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歡活著不喜歡死亡,畜生和我們的想法是同樣的。我們既然愛惜生命,畜生難道就愿意死亡嗎?由此推想,可以殺眾生嗎?
一切的眾生,都同樣在六道里面輪回,隨著各自不同的善業(yè)或惡業(yè),有的生天,有的作人,有的當(dāng)修羅,有的在餓鬼道,有的在畜生道,有的在地獄,彼此各有升降超沈。而我們和眾生,在無始劫來,彼此都曾經(jīng)互為父母,互為子女。因此我們應(yīng)當(dāng)想辦法來拯救濟拔他們,又怎么忍心反而去殺害他們呢。
一切的眾生都有佛性,未來世時,也都會成佛。我們?nèi)绻麎櫬涞脑挘€希望他們來拔濟呢。而且要是造了殺業(yè)的話,一定會墮落惡道,以酬償宿世之債。眾生就是這樣,展轉(zhuǎn)互相殺來殺去,沒個停止的時候。因此我們仔細想想,又怎么敢殺生呢?
而我們知道,殺生的原因,是為了要吃肉。若是知道了上面所說的因緣果報的現(xiàn)象之后,當(dāng)然就不敢再吃肉了。而愚蠢的人認為肉味美好,不知道肉體是由父精母血所合成的,里面盛滿了屎和尿,外面又雜有污穢。整個臭皮囊是又腥又臊,污穢臭濁得不得了。所謂肉味美好,又是從何而來呢?若是能夠經(jīng)常作不凈觀的話,吃了肉食,自然就會想嘔吐了。
所謂眾生,是指人及禽獸、蛆、蟲、魚、蝦、蚊、虻、蚤、虱等,凡是有生命的都是。不可以說眾生大的不可以殺,小的就可以殺。
佛經(jīng)里面說了很多戒殺放生所獲得的功德利益,而一般俗人沒有機會看到佛經(jīng),因此可以看周安士先生所寫的萬善先資之書,就可以知道個大概了。
不偷盜就是見到想要的東西,必須要想想是否正大光明的獲得,如果不是別人給予的,就不可以自己拿。這種事情,只要是知道廉恥的人,都能夠不犯。然而如果要仔細討論的話,如果不是大圣大賢之人,或許多少都會犯。
原因何在,譬如以公事來濟助私事,克扣他人以利益自己,以勢力來取得財物,用計謀來獲取東西,忌妒別人的富貴,希望別人貧賤。
表面上博取做善事的美名,而實際上遇到要做善事時,心里并不認真。譬如設(shè)立免費的學(xué)校,但卻不好好選擇嚴格的老師,結(jié)果是聘用庸師來誤人子弟。布施醫(yī)藥的時候,又不仔細分辨醫(yī)師的醫(yī)術(shù)和藥品的真假,因而誤人的性命。
見到別人有急難之事,漠不關(guān)心也不速救,拖拖拉拉,猶猶豫豫,甚至還把事情弄得更糟。辦事只是敷衍塞責(zé),隨便辦辦。浪費別人的錢財,自己心里一點都不在乎。
像這類事情,全都叫做偷盜。因為各位都在慈善機構(gòu)做事,所以把偷盜的利弊簡單告訴各位。
不邪淫是說,世俗的男女,成家之后就要生兒育女。這種事上關(guān)風(fēng)俗教化,下關(guān)祭祀祖先。所以夫婦行正淫,是不禁止的。但是應(yīng)當(dāng)要相敬如賓,因為此事是為了傳宗接代,不可以把它當(dāng)成是一種享樂,而沉迷其中。
雖然是自己的配偶,貪圖享樂也是犯戒的,不過罪比較輕微。如果不是自己的配偶,而行淫欲的話,就叫做邪淫,罪過是很重的。
行邪淫的人,是以人的身體,來做畜生的事。死了之后,會先墮落地獄、餓鬼道,然后生到畜生道中。經(jīng)過千萬億劫,都無法脫離三惡道。
一切的眾生,都是由于父母行淫而出生的。所以這個戒很難守持,很容易犯??v然是賢達之士,有時候還會失足,何況愚蠢的人。
若是立志要修行的人,首先要明白淫欲的利害之處,其次要懂得對治的方法。那么淫欲一來時,就猶如見到毒蛇,遇到怨家盜賊,覺得恐怖畏懼。這樣一來,淫欲之心自然會息滅。
對治淫欲的方法,佛經(jīng)里記載了很多。然而世俗之人沒有因緣可以觀覽佛經(jīng),所以可以看周安士先生的欲海回狂這本書,就可以知道個大概。
不妄語是說講話要有信用,不隨便亂講。若是見到說沒見到,沒見到說見到。把假的說成真的,把有說成沒有。凡是這類心和口不相應(yīng)的話,想要欺瞞哄騙別人的語言,都叫做妄語。
如果自己尚未斷見惑和思惑,卻騙別人說斷了。自己尚未得道,卻騙人說得了。這種則叫做大妄語,罪過甚重。死后一定直接墮入阿鼻地獄,永遠沒有出來的日期。
現(xiàn)在很多修行而不知道佛法教理的人,大部分都犯了這個罪過,千萬要戒除此過,各位要切記此言。
以上四種戒律,不論是出家人或在家人,也不論受過戒或未受過戒,只要犯了就都有罪過,因為這四件事的體性是惡的緣故。
不過沒有受戒的人,只有一層的罪過。而受過戒的人,則有兩層的罪過。就是說,在做惡事的罪之上,又加一個犯戒的罪。如果能夠持戒而不犯戒的話,功德無量無邊,因此各位要勉力為之。
不飲酒戒是因為酒能使人的心迷亂,破壞人的智慧種子。喝了酒會令人顛倒昏狂,妄作非為。所以佛陀規(guī)定不準(zhǔn)喝酒,因此凡是修行人,都不許喝。
此外還有蔥、韭、薤、蒜、興渠,這五種葷菜,味道很臭、很鮮,是不清潔的菜。熟食的話會發(fā)人的淫念,生食的話會增加人的嗔恚之心。因此凡是修行人,都不許吃。
這第五戒,未受戒的人,喝了或吃了,都沒有罪過。如果受了戒,而還去喝去吃,就有一層罪過,就是犯佛戒的罪。因為佛已經(jīng)制定戒律禁止了,而你又去犯,所以有罪。
十善
一、不殺生二、不偷盜三、不邪淫四、不妄語五、不綺語六、不兩舌七、不惡口八、不慳貪九、不嗔恚十、不邪見。
前面三種,叫做身業(yè)。中間四種,叫做口業(yè)。后面三種,叫做意業(yè)。所謂業(yè),就是事的意思。若是能夠持而不犯的話,就叫做十善。若是犯了而不能守持的話,就叫做十惡。
犯十惡業(yè)的人,分上中下三種程度,因而會感受到地獄、餓鬼、畜生這三惡道的身形。守十善業(yè)的人,也分上中下三種程度,因而會感受到天、人、阿修羅這三善道的身形。做善事的因,會感受到善果。做惡事的因,會感受到惡果。這是決定沒有疑問的,一點也錯不了。
殺盜淫妄這四種,已經(jīng)在五戒中說過。現(xiàn)在講綺語的意思,就是沒有益處浮泛的言詞,聽來華麗美妙引人遐思而已,或者是談?wù)f淫欲等事,引起別的人起邪念。
兩舌就是向甲說乙,向乙說甲,以挑起雙方的是非,讓兩人彼此起間隙,進而斗爭起來。
惡口就是言語非常粗惡,像刀子像利劍般能傷人?;蛘吆敛患芍M的說別人的隱惡。如果在言辭上傷到別人的父母,就叫做大惡口,將來一定會受到畜生的報應(yīng)。已經(jīng)受了佛戒的人,千萬不要犯這些口過。
慳貪的意思是說,自己的財物,不肯布施給別人,這叫做慳。而別人的財物,卻想全歸自己,這叫做貪。
嗔恚就是嗔恨氣怒的意思,看到別人有所獲得,就很憂愁憤怒。看到別人有所損失,就很快樂慶喜?;蛘呤钦淌炎约旱膭萘蜌庋妫畚耆祟惡托笊?。
所謂邪見,就是不信做善事會得到福報,做惡事會得到罪受。認為一切都沒有因果,沒有來世?;蛘呶耆韫攀ハ荣t的話,毀滅佛經(jīng)、佛教等。
總之,十善包括了一切,若是能夠遵行的話,就能無惡不斷,無善不修了。為了怕你們還無法體會,現(xiàn)在再舉一些例子來說明。
譬如要孝順父母,不要違逆父母。要委曲宛轉(zhuǎn)勸父母學(xué)佛,請父母斷葷吃素,持戒念佛,求生西方,好了生脫死。父母若是能相信的話,那真是善莫大焉。要是父母抵死也不依從,則做子女的也千萬不要強逼,以免有失孝道。只可以在佛前,代父母懺悔罪過,這樣就可以了。
對于兄弟姐妹,則必須要盡到友愛的責(zé)任。對于配偶要彼此互相敬重,對于子女則必定要盡力教導(dǎo),以使他們成為良善之人。切勿任意嬌生慣養(yǎng)他們,以免他們將來成為匪賊之流。
對于鄰里鄉(xiāng)黨,應(yīng)當(dāng)要和睦相處,彼此忍讓。要為他們說善惡因果的故事和道理,使他們能夠改過遷善。對于朋友則要講信用,對于部屬仆使,應(yīng)當(dāng)要有慈愛之心。
在工作上要盡心竭力,敬業(yè)樂業(yè),如同處理自己的私事一般。凡是見到親戚和認識的人,如果對方是做父親的,就要教他對子女要慈愛。如果對方是做兒子的,就要教他對父母要孝順。如果對方是做生意的,就要告訴他可以用本金再加些利潤以賣給顧客,但千萬不可以用假貨來欺騙顧客。
若是能用這種風(fēng)氣,來化導(dǎo)一個社區(qū)、一個市鎮(zhèn)的話,就能在禍亂尚未萌芽前,就已經(jīng)化解了。如此一來,根本就用不著刑罰來處罰任何人??梢哉f是雖然未在朝做官,也盡到了忠于國家的責(zé)任。雖然身居家庭,也和在朝廷處理政務(wù)是一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