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識蘇先生時,他有著我此生我見過的最大的肚子。我先認識蘇先生的夫人梁女士。第一次見梁女士在盛夏六月,那時梁女士還沒皈依佛門,她為身患重病的蘇先生放生。聽說蘇先生身患肝硬化,已是晚期,正住院治療。我們有一陣子每天放生,每次都能見到梁女士拿出不少放生款。梁女士特別虔誠,她相信,每解救一條生命,就意味著丈夫有救了,她的信心就那么大。一次,我告訴梁女士,讓蘇先生來一趟,親自參加放生。次日,蘇先生來了。他坐在一棵樹后面,全身因大量積水而浮腫,身重有兩百多斤的樣子,挺著鼓鼓囊囊的大肚子。肚子之大使得他的腰圍比身高還要長得多。露在短褲下面的小腿表皮,因過于腫脹緊繃而發(fā)亮,有一觸即破的感覺。他臉色紫黑,喘著粗氣,精神沮喪,垂著頭,癱坐在地,一句話不說。震驚之余我油然生起了憐憫之心,很想對他說:“念佛吧,祈禱佛的加持會消業(yè)?!辈贿^根據(jù)以往的經驗,我沒說。有的人即使生命快結束了,如果有人告訴他(她):“念一句佛號對你有好處?!彼?她)還是不念,可能還會造口業(yè)。我知道孝道的接受度比較高,就對蘇先生說:“既要放生,還要懺悔。父母在世,在其前面磕頭,已故者,在其像前磕頭懺悔,將你以前不孝父母的惡行統(tǒng)統(tǒng)說出來,懺悔消罪業(yè)最快?!?/p>
后來聽說,蘇先生回家后撲通一聲跪在亡父像前,說道:“爸,我給您磕頭”。從此以后,每次放生,蘇先生都堅持去,盡管走路時是那么的困難。慢慢地,蘇先生的精神狀態(tài)有所好轉。大約三個月后,一次放完生回去,吐了不少黑血。又過了大約兩個月,蘇先生去醫(yī)院復查,原來的腫塊消失了,此后身體狀況越來越好轉。因為蘇先生身上發(fā)生的事情,他的家人、親朋都對上師三寶生起了信心,紛紛皈依上師,也積極參與放生。連他八十多歲的、以前不信佛的岳父母也發(fā)愿皈依上師、發(fā)愿念600萬阿彌陀佛佛號。蘇先生現(xiàn)在是放生共修的義工。
通過以上的講述我們可以知道放生治病感應,其實放生對我們有很大的好處,因為通過放生能夠為我們增加功德,使我們的心愿能夠快速的達成,而且放生還可以幫助我們化解怨恨和邪念,使我們內心更加的善良和慈悲。以上如有不正確之處請多多包涵。
什么是最重要的人,事和時間?小時候,村上長老給我講過一則故事,說佛祖每天都在思考三個最終極的哲學問題:在這個世界上,什么人最重要?什么事最重要?什么時間最重要?
這三個問題,滿朝神仙,沒誰能回答出來。
佛祖很茫然苦悶。后來有一天,佛祖下凡到一個很偏僻的地方,投宿到只有一個乞丐的破廟里。
風雪交加的深夜,佛祖被一陣急促敲門的嘈雜聲驚醒,發(fā)現(xiàn)一個赤著腳丫,衣服單薄的女人,魄散魂飛,跌跌撞撞進了破廟。
那女人說,后面有狼追我。乞丐說,那你就在廟里避一避吧。乞丐提著打狗棒出了破廟。
佛祖不著聲,一會兒就見綠眼晴的餓狼來了。乞丐奮力以死相拼,終于把餓狠打跑。
癱瘓在地上的女人饑寒交迫,有氣無力地叫喚“餓,餓。”乞丐小心翼翼地把女人抱在懷中,拿出一個口袋,從袋里抓出一個紅薯,撕皮喂女人吃;女人感激地望著男人說,“你也吃?!逼蜇づ闹诖f,“四個,每人兩個?!迸烁糁诖檬置鴶?shù),是這個數(shù),相視一笑。乞丐無微不至地把兩個紅薯一片一片掰開,和水一口一口喂進女人的嘴。隔著幾米遠,佛祖似乎也能聞到紅薯的香味,感覺到乞丐仁善的溫馨。
乞丐在女人耳邊輕輕地說著什么,女人一個勁兒地笑,那樣燦爛的笑容,似乎讓昏暗的天空也變得明亮起來了。
佛祖看到,乞丐一直把女人擁在懷里入睡。
清晨,漫天的雪越下越大。乞丐望著女人被狼咬傷的傷口說“我出去找草藥敷你的傷口,這兩個紅薯你必須等我回來才吃,每人一人一個”乞丐把裝著紅薯的口袋遞給女人,女人接過口袋鎮(zhèn)重地把它藏入懷里,順從地點了點頭。
乞丐一走就是五天不見歸影,五天里女人在草鋪上躺著,幾次次,幾回回伸進懷里拿口袋的手,伸了又縮,縮了又伸,直到餓昏死過去,也舍不得從懷里拿出裝紅薯的口袋。
第六天傍晚,乞丐滿身雪霜回來了,看著餓得昏死過去的女人,乞丐馬上把討回的米熬成稀飯,一口一口把女人喂醒。女人醒來的第一件事,就是從懷里掏出裝紅薯的口袋;當她伸手進口袋抓紅薯,卻抓出兩塊與紅薯般大小的泥塊。
一個月,幸福燦爛的一個月,封山的大雪終于停了。女人說了一些感激的話也走了。乞丐關上破廟門繼續(xù)孤獨一人生活。
佛祖問乞丐,你為什么幾次舍生救那個女人,你真的不怕死?而且你就那么放她走了,你怎么不問她是誰呢?
乞丐淡淡地說,在這個世界上,最重要的人是眼下需要你幫助的人,最重要的事就是用心去愛你所幫助的人,最重要的時間就是當下,一點不能拖延。
佛祖恍然黔江,他那三個久思不解的哲學問題,一下都被乞丐解決了。
面對滾滾紅塵,社會階級門第奉行的弱肉強食的法則,鄙視乃至仇視弱者。貧弱就是卑賤,而貧弱到乞丐更是恥辱……乞丐卑賤?恥辱?我堅定認為乞丐是高貴的,神圣的。
乞丐上無片瓦,下無寸土,食不果腹,衣不蔽體,四處流浪,貧弱潦倒至極。令我敬佩的,并不是乞丐他能忍受這么痛苦的生活境遇,而是他的生活態(tài)度。只有真正的圣者,才能不被物質生活所累,才能始終保持心境的那份恬淡和黔江;他傳遞的仁者無憂,是一種樸素的,溫馨的生活態(tài)度。
乞丐在生命中有數(shù)不清的缺憾和不如意,他改變現(xiàn)狀和境遇的能力卑微至極。令我敬重的是,他可以改變自己的心情和態(tài)度,從中獲取心靈快樂,適應日常秩序,找到個人坐標的思想精華。昭示的是生命飽滿,充盈,不計患得患失,坦蕩蕩的心境和博大胸懷的生活理智。
乞丐自生難保,會珍惜當下,傾其所有,豁出性命,盡自己的所能去幫助那些需要幫助的人。昭示他是生活在土地上最有仁愛,最有行動能力,最有人格魅力的圣人。
乞丐在腥風雪雨中,用自己的身體給人溫暖,在殘酷的斷食絕境中,用兩塊土塊給人活下去的信念和生的希望。他的愛是學問,是藝術,是智慧,是最高哲學,永遠不求回報。這種高尚純潔的愛,半點不沾染人間煙氣,洋溢的是縷縷神圣仙氣。
看看當今,利欲橫流,凡事利字當頭,利欲熏心,利己損人;利令智昏,利用職權;利出一孔,利益均沾;利益至上,利災樂禍;利益驅動,利令志惰;這世界,何人不利惹名牽,何處不利深禍速。
我再一次堅定認為,乞丐是最高貴的,最神圣的。
試問?我們這些利字當頭,不是乞丐的乞丐,在凡塵紛擾的生命中,誰是誰的乞丐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