。這個千萬要注意,一般情況下的放生什么動物都有,鳥兒更是各種各樣。放生沒經(jīng)驗的人,往往都是所有鳥一起放飛。常見情形是:本來各種小鳥出籠后都會在附近樹上歇歇腳,可是一放出來一只鷹或雕,其他大小鳥兒立即四散奔逃,跑得慢的現(xiàn)場就被鷹們擒住,就地啄食!還有野貓等獸類也盡量不要和鳥放在同一地點。
五、很多被網(wǎng)捕的鳥兒翅膀都已受傷,此時即便被放生它們也喪失了飛行能力,但其求生欲望都很強烈,仍會拼全力一蹦一跳藏身到草叢中。遇到這種情況,放完生后不要馬上離開,要將不會飛的鳥收集起來,將它們送到密林深處,以免被人發(fā)現(xiàn)再來捕捉。還有要注意的是,鳥兒受傷的羽毛自然恢復(fù)原狀需要很長時間,最好將其受傷或被剪的羽毛連根拔去,這樣長出新羽毛的時間要短得多!
六、盡量在天黑之前將所有鳥類放完。除了貓頭鷹等夜行鳥,其他多數(shù)鳥類比如斑鳩等都會在天黑之前投林棲息,放得太晚,它們在黑夜里辨不清方向,會瞎飛誤撞,很容易被其他野獸吃掉。
七、鳥類極易窒息死亡,尤其是在夏天天氣炎熱之時,所以在運輸過程中一定要將它們放在陰涼通風(fēng)的地方。裝鳥的器具也要注意,最好用透氣性好、空間大的鳥籠,千萬別圖省事用塑料袋或網(wǎng)兜等,否則到達放生地點很多鳥早已悶死了!
蘭州放生群報名八、每次放鳥都會有少數(shù)因為種種原因死在籠中,放完之后不要隨意丟棄,只管活得不管死的,一定要將它們的尸體收集起來,再念幾遍經(jīng)咒之后埋葬。埋葬時挖的坑要盡量深,以免被野貓等聞到后再刨出來吃掉。掩埋眾生尸體的功德也是很大的!
九、放生鳥類物種選擇應(yīng)注意鳥類分布類型,區(qū)別候鳥類型。冬天不宜放生夏候鳥,夏天不宜放生冬候鳥。冬天給鳥類施食與放生一樣重要!冬天食物較少天氣寒冷,城市中很多麻雀、野鴿子等都會因凍餓而死,尤其是北方!所以建議各位放生者,冬天經(jīng)常給鳥類買些食物如小米、大米等,或?qū)⒓抑惺o埫琢?、麥谷等放在陽臺或庭院潔凈之處,施食與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