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議有關部門制定相應的放生守則,做到科學放生、如理如法放生,以免給人和其他物種造成傷害。
記者:以前談到放生,大家總是會想到善心,但是這次,大家更關注放生的效果。
于鳳琴:現(xiàn)在“科學放生”的問題確實很突出。兩爬類、魚類動物都有對棲息地溫度、食物源的選擇問題,如果說放生地環(huán)境、溫度、食物不適合此物種的生存,那么,對所放生的生靈而言,必是滅頂之災。鳥類也和其他動物一樣,都存在領地之爭等問題。門頭溝,我們在非本土鳥領地放飛了此鳥,此鳥便成了入侵者,它們不僅會遭到同類的襲擊,同時,這種環(huán)境中也可能沒有它的食物,最終而死亡。除此之外,如果是放飛候鳥,那就更要考慮到氣候問題、食物來源問題等相關因素。門頭溝,錯過了候鳥遷徙的季節(jié)而去放飛候鳥,那對候鳥而言無疑是雪上加霜。
記者:目前是否過多考慮放生對象的安危,而缺乏考慮對人的影響,門頭溝此次放生蛇的事件?
于鳳琴:解決這個問題,關鍵還是要靠政府及野生動物主管部門加強對野生動物的保護力度,嚴厲打擊捕捉、販運、買賣野生動物的不法行為。建議各宗教組織和放生團體如理如法、依法放生,在專業(yè)人士的指導下放生,杜絕不當放生。放生者應承擔起對所放生命的責任,因不當放生所造成的后果理應由其承擔。
建議有關部門制定相應的放生守則,做到科學放生、如理如法放生,以免給人和其他物種造成傷害,同時還要考慮環(huán)境的壓力,做到既尊重了生命,又保護了自然,如果這樣,那就完美了。
濟群法師:放生是否一定要全部買下?可否只買一部分放生?問:放生是否一定要全部買下?可否只買一部分放生?
答:關于這個情況,一方面看心發(fā)得有多大,一方面看有多少財力。什么是全部買下呢?是把整個市場的所有動物全買下?還是把我們所在地的動物全買下?我們能拿出多少錢放生,取決于我們的發(fā)心。菩薩可以舍身飼虎,但作為一般人,哪怕只是在經濟上幫助別人,也會考慮是否影響到自己的生活。每個人境界不同,所以放生也沒有標準。能全部買下最好,做不到,就根據目前的修行境界和財力來抉擇,能放多少就放多少。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