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我們修行的往生大業(yè),有著不可思議的影響。所以我們等一下還要放生,每天想辦法多去做這個工作,乃至各位如果經(jīng)過釣具店,你是開車的,至少每天去買幾盒救幾只蚯蚓,能救的有限,我們能做的,但是我們的悲心很重要,不離開悲心。
所以除了老實念佛,第二個,禮懺、拜佛,第三個,戒殺、吃素,第四個叫我們要贖命放生,救命放生。我們凡夫眾生由于累劫以來所造的殺業(yè),所以身上有著貪心、嗔恨心、愚癡心,以及種種的煩惱習(xí)氣,因此我們推廣護生、帶動大放生的活動,就是要消除我們的殺業(yè),開發(fā)我們?nèi)巳吮揪叩纳菩?,繼而解除眾生對人類長期以來的恐懼。
在這本小冊子中所提的許多生活習(xí)慣,并不是每一個人都會碰到,當(dāng)我們拿到這本小冊子時,仔細閱讀,把你覺得在生活中會碰到的有哪幾項,勾選起來,隨時翻閱,不斷的提醒自己,盡量避免在不經(jīng)意的行為中傷害了小生命。
‘慈悲’是凈化升華的大愛;‘護生’則是凈化心靈之法,更是祥和社會之道。所以,護生即是護心,護心則是修心。
希望大家都能熟讀這本《護生手冊》的內(nèi)容。除了參加放生以外,我希望每一個人都能從日常生活中開始培養(yǎng)護生的觀念,隨時隨地留意生活上的小細節(jié),無形中也避免了許多殺業(yè)。望大家共勉!
放生為何不能著相濟佛注解的《金剛般若波羅蜜經(jīng)》中說到:“布施,設(shè)稍有住,即我人等四相未忘。而與眾生結(jié)憎愛緣矣!如是則互為父母子孫,冤家債主,百劫千生,恩怨莫釋,輪回生死,那有了期。所以如來教行布施,決不可住相,就是正為這個緣故。”
放生也是同樣的道理,放生者在放生時,是絕對不可著相,心生貪愛取舍的。一些法師不明此理,告訴放生者說:“你放了他,就與他結(jié)下善緣了?!北救艘獑枺骸胺派吲c那些放生的蛤蟆、魚鱉結(jié)緣,是想來生與他們成為朋友呀,還是成為父母子孫呀?”
殊不知,一切都是辨證的,善惡是可以相互轉(zhuǎn)化的呀。善緣不就是一種惡緣嗎?沒有好哪兒來的壞,沒有合哪來的分。所以,真正明白此理的有道者,是不攀緣的。
如何才算是正確的放生呢?就是心無執(zhí)著取舍的隨緣放生,隨緣布施。《金剛般若波羅蜜經(jīng)》中說,人們心有執(zhí)著取舍的布施,功德并不大;心無執(zhí)著取舍、不著相的布施,功德才大。放生也是一樣。人們刻意從市場買些蛤蟆、魚鱉來放生,這就叫執(zhí)著。你買得越多,人家養(yǎng)殖和打撈得越多。人們在生活中遇到雀入羅網(wǎng),獸遭險難之時,心生惻隱,出手相救,這種放生才具有真實的意義,才能夠獲得真實的福報。
當(dāng)今佛教界正法心傳者少,小乘相法者眾。相法雖然可以益于世道人心,但是學(xué)佛者要想通過此法獲得無上菩提,則了不可得。
世間的一切事物都是虛而不實的,學(xué)佛者要力求看破世間事物的虛幻性和無常性,破除對世間一切幻相的執(zhí)著,如此才能夠清凈自在,了脫生死,怎么可以對世間的種種幻相貪著取舍呢?
本人不反對放生,因為放生不僅能夠啟發(fā)人的慈悲本性,還可以獲得福壽的果報。但是,放生者在從事放生活動時,必須了解上述的道理。
標(biāo)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