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一大早,照玉就讓全寺的和尚起來,把寺院里里外外打掃得干干凈凈,一塵不染,然后全都身披袈裟,手持法器,站在山門恭迎圣駕。沒多久,就看見有一隊人馬上山,康熙皇帝連同八個替身一起向寺院走來,照玉認(rèn)出了臉上長麻子的康熙皇帝,趕緊上前接駕??滴醮蟪砸惑@,說:“你怎么認(rèn)得我?難道你就是活普賢不成?”照玉說:“是本山土地昨晚告訴我的,才知道圣上今天要來這里找普賢菩薩。”康熙聽了很高興,忙問:“普賢在不在這里,土地知道吧?”照玉回答說:“菩薩不喜歡世俗的熱鬧,已經(jīng)到成都昭覺寺去了。”康熙一聽,馬上就掉頭下山去昭覺寺。
康熙耽心普賢菩薩不愿見他,就化裝成老居士的樣子,到了昭覺寺。這時普賢菩薩則變成一個和尚從寺里走出來,康熙上前合掌問道:“師父您知道活普賢在哪兒嗎?”和尚用手指了指大殿說:“在里頭呢?!笨滴踉诖蟮钫伊税胩煲矝]找著,正想再找個人問問,碰巧剛才那個和尚又進(jìn)來了,忙問:“殿里沒有活普賢呀?”和尚指著神座上的菩薩說:“在那兒啊?!笨滴跽f:“這是泥塑的?!焙蜕姓f:“不是活普賢,那么多人求他拜他干什么?”康熙被問得啞口無言,只好朝后殿走去。
普賢菩薩又變成一位老居士從后殿走出來,康熙迎上去問道:“老居士,你見到活普賢了嗎?”“你找他???”康熙一聽,好像有些著落,忙說:“是的。他在哪兒?”“在后殿正給別人治病呢?!笨滴醯懒酥x就向后殿走去,看見一位須眉皆白的老和尚正在給人治惡瘡,便將信將疑地問:“老師父,您就是活普賢吧?”老和尚年高耳有點背,偏著耳朵聽了康熙的問話,不高興地說:“你問我活幾年?我都八十多了,怎么才活幾年?”康熙心想又找錯了。其實,這個老和尚白天替人治病,晚上誦經(jīng)念佛,心地善良,德行高尚,大家都尊稱他為“活普賢”。
康熙找了好幾個地方,都沒找到活普賢,有點沮喪,但又不死心,又朝廚房走去。這時普賢菩薩又變成一個火頭師父,問:“老居士,您找哪個人?”“我找活普賢?!薄澳阏宜裁词??”康熙剛想直說,又想不妥,便打了個幌子說:“我想向他求取長生不老藥方,給別人治病?!被痤^師父說:“他的藥方不靈了。”“為什么?”“這年頭那些貪官污吏巧立名目到處勒索盤剝,老百姓都活不下去了,哪里還會想著去求長生藥方?我看只有那些貪官才想要?!笨滴跻宦牐f中了自己的心病,臉上一紅,硬著頭皮問:“你怎么知道?”“那些貪官吃著百姓的骨肉,生活得很滋潤,所以就想長生不老地一直享受下去。不過這些人就是吃了長生藥,也活不長的。你想啊,他們干了那么多壞事,個個痛恨,人人咒罵,罵都把他們罵死了,您說吃了長生藥管用嗎?”
康熙再也聽不下去了,趁著火頭師父擺齋的當(dāng)口,悄悄地溜走了。
放生功德深如海釋放被解救物類性命,就是放生,這件事上只要您第一念是慈悲,就不會有過失。許多放生個人或者小組因為工具、因緣、時間、場合等種種違緣障礙,不能順利的進(jìn)行或者所購眾生不能全數(shù)成活,雖然表面上是放生造成,但是實際上物命生死皆受制于因果,如果放生上盡力做了,物命還是有死亡,那就是因緣所致,不必內(nèi)疚。
即便如此死亡,也比人類殺剮烹煮等酷刑要強(qiáng),據(jù)說物命總要到被消化后,痛苦方無。所以利用佛法方便之門,解救物類使其少受劇烈痛苦,做了很大的幫助且為他們念誦儀軌功德是不可小視的,經(jīng)中說過,一念寶勝佛名十千大魚瞬間離苦得生天界,對其今后,念誦放生儀軌、使用過解脫、灑甘露水,這些加持,都有極其深遠(yuǎn)利益,因此,放生者如有慈悲心攝持,無有過失。
我們放生不應(yīng)總是關(guān)注任何相上的事情,以三輪體空攝持放生,以無所求心放生,以放生心放生,如我們放生是為了什么,究竟意義上都不如心內(nèi)清凈,無所求的放生功德大。因為有所求如同交易一樣,用我們的金錢、時間、貪心來換取功德,換取想要的東西,已經(jīng)失去了培養(yǎng)慈悲心,放生的真實意義也就跟著消失了。
我們放生通過解救物命,而助緣學(xué)佛的資糧、修道的動力。這樣的殊勝方便之法門,請大家不可忽視。如果眾生平等,只成為口頭上的順口溜,而實際上不愿意為眾生的解脫犧牲自己的任何,也是非常遺憾的事情。如果我們放下這一切,精進(jìn)的參加放生,就是慈悲心生起的開始。
如果我們真實的生起慈悲心,沒有妄想,沒有分別、沒有功德的執(zhí)著,一切為了眾生解脫而力行放生,我們的心就能真實的與上師三寶相應(yī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