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父母一生都以屠羊為生,眼中只看得到宰羊所得的利益,怎么說也不愿意放棄這個賺錢的行業(yè)。兩人不能理解孩子的懇求,便商議出一個妙計──無論如何一定要讓孩子有勇氣持刀殺羊。于是他們將孩子和一頭羊、一把利刃,一起關(guān)在屋中,并恐嚇孩子:“如果你不殺了羊,就讓你無法出來見到天日,也不讓你吃任何東西!”
被父母關(guān)在屋內(nèi)的孩子,看著這頭茫然無助的羊,再看看一旁的刀,想著:“我如果殺了這只羊,將來必定終生都要從事殺生的行業(yè)。這是何等殘忍的事,我豈能為了自己,而殺害這些無辜的生命?”于是便拿刀結(jié)束自己的生命,希望藉由自己的舍身,能讓父母有所覺悟,從此停止屠殺的行業(yè)。而這孩子也因舍身護生的善行,死后即得生天的善果。
殺生,是指故意斷絕有情之生命。眾生都愛惜自己的生命,小至蜎飛蠕動的蟲蟻,也一樣畏懼死亡。佛菩薩教導(dǎo)我們應(yīng)以慈悲心,平等看待一切眾生。不殺生,即是尊重一切眾生的慈悲、平等心。而佛法提倡吃素的原因,就在這念不忍眾生受苦的慈心。
古德有偈云:“千百年來碗里羹,冤深似海恨難平;欲知世上刀兵劫,但聽屠門夜半聲?!笨芍篱g的刀兵戰(zhàn)火,眾生遭受烽火連天的無情殺劫,都是由于殺業(yè)所造成。人與動物不斷地互殺,彼此生死輾轉(zhuǎn)于六道之間,生而又死,死而又生,永無休止。有一次寒山大師經(jīng)過一個村莊,一戶人家正好在娶親。當(dāng)時這戶人家中高朋滿座,主人殺雞宰羊宴請賓客,客人們吃得正歡喜時,寒山大師卻于門前放聲大哭。主人問他為什么哭泣?寒山大師便念了一首偈子:“六道輪回苦,孫子娶祖母,牛羊為上座,六親鍋內(nèi)煮”,來表達眾生無始以來互相食啖殺戮的悲慘。
《楞嚴(yán)經(jīng)》有云:“以人食羊,羊死為人,人死為羊。如是乃至十生之類,死死生生,互來相啖,惡業(yè)俱生,窮未來際?!薄叭曦撐颐疫€汝債,以是因緣,經(jīng)百千劫,常在生死?!笨梢娏辣娚鷮嵖杀?,不了解因緣果報的道理,而一再地胡為妄作。若能明白一切眾生都與我們有親眷的關(guān)系,都是我們生生世世的父母,怎么忍心去殺害他們呢?
孟子云:“君子之于禽獸也,見其生,不忍見其死;聞其聲,不忍食其肉,是以君子遠庖廚也?!毕胂胍恢粍游锱R死之前的嚎啕哀叫,心里是何等悲傷無助!《梵網(wǎng)經(jīng)》云:“若佛子,故食肉,一切肉不得食,夫食肉者,斷大慈悲佛性種子,一切眾生見而舍去,是故一切菩薩不得食一切眾生肉,食肉得無量罪?!被诖缺?,護念這些動物的苦,知道眾生都有佛性,有這樣的正知正見而發(fā)心吃素,就是慈悲。更進一步,連一只螞蟻、蚊子都不忍心傷害,積極地護生、放生,就是真正的慈悲心、平等心?!冻柶兴_偈》云:“勸君勤放生,終久得朝陽,若發(fā)菩提心,大難天須救。”修行人發(fā)菩提心,行“上求佛道,下化眾生”的菩薩行,長養(yǎng)慈悲心是最重要的前方便。
放生之牛托夢牧童要見最后一面中國佛教放生網(wǎng)_放生儀規(guī)放生感應(yīng)放生功德放生心得放生愈病-云端佛學(xué)1980年,福建省福安賽岐鎮(zhèn),楊厝生產(chǎn)隊有一頭大公牛性情暴躁,不喜歡被人羈勒,以致牛鼻裂斷無法栓住它。主人覺得無用,于是準(zhǔn)備鬻(賣)給福州牛肉加工廠。此時放牛的牧童得知后就對牛說:“你將要被鬻(賣)給食品廠屠殺了,我以后再也見不到你了,”牛聽到這句話后,立刻跪下,淚水涔涔而下。
此時此刻大牛用絕望和哀求的目光盯著牧童,向牧童瞌頭示意,似乎在說救救我,我不要被屠殺。頓時,牧童被這種場景給嚇住了。牧童回家后告之其父母,父母懷疑就來到大牛跟前觀看,果然看到它向他們下跪哀求的樣子。
村里人知道后都跑來觀看,大牛看到眾人的到來,同時也感覺到希望來了,于是就逐一向眾人落淚跪求,眾人都被此牛的這一舉動感動了,即動了惻隱之心,于是大伙集資將這頭牛買下,并決定將其送到寧德支提寺放生。支提寺當(dāng)時已有八頭牛了,此牛來后,群牛似乎都受到這頭牛的約束,再也不蹂踐莊稼,而且每天出去吃草都是它帶隊去帶隊回來。
支提寺有很多耕地需要耕種,它都特別懂事幫忙田頭師父耕種田地。此牛放生后這消息很快傳遍整個閩東地區(qū),只要有信徒來支提寺燒香拜佛的人都要去看看此牛,大牛每見善信來寺均懂得禮拜叩謝。而大牛也更喜歡天天在支提寺聽經(jīng)禮佛。從這時起閩東地區(qū)就很少人吃牛肉了。
1993年農(nóng)歷九月的一天,此牛預(yù)知自己的危亡之日已到,于是托夢給牧童說:“我的日子已經(jīng)不長了,希望能見你最后一面”。
第二天,云端佛學(xué),牧童對昨晚的夢尋思著,并決定到支提寺去看看大牛,當(dāng)他來到支提寺,大牛此時已經(jīng)生病了,寺中僧眾預(yù)先已經(jīng)在海會塔旁挖一洞穴,牧童看到此種場景心中非常悲痛,于是決定在寺里小住幾天看看,果然在農(nóng)歷九月十三日的早晨,此牛感到很疲憊,于是自起慢步,走至海會塔旁預(yù)先挖好的洞穴臥倒,寺里僧眾齊集為它說法助念至上午十點鐘往生。后來寺中僧眾就掊土為冢以瘞之。
至今在福建寧德支提山華嚴(yán)寺仍留有放生牛事跡碑文。
注:寧德市支提山華嚴(yán)寺當(dāng)?shù)厝硕挤Q叫“支提寺”是天冠菩薩的道場,在《華嚴(yán)經(jīng)》里有記載,距離寧德市區(qū)約45公里。
標(biāo)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