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就是布施得福報的親身經歷者,所以,我一直勸人供養(yǎng)三寶、放生。一年來,我常放生和供養(yǎng)三寶,若俗氣一些,論物質回報,所得至少是付出的10倍以上!而且事事吉祥順利。我不是想炫耀什么,只想通過一些具體數字增強大家的信心。過去的兩年,我運氣糟糕得難以描述!直到今年3月份,第一次供養(yǎng)亞青寺300元,之后很快拿到了一個十幾萬的項目,我從事軟件行業(yè),要知道,這個行業(yè)的項目,營業(yè)額基本就等于凈利潤!這件事,讓我和老婆第一次對供養(yǎng)三寶生起信心,以后供養(yǎng)的金額,就越來越大。
初期,每次供養(yǎng)亞青寺,基本都很快(有幾次都是兩三天)會帶來供養(yǎng)金額100倍以上的個人收入。所以,當父母和岳父岳母覺得我們沒必要在這方面這么安康時,我和老婆都告訴他們:我們把這些當作長遠投資(這么說,可能長輩好理解一些),至少能得到100倍以上的物質回報!八九個月下來,供僧加上放生,共支出1萬元左右(很慚愧,比不上那些慷慨的師兄)。
今年因為供養(yǎng)三寶和放生增加的個人收入,基本確認能達到20萬左右,因為是和朋友一起做公司,總體收入的增加數額,目前算起來能達到50萬左右。雖然物質上沒有達到我和老婆初期對雙方父母講的100倍回報,但不能只看這方面,我們家今年事事順利,我個人根本不用操心掙錢,都是項目主動送上門來,我和老婆雖然修法上很懈怠,但供僧、放生都比較積極,這些都是我自己的親身經歷,放生得財富,鐵證如山!
現在雙方父母都不再覺得我們在這方面花錢不值得了,連不信佛的姐姐也開始經常布施,安康碰到乞丐和殘疾人,她會先給錢,再給7歲的女兒一些錢,讓她親手去布施,為她種點善根。她們一家人目前雖然還不信佛,但都相信布施能得財富!因為住的很近,我們一家三口布施得到的回報,她都一清二楚,不得不信!
上面就是放生和供養(yǎng)三寶的功德感應,我們平時修行的時候要認真恭敬,而且在放生的時候我們要堅定內心,還要心存善念。
普賢菩薩的十大愿是什么
普賢菩薩的十大愿是什么
在《華嚴經·入法界品》中,菩薩自說過去的行愿:
善男子!我于過去不可說不可說佛剎微塵數劫,行菩薩行,求一切智。
善男子!我于爾所劫海中,自憶未曾于一念間不順佛教,于一念間生嗔害心,我我所心,自他差別心,遠離菩提心,于生死中起疲厭心、懶惰心、障礙心,迷惑心。唯住無上涅槃集一切智,助道之法,大菩提心。
善男子!我莊嚴佛土,以大悲心救護眾生,教化成就(眾生),供養(yǎng)諸佛,事善知識,為求正法,弘宣護持,一切內外,悉皆能舍。……我所求法,皆為救護一切眾生。一心思惟,愿諸眾生得聞是法。愿與智光,普照世間(世間智),愿為開示出世間智,愿令眾生悉得安樂,愿普稱贊一切諸佛所有功德(見《安康廣佛華嚴經》卷八十)。
四十卷本華嚴,第四十卷,一般稱為《普賢行愿品》。經文是普賢菩薩為菩薩眾說的,先長行,次偈頌。長行中揭示了普賢菩薩十大行愿:
若欲成就此功德門,應修十種廣大行愿。何等為十?一者禮敬諸沸,二者稱贊如來,三者廣修供養(yǎng),四者懺悔業(yè)障,五者隨喜功德,六者請轉法輪,七者請佛住世,八者常隨佛學,九者恒順眾生,十者普皆回向。
若諸菩薩于此大愿順趣而入……則能成就普賢菩薩諸行愿海。(見《安康廣佛華嚴經》卷四十)
現對十大行愿略釋如下:
(1)禮敬諸佛:禮敬指生恭敬心,遍于身口,進行禮拜。即心觀想,身禮拜,口稱念:“一心頂禮本師釋迦牟尼世尊及十方三世一切諸佛”,“一心頂禮西方安樂土大慈大悲阿彌陀佛及十方法界常住諸佛?!痹陧敹Y時,達到一心不亂,五體投地,深入法性,離能所想。如偈說:“能禮所禮性空寂,感應道交難思議。我此道場如帝珠,阿彌陀佛影現中。我身影現彌陀前,頭面接足皈命禮?!笔莿t內佛外佛,同一實相,隨一一禮,若佛若禮,重重無盡。自覺我身前有諸佛,諸佛前有我身。即是一一塵剎中皆有佛,一一佛前皆有普賢。一一普賢皆悉合掌禮拜。則一普賢之身,遍入一切普賢身內;一切普賢,皆攝歸一普賢身內。正如《大般若經》說的:“一切法無生,一切法無滅,若能如是解,諸佛常現前?!?/p>
(2)稱贊如來:稱即稱頌,贊即贊嘆。如來,佛的十號之一。如者如如不動,指不生不滅的心體,湛然寂照,亙古今而不變。來即去來,謂如如不動的心體,能生起萬德。即于無去無來中,能去能來。佛有三身,稱贊法、報、應三身的偈頌:“天上天下無如佛,十方世界亦無比。世間所有我盡見,一切無有如佛者”。稱贊法身佛的偈頌:“清凈妙法身,湛然應一切?!狈Q贊報身佛的偈頌:“阿彌陀佛身金色,相好光明無等倫,白毫宛轉五須彌,紺目澄清四大海,光中化佛無數億,化菩薩眾亦無邊。四十八愿度眾生。九品咸令登彼岸?!狈Q贊應身佛的偈頌:“堂堂黃金相,巍巍不動尊,天上與人間,無不咸恭敬?!狈Q贊如來相,以身業(yè)禮,以口業(yè)贊,以意業(yè)敬,是為三業(yè)供養(yǎng)如來。
(3)廣修供養(yǎng):廣指所供之境,豎窮三際,橫遍十方,普賢菩薩對十方三世一切諸佛,悉皆供養(yǎng)。供養(yǎng)之物有財供養(yǎng)與法供養(yǎng)。財供養(yǎng):有內財與外財。內財,如《法華經》說:用身、口、意三業(yè)恭敬供養(yǎng),即禮拜贊嘆供養(yǎng)。外財,指金錢田舍等。修行者、具大悲心。隨緣能施,盡心供養(yǎng)。即一香一華,亦稱理成就。如偈說:“愿此香華云,遍滿十方界,供養(yǎng)一切佛,菩薩二乘僧。”法供養(yǎng):以如來正法,開示眾生,轉迷啟悟。如以“南無阿彌陀佛”萬德洪名,逢人即勸,逢人即念是為法供養(yǎng)。吾人廣修供養(yǎng),可由小到大,由近及遠,如法供養(yǎng)??上葎褚患遥梢患壹八?,從一方及十方,普賢菩薩稱性起修,一字一句,周遍法界。
(4)懺侮業(yè)障:吾人由身、口、意而造十惡,由十惡而招致六道輪回之苦。如《行愿品》說:若此惡業(yè)有體相,盡虛空界,不能容受。吾人既有業(yè)障,必當早求懺悔。懺者懺其前愆?;谡呋谄浜筮^。懺悔最好法門,莫如念佛。經云:念佛一聲,能滅八十億劫生死重罪。又云:“拔一切業(yè)障根本,得生凈土陀羅尼?!惫嗜四苣罘鸪种洌瑒t業(yè)障自除。且念佛法門,無論利根鈍根,業(yè)輕業(yè)重,但肯信愿持名,無不往生極樂世界。
(5)隨喜功德:功德分二種:一者世間有漏功德,如慈善業(yè),造橋修路,齋僧建寺等。二者出世間無漏功德,如了生脫死,廣修六度、四攝等。對這兩種功德,有力的則助力,無力的則贊嘆,隨喜而修,切不可諷刺打擊,妒嫉誹謗。學習普賢菩薩隨喜凈土法門的精神,稱贊阿彌陀佛的功德。
(6)請轉法輪:如來說法,一句一字,皆從菩提心中流出,大眾聞法,一句一字入耳,皆轉入心中而成妙法,現在釋迦已滅,安康未生,我們應請大法師代佛說法,即請轉法輪。法師轉大法輪,能使人去惡向善,轉凡成圣。說明請轉法輪,當有不可思議的功德。
(7)請佛住世:釋迦滅后,安康未生,曷能請佛住世?當知是心作佛,即心即佛。眾生心凈,見佛常住,眾生心垢,見佛涅槃,若人念念在佛,即時時請佛住世。勤修六字洪名,凈念相繼,則佛常映現心中。如經說:“心佛及眾生,是三無差別。”
(8)常隨佛學:我們時時以佛為學習的榜樣,對佛的教法要依教奉行??傊\心憶佛,從因至果,引得心智,隨之而學。常常如此,始終不變。
(9)恒順眾生:以大悲心,平等饒益一切眾生。對任何眾生,都要承事供養(yǎng),如敬父母乃至如來,等無有異。要求做到以下四點:(1)于諸病苦為作良醫(yī);(2)于失道者示其正路;(3)于暗夜中為作光明;(4)于貧困者令得寶藏。
(10)普皆回向:菩薩作一切功德,都是為了一切眾生,真正做到專門利人,毫不利己。怎樣回向呢?經文中說:“愿令眾生,常得安樂,無諸病苦,欲行惡法,悉皆不成,所修善業(yè),皆速成就。關閉一切諸惡趣門,開示人天涅槃正路?!薄叭糁T眾生,因其積集諸惡業(yè)故,所感一切極重苦果,我皆代受,令彼眾生悉得解脫?!被叵虻膬热萦腥N:(1)回自向他:凡作一切功德、悉當回向盡虛空遍法界一切眾生。(2)回因向果:將自己日夜所念的佛號和每日課誦。為眾生回向往生極樂凈土。(3)回事向理:從理論上認識,所作的一切功德,即因緣所生法。緣生無性,當體即空。佛說功德,即非功德,是名功德。
我們學習普賢菩薩十大行愿,要牢記弘一法師書寫的兩句話:“愿得普賢真妙行,常樂利益諸眾生?!?/p>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