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故事,是我回家鄉(xiāng)的時候見聞的,我們市放生小組親自見證!
那個時候,我為父母的身體擔心,于是,在迷茫的時候菩薩示現(xiàn),給了我信心。
放生,不僅是解救我們自己,更重要的是解救我們生生世世的父母眾生!
有一家人的孩子癌癥晚期,醫(yī)生已經(jīng)說沒辦法了,孩子的父母都不信佛,但是孩子的姑姑信,于是找了一位高僧問,改怎么辦,高僧說:放生吧,物命越多越好。
孩子的父母抱著最后一線希望,打算試試,他家的經(jīng)濟條件還不錯,于是打算花2萬元一次大放生。高僧說物命越多越多,為了用2萬元救助更多的生命,于是買了8噸螺螄。
他們找到了放生小組幫忙,從早到晚一整天放生。結(jié)果,到了晚上孩子奇跡般的痊愈了,所有的人都不敢相信,從此孩子的父母也都信佛了!
見證這個事情,我感慨萬千。
我想,即使你對佛法并不是很相信,或者你為了人天福報而信佛,那我也建議你放生,放生不僅是解救我們自己,更重要的是解救我們生生世世的父母眾生!有一次我做飯被鍋燙了手一下,我用涼水沖了十分鐘還很疼,由此我想到了魚,魚的全身都在鍋里燙的時候它該有多疼?
我想,如果家長帶著孩子去放生,那這個孩子久而久之也一定會有愛心
最后我想說:
假如你想解救自己,假如業(yè)障障礙你不愿意修行,不愿意讀經(jīng),那就放生吧,放生不僅是解救我們自己,更重要的是解救我們生生世世的父母眾生!
相信在善根的培植下,終究有一天,你會發(fā)現(xiàn):我們吃的、我們殺的,都是生生世世的父母!
我們平時學習佛經(jīng)的時候要對自己充滿信心,同時還要對佛菩薩充滿信心。我們可以去多多的參加一些放生或者是施食的活動。
放生時該如何觀修|頓愿法師開示勸君莫食三月鯽,萬千魚仔在腹中。
勸君莫打枝頭鳥,子在巢中望母歸。
春日三四月,正是萬物生長的季節(jié),無數(shù)的生命在我們身邊呼吸新生。人為萬物之靈,而禽獸未必無人心。以慈愛之心呵護生命,多行放生、護生事宜,春季最宜。頓愿法師就放生進行專題開示,希望大家真正的了阜新生并如理如法地行持放生。
作為一個佛門弟子,放生時,內(nèi)心里面要心存慈悲,本身放生、救生、護生,乃至對一切生命的幫助,都是作為佛門弟子應盡的責任和義務,也是慈悲心的一種表現(xiàn),是我們應該做的。
我們內(nèi)心里要發(fā)一個善愿。有了很好的發(fā)愿,我們再組織大家出人、出錢、出力、出主意,去解救這些生命。
把他們解救出來以后,再透過佛法的儀軌和經(jīng)文的加持,在他們內(nèi)心里種下智慧的種子。
這是為了它們未來能夠從三惡道當中轉(zhuǎn)生到三善趣,再通過修行,慢慢獲得對輪回的究竟超越。
現(xiàn)場放生的時候,我們要樹立使命感,把自己觀想成菩薩,經(jīng)書里講,“輪回是戰(zhàn)場,菩薩是勇士”。
這個“勇士”不是打敗我們以外的敵人,而是戰(zhàn)勝我們內(nèi)心里,因為貪嗔癡慢疑所造成的所有煩惱和恐懼。
我們不但要打敗自己內(nèi)心的情緒,還要幫助眾生打敗他們內(nèi)心的煩惱和恐懼。從而才能從究竟意義上,把自己從輪回里解脫出來,然后幫助所有的眾生從輪回里解脫。
發(fā)菩提心,行菩薩道,自利利他,不為自己求安樂,但為眾生得離苦,這是作為一個菩薩的必須要盡的責任與義務。
眾生都曾是我們的父母,父母對我們的恩德要時常地去思維,去觀修,這樣能夠引發(fā)我們內(nèi)心極大的慈悲心。
幫助眾生這件事情,是我們早就應該做的一件再平常不過的事情。我們不會為貪圖名譽、功德,沒有任何理由,就像母親愛我們,我們反過來要孝順父母一樣。
按著佛法里面修行的次第,到了菩提心的更高層面的勝義諦時,我們最后要培養(yǎng)無緣大慈,同體大悲。一旦到了這個層次,就是你自利利他圓滿的時候。
放生,從外在上看,是我們成就了眾生的解脫,從我們自身看,實際是眾生成就了我們自己的解脫。
因為以眾生為對境,而發(fā)菩提心,行菩薩道,我們才獲得解脫,所以我們應該感恩這些放生的生命。
頓愿法師于阜新山遇高僧點化隨其出家,2006年在上本下煥老和尚座下受具足戒。法師出家十四年,心懷慈悲、弘法利生,為實現(xiàn)四眾弟子對佛法真諦的追求、對實修實證的渴望,發(fā)愿建立實修道場,愿眾生不離般若正途。
靜音寺文殊禪林位于阜新山臺懷鎮(zhèn)南下二十華里的護銀溝村,背倚阜新山,面迎阜新河,始建于明朝,前身為護眾俺,主奉觀音菩薩,香火鼎盛,后不幸毀于戰(zhàn)火,現(xiàn)今頓愿法師發(fā)下宏愿重修靜音寺。靜音寺文殊禪林以佛學院為核心,包括國學院、安養(yǎng)院、生態(tài)田園、塔林等,未來將成為少有所學、長有所成、老有所依、故有所安的人間凈土!頓愿法師建立四眾繁榮的文殊禪林已有五年之久,目前仍在建設中。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