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他的弟子噶美堪布反應過來,緊緊地跟上他。他們的馬剛好系在門邊,馬鞍還沒有卸下,秋吉林巴大師翻身一躍上了馬背,抽出鞭子就打。馬受到驚嚇,開始拼命地往外跑,但韁繩還系在樁子上。噶美堪布雖然不明白這是怎么回事,但他知道像上師這樣的人不能多問,于是立刻拔出刀來割斷韁繩。
8、于是這匹馬帶著秋吉林巴大師飛馳而去,所有他的隨從和剛才來迎接的村民都跟著跑去。當他們趕到一條湍急高漲的河流邊時,遠遠看見秋吉林巴大師驅馬直躍進了深深的河中,一下子就沉沒了。大家都在緊張地議論著。
9、5分鐘后,聽見有人大喊:“看!在河對岸!大師上來了!”秋吉林巴大師不知什么時候已經(jīng)立馬站在對岸了,大伙兒總算松了口氣。秋吉林巴大師回到人們中間的時候,大家發(fā)現(xiàn)在秋吉林巴大師手里多了一副黃色羊皮卷,上面寫滿了空行母閃閃發(fā)光的神秘手跡。
10、秋吉林巴大師向大家解釋說,在寺院中喝茶的那一小會兒,他在凈觀中見到了益西措嘉佛母。益西措嘉佛母說,在很久以前,她按照蓮師的命令,把一卷珍貴的巖藏寶藏放在這條河里一只大鱷魚嘴中保管。根據(jù)蓮師的授記,這只大鱷魚在月圓那天的正午就會合口。一旦它合上口,60年內(nèi)沒有人再能夠取得這卷伏藏。
二、凈土放生儀軌完整版
1、寶藏中載有許多忿怒尊的法門,秋吉林巴大師知道在這個動亂的年頭里,這些教義非常重要,而自己正好是修習并且弘揚這些教法的上師。所以他毅然決定搶在中午前把寶藏——就是那卷漂亮的黃羊皮經(jīng)文——從鱷魚口里奪出來。
2、其實那條鱷魚是護法神的化現(xiàn),幾世紀前它就發(fā)愿要保護蓮師的巖藏法寶。后來秋吉林巴大師將巖藏譯出,廣泛地教導弟子,利益度化了無數(shù)有情。
3、有句話叫做“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很多人感到不解,“放下屠刀”這么簡單的事,難道可以使我們成佛嗎?須知我們要放下的不僅是手中的屠刀,更是內(nèi)在的殺心、內(nèi)在的惡念。如果我們能將所有惡念轉化為善念,將所有殺心轉化為悲心,當下的心就與佛菩薩無異。所以說,佛和眾生之間并不存在無法跨越的鴻溝,關鍵就是對念頭的把握。
4、稱念佛號的意義也在于此:持名念佛、念念不離,目的也是為了訓練散亂的念頭,同時通過觀想將彌陀功德念念融入心行,最終與阿彌陀佛心心相印、感應道交;而不是一天到晚喊阿彌陀佛來救我,喊阿彌陀佛來幫我;通過這句佛號,將念頭專注于此,從而訓練心念。若能做到《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所說的“都攝六根,凈念相續(xù)”,貪、嗔、癡三毒就沒機會來造成困擾。一旦煩惱根除、妄心息滅,智慧也能朗然顯現(xiàn)。所以說,念佛也是樹立正念的有效途徑。
5、對于在家居士來說,六念法門的修行非常重要。所謂六念,分別是念佛、念法、念僧、念戒、念施、念天。
6、一是念佛,憶念佛陀的無量功德,并以佛陀為榜樣,見賢思齊,努力使自身行為向諸佛菩薩靠攏。
7、二是念法,時時憶念無常、因果、緣起之理,從而以佛法正見觀照世間、指導人生。
8、三是念僧,憶念賢圣僧的清凈德行,從而激發(fā)希求解脫之心。
9、四是念戒,經(jīng)常以戒律對照自身行為,觀察自己的言行舉止是否如法,是否符合戒律規(guī)范。
10、五是念施,保持對眾生的慈悲心、布施心,將眾生的困難視為自己的困難,將眾生的需要視為自己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