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今日放生好不好1、學佛這幾年來,我是堅持不懈的放生,除了自己隨緣放,還經(jīng)常隨喜一些大放生活動,收獲非常大。真的是不放不知道啊。2、我是這樣的,到了一個新地方,都會在當?shù)胤派?,把功德回向給當?shù)厮斜娚=?jīng)?;叵蚪o幫助過我的所有貴人菩薩。3、記得那是2013年,利用休息時間,跑了幾個地方放生。記得我在A地放過,后來遇到一位鄰居,人非常厚道熱心心,我是外地人,情況又不熟悉,人家?guī)土宋液芏?,大家熟悉以后,才曉得,他老家就是我在A地放生那個河邊上的。4、還遇到位軟件公司老師,我這人很笨,電腦軟件又不太懂,這位老師是手把手教我,很難遇到的好人啊,大家熟悉以后,聊起家常事,才曉得了,他的老家就是我在B地放生河邊上,呵呵,很奇怪啊,可能我放生的這些魚啊,也許就是這些熱心人的祖先啊!5、給C地捐過舊衣服,現(xiàn)在的工作就與C地有關。記得是2012年底,那時候,剛學傳統(tǒng)文化,我給C地捐過些舊衣服,現(xiàn)在的工作就與C地有關,我到了C地又參加當?shù)貙W佛居士組織放生活動,很奇怪,認識了當?shù)睾芏酂嵝娜?,幫了我很多?、更神奇的是C地是高原,寒冷,我去的時候帶的衣服少,到了以后,我去商店買棉衣,主要是價格太貴,舍不得買,節(jié)約嘛,結(jié)果沒買棉衣。7、我想買棉衣的事情沒給單位任何人說的,結(jié)果呢,第二天一大早,單位主管就給我送了一件棉大衣來,還是部隊專用的那種,質(zhì)量特別好,特別暖和。8、感恩佛菩薩慈悲加持,我找到了好工作。最早我是建筑工地上班,環(huán)境不好,臟亂噪音大,還不能上網(wǎng),這個自己沒福報,以前好色邪淫造的惡報啊。我沒有灰心,把本職工作干好以后,我就去打掃衛(wèi)生,掃廁所,建筑工地人多,廁所很臟很臭,我是咬牙堅持的,呵呵。9、結(jié)果呢,有天就在廁所里面遇到貴人,是這位熱心人幫我介紹到現(xiàn)在公司上班的,特別感恩這位貴人菩薩啊,他也是一位虔誠的佛弟子。10、可以這樣說,我這個好工作是打掃公共廁所來的。因為些情況,建筑工地后來已經(jīng)停工,如果我還是在哪里上班,現(xiàn)在就失業(yè)了,沒收入,而我現(xiàn)在的單位還在正常運轉(zhuǎn),收入穩(wěn)定,還很輕松。這些都是佛菩薩慈悲加持啊。
二、澳門允許放生的水域叫什么1、身體健康狀況有明顯好轉(zhuǎn)。我是得過大病的,有很多后遺癥,比如腦子迷糊,不清醒,身體虛弱,除了堅持放生,還經(jīng)常捐款給生病沒錢治療的有緣人,我的眼睛不好,高度近視,我就捐款給慈善機構(gòu)發(fā)起的救助眼睛康復活動,我的視力有明顯改善,我的腿也有問題,因為是小時候不懂事,調(diào)皮搗蛋,殺害過很多青蛙,現(xiàn)在看見哪里放生青蛙,我都要隨喜的,現(xiàn)在我這個腿已經(jīng)好多了。2、我的親身經(jīng)歷告訴大家,多放生行善,哪里行善放生,哪里就會有善緣出現(xiàn)!3、解釋一個放生疑問:放生會刺激更多的養(yǎng)殖和捕撈嗎?4、很多人對放生有這樣一個疑問:市場需求量是固定的,按照市場供求平衡理論,買下一部分物命放生,商家會養(yǎng)殖和捕撈更多的動物來銷售。這樣看來,放生并沒有減少殺業(yè),反而刺激了更多的養(yǎng)殖和捕撈,那么這樣放生還有什么意義?放生者對這個問題不明了,可能因此對放生產(chǎn)生懷疑,退失放生信心。而一些邪魔歪道,也借此對放生大加批評指責。今對此問題做一下解釋。5、說明一點,這里指的放生是如法放生,那種提前預定的不如法放生暫不在討論之列。6、以市場供求平衡理論衡量放生,此種邏輯推理毫無意義7、小智不知大理,以市場供求平衡理論衡量放生,是以凡夫有限的心智妄測大智慧的佛陀金口宣說的放生善行。凡夫以有限的心智作出的邏輯推理往往遠不是究竟之理,這種邏輯推理存在致命錯誤:推理的前提是假設市場需求量是固定的,忽略了放生可以影響殺生食肉者減少殺生量。比如消耗一車魚,市場供應端是分不清楚魚被放生還是被食用。放生者買走一部分,可能導致殺生食肉者暫時無物可買,這樣已經(jīng)減少一部分殺業(yè)。放生也可以感動部分殺生食肉者,盡快戒殺素食,如印光大師所言:世人多矣,心行各異,(放生)縱不能全皆感動,即感動一人,彼一人一生,即少殺若干生命,況不止一人乎。這種邏輯推理更忽略了佛力感應的不可思議,放生可以轉(zhuǎn)化人心向善,慈悲的力量不可思議,冥冥之中會加持殺生食肉者少殺少吃,這是人力所不及的,更不是以世俗小智建立起來的邏輯推理所能測度的。8、我佛如來,智慧廣大,這種以世俗小智建立的邏輯推理,佛陀豈會不知?事實上,如果按照市場供求平衡理論,即便只放一個生命,也會對市場供求有著小小的影響,那么只有任何生命都不放才不會對供求市場有任何影響。然而,佛教經(jīng)論一致稱贊鼓勵放生,且愛物放生,古圣先賢,皆行此事,可見這種邏輯推理是錯誤的,毫無意義。佛子當以佛陀在梵網(wǎng)經(jīng)中的教言為準:常行放生,教人放生。9、放生不會刺激更多的養(yǎng)殖和捕撈10、如果放生會刺激更多的養(yǎng)殖和捕撈,那么佛陀普勸佛子放生豈不是在害眾生?歷代高僧大力提倡鼓勵放生,豈不是也在助紂為虐?這顯然很荒唐!放生非但不會刺激更多的養(yǎng)殖和捕撈,相反只會逐漸減少市場供應量。很多人憑自己的想象認為,只要是買,肯定會刺激更多的養(yǎng)殖和捕撈,實未能深究殺生食肉者和放生者兩種買的不同。同為買,一個是要物命死,一個是要物命活。買的目的截然不同,背后的因果也截然不同。殺生食肉者之買,物命慘死,葬人口腹,世人殺生食肉之心愈盛,物類不斷投生畜牲,冤冤相報,如此導致養(yǎng)殖捕撈不斷擴大。放生之買,物類免除被殺之苦,殺因既無,殺果自滅。物類投身畜牲,正因殺業(yè)所致,而非放生所致,世人殺業(yè)重,冤冤相報,物類不斷投身為畜牲償還殺業(yè),而放生則會熄滅殺業(yè),必物類消減,人天增盛,養(yǎng)殖和捕撈會逐漸萎縮。在殺業(yè)市場日益擴大的當今社會,很多人不去反思人類殘忍的殺生食肉,反而用市場供求平衡這些愚癡的邏輯推理批評指責放生,把責任推到佛弟子的放生善行身上,這樣只會阻斷生靈的活路,招來更大的殺業(y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