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晉時期,茅山人葛洪修煉于茅山抱樸峰,著成抱樸子,這是道教宗教哲學(xué)和原始化學(xué)煉丹術(shù)的重要著作。
“2上清派的誕生與興盛
東晉興寧二年(364年),楊羲、許謐、許翙在茅山創(chuàng)立了道教新派上清派。唐宋時期,在朝廷的推崇下,茅山道文化達到全盛時期。
“3“三山”符箓歸正一
到了元代,原并行于江南的天師、上清、靈寶等道派逐漸合流,歸并于以符箓為主的正一派,從此茅山成為以正一為主的道場。
“4全真派的傳入與發(fā)展
明清時期,在多方的影響下,茅山形成“五觀”傳全真,“三宮”傳正一的局面。
道文化茅山景觀SCENERY
老子神像
道可道,非常道。
在峰巒疊翠、云霧繚繞之中,一尊高33米的老子神像端坐云端,一手拿陰陽扇,一手捻須于胸前,目光慈和安詳。這位道教的創(chuàng)始人好像還在思考著人生的哲理,又仿佛正在俯視著蕓蕓眾生,好給他們一點道德的啟示。
九霄萬福宮
名可名,非常名。
九霄萬福宮(頂宮),坐落于茅山主峰大茅峰巔,海拔327.5米。創(chuàng)建于西漢時三茅真君得道飛升之后,元代延祜三年(公元1316年)敕建賜額圣祜觀,專祀大茅真君茅盈。明代萬歷二十六年(公元1598年),又得敕建殿宇,賜名九霄萬福宮。依山而建,宏偉壯觀,氣勢磅礴,為茅山“三宮五觀”之首。
元符萬寧宮
天下萬物生于有,有生于無。
元符萬寧宮坐落在的茅山積金峰南腰處,簡稱元符宮或印宮。史上多次毀于戰(zhàn)亂,建國后重建,現(xiàn)已建成與修繕完工的主要建筑有睹星門、靈官殿、碑亭、萬壽臺、三天門、慈航殿、勉齋道院、黃鶴樓、東岳樓與道舍、齋堂以及老君露天神像等。
崇禧萬壽宮
為無為,事無事,味無味。
崇禧萬壽宮,俗稱紅廟。宮前原有照壁,壁上鑲嵌“第八洞天,第一福地”8個石刻大字,旁有昭明太子讀書臺。宮內(nèi)原有靈官殿、章臺、玉皇殿、三清殿、太元寶殿,祀奉三茅真君。宮內(nèi)道院有復(fù)古、威儀、四圣、葆真、三茅、天師、南極、玄壇、東華、三清、七真、三官共12房。將融“修道、養(yǎng)生、弘法”于一體,集“神圣、神秘、神奇”聚一宮,讓信眾充分體驗和感受茅山道文化的博大精深。
仁祐觀
仁祐觀
仁祐觀位于小茅峰頂,首先映入眼簾的是書寫著“敕賜仁祐觀”的山門,沿著青磚走入山門,再后便是溫帥殿,供奉道教護法大神溫瓊元帥。隨后,來到靜室,靜室內(nèi)供奉有茅山上清派三茅祖師之一的下茅地仙至真三官保命微妙沖慧神佑神應(yīng)真君。過了靜室,便是三官殿,三官即天官、地官、水官,又稱“三元”,為道教較早供祀的神靈。最后面為太元寶殿,即供奉著上清派三茅祖師。
葛仙觀
名可名,非常名。
葛仙觀,古名葛仙庵,青云觀,為古代道教仙家、醫(yī)學(xué)家葛玄、葛洪故宅,后毀于戰(zhàn)火。2004年修復(fù)重建。觀內(nèi)建有石牌坊、山門靈官殿、放生池、葛仙橋、一灣亭、鐘鼓亭、財神殿、慈航殿、文昌殿、呂祖殿、葛仙大殿、三清寶殿及生活用房等,觀內(nèi)主供圣賢葛仙翁葛玄、“小仙翁”葛洪和道教三清尊神。
游玩茅山指南GUIDE
地址:南通句容茅山風景區(qū)開放時間:7:30-17:00票價:淡季80元(1月、7月~9月、11月~12月)旺季100元(2月~6月、10月)交通:自駕路線一:滬、蘇、錫、常的游客可直接沿滬寧高速至句容道口或句容城區(qū)道口下,到達句容市區(qū),沿句茅旅游專線至茅山景區(qū)。自駕路線二:南通方向的游客,沿滬寧高速到湯山道口或句容城區(qū)道口下,也可走104國道、S122快速路,到達句容市區(qū),沿句茅旅游專線至茅山景區(qū)。自助旅游一:南通(南通南站和馬群客運站)、南通(客運北站)、南通(火車站、南門)以及南通公交車站、南通、南通、南通客運總站均有直達班車開往句容,句容客運公司有直達茅山的旅游線路快客30分鐘一班。自助旅游二:南通地鐵S6號線終點站句容站→西側(cè)句容客運站→茅山風景區(qū)
以上是南通放生相關(guān)內(nèi)容,想了解更多南通正確放生,南通放生的最佳地點,南通可以放生魚的寺廟,人工養(yǎng)殖的魚放生能存活嗎內(nèi)容,請關(guān)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