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位菩薩:
謝天謝地,門生學佛時候并不長,然則在學佛的路上還算對照順當吧。因而我就把近來學佛的領(lǐng)會跟各人分享。
首先我十分戴德佛菩薩的加持。我的故事是那樣的,愛人是北京昌平區(qū)一位中學的先生,上學期因為其他先生抱病休假,所以她一人帶了3個年級的課,天天覺得十分辛勞,為了能更好的投入教學工作,經(jīng)常往北京中醫(yī)院跑,吃了半年的中藥。雖然身體覺得乏力的癥狀消散了,可是后果長了一身的牛皮癬。戴德佛菩薩,還好這一些牛皮癬的紅點全長正在上身和下身,沒有出現(xiàn)正在臉上和手上,沒有至于危害美妙。她本人本人又沒有信任因果和佛菩薩,我怎樣勸都沒有效,還是該吃肉還吃肉。因而我本人暗下定決心為她和她的冤親借主念干佛事,只如果念經(jīng)、念經(jīng)、放生等好事都回向為她及她的冤親借主(我是這么會想的,愿以此好事回向為我的家親家屬乏生乏世的冤親借主),那樣也沒有專門數(shù)過了幾多日子,橫豎天天保持,厥后我的回向沒有特指家親家屬了,回向為十方法界全部眾生。后果沒有可言宣的事情發(fā)生了,無意間我們發(fā)明她上身的牛皮癬已沒有了,只有下身還能隱隱綽綽一些,可是色彩和巨細比之前小多了。
正在抱病時代,她沒有怎么治過牛皮癬,何況大夫還說這個病欠好治。飲食上,一樣平常讓阿姨只管包管齊素,間或她會鬼鬼祟祟買鴨脖子吃,可是我會告訴她有毒,只管不吃。正在此時代,我天天保持念經(jīng)、念了一段時間的地藏經(jīng)、普門品,厥后首要念經(jīng),正在學佛網(wǎng)上捐過一次印經(jīng)費若干。我愛人的牛皮癬可以規(guī)復這么快,跟我暗下定決心為我的家親家屬的冤親借主有關(guān),所以得感激佛菩薩予以加持。
南無阿彌陀佛,南無十方三世統(tǒng)統(tǒng)佛,統(tǒng)統(tǒng)菩薩摩訶薩。
弟子孫峰頂禮謝天謝地。
2014年4月16日。
——有關(guān)大魚食小魚的三則比方
大魚食小魚,固有此事。放之又遭捕,亦不克不及無有。若謂小魚被大魚食盡無余,則無此事理。放者盡被人復捕往,亦無此事理。何得如是過慮。
(比方一)比如救濟難民,或取一衣,或取一食,亦可不至即死。正在彼則當曰,此一衣一食,何能令彼畢生溫飽,取之有何好處。不如令彼凍餓而死,便可不至長受凍餓矣。
(比方兩)又如強盜劫人,有力者為之捍御。彼將曰,汝若能捍御彼平生,則為甚善。唯捍御一時,究有何益。反沒有如任彼擄掠一空,厥后沒有至再被擄掠之為愈還。
(比方三)怙恃之于子,經(jīng)常撫養(yǎng),而慈母不可以撫身后之子。彼將謂,既不可以撫養(yǎng),不如殺之之為愈乎。
——《印光法師文鈔續(xù)編卷上?復愚僧居士書》
【按】印祖用救濟難民、捍御匪賊、怙恃撫養(yǎng)后代等三個很粗淺的事例,闡明積德應實時的原理。讓我們不能不深深地被大家的過人聰明所服氣。
所以,我們皆須維持“不以善小而不為,不以惡小而為之”的心態(tài)而行放生事業(yè),當為正路;不然,如果本身碰到各種堅苦的時辰,就“萬無一人能救己于逝世還”。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