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地藏經(jīng)》,如果與地藏菩薩的大道相應(yīng),就不僅求自己解脫,還希求眾生都能解脫。這就涉及到一個發(fā)心的問題,比如把誦《地藏經(jīng)》的功德回向給一切眾生,還比如說去放生,這都很好。
道場很主張大家做幾件事:第一件事多放生;第二件事多聞法,聞?wù)?,聞了正法你才有智慧,有智慧你才會超出生死輪回。通過多放生可以得到我們想求的財富自在、智慧、健康長壽。所以我們不妨多一點放生,這個是非常好的事。為什么呢?我們放生要拿錢出來買,這個是財布施。財布施是因,財富自在就是果。
放生一定要對著眾生念《放生儀軌》,這就種了一個解脫的種子在里面。眾生聞了法之后它第二世就有機會轉(zhuǎn)人身,得到解脫,很重要。這是法布施,法布施是因,智慧就是果。
你千萬不可以說:哪個法師說我身體不好,我要放三十萬條生命,趕快去菜市場買,倒下河就算了,這樣就搞錯了。一定要對著它念《放生儀軌》,而且要如法地念,不可以法師在大殿念《放生儀軌》,那些放生的東西擺在很遠的地方,這個作用就差很遠了。一定要給眾生聞到佛法,這樣才是。你不要以為畜生道它不懂,你給它八識田種下種子,它就有機會解脫。
有一位法師他出家之后,《妙法蓮華經(jīng)》前半部他看一遍就可以背得出來,后半部他讀了三年都背不到。他就問他的師父:怎么會這樣呢?
他師父入定觀察告訴他:你前世是一頭牛,住在這間寺院的山腳下。有一天,農(nóng)歷的六月六,法師就將藏經(jīng)閣的經(jīng)書全部拿出來曬太陽,怕給蟲蛀了。剛好那頭牛沖進這間寺院,它看到好多經(jīng)書,就聞經(jīng)書,那頭牛剛好聞的是《妙法蓮華經(jīng)》。而且很巧剛好有一陣風(fēng)吹過來,書一頁頁地翻過去,剛剛翻了一半,它就聞到一半,主人來將那頭牛拉走了。
那頭牛以此福德因緣就死了,脫離了畜生道以后它就投胎為人,而且有這個機緣,今生他就出家。而且他前生用牛鼻聞了一下前半部分,今生他看一遍就可以背出來,后半部分他就讀來讀去都不記得。所以這個是很重要的,你種小小的因就有很大的果報。所以放生的時候幫它們種這個小小的因,一定要祈求:希望它們快速地脫離畜生道,可以快速地得人身,聞?wù)?,得解脫。這樣對著它們念就好了。這是法布施。
一定要買那些如果我們不買來放,別人就拿來殺的眾生,這樣放生是最有效果的。因為貪生畏死,一切眾生都是這樣的,如果它差不多要死,我們將它買來放了,這個是無畏布施。無畏布施是因,健康長壽就是果,所以要如法放生。但是一定要注意,如法放生很重要的。
道場不太主大家放鳥,為什么?現(xiàn)在的人為了賺錢,做生意不顧一切,那些鳥從哪里來的?有兩種來源:一種是人工養(yǎng)的,這些放出去就死了,你不是放生而是放死。一種是去到湖南、廣西那些地方,拿一個很大的網(wǎng),到晚上罩住整片樹林,然后拿著手電筒周圍照,那些鳥都很驚慌,飛飛飛,一網(wǎng)就打盡了。之后就運回廣州,廣州又送回東莞,在路途中間,為了你放一只它就死了三只,這樣就沒那么好了。因此不太主張別人放鳥,除非你見到別人剛好抓到一只鳥,馬上把它買來放掉,這樣就好,所以不要注重表面形式上的東西。
而且放生一定要放有活力的東西,那條魚快要死了你都買來放生,不用你放它都會死了,所以買一些有活力的放。而且最好沒有什么分別心,你去到市場,見到什么就買什么,這樣就比較如法。
另外一個方面,要放在一定是適合它生存的環(huán)境。如果將淡水魚倒進海里它就會死;將山龜放進水里它也會死;水龜放在山里它也會死。烏龜很怕蚊子咬,蚊子和龜是天敵,蚊子咬龜一口,這個龜馬上就會死;同樣龜死后磨成粉,你拿火柴點燃一點點,那些蚊子就全部跑光了。所以一定要放在適應(yīng)它生存的環(huán)境。
好像東莞的東江河,全都是用石頭砌起來,砌得很整齊,你買一點黃鱔魚去放,好不好呢?這個東江河的河底很深,邊邊全部都看不到底泥,它不可能鉆得很深,放下去它就會死了。這樣就不好了,一定要河兩邊有土,它可以有地方鉆,這樣就好,適應(yīng)它生存的環(huán)境。
說這些,就是提醒地藏道場的道友,地藏法門是心地法門,我們要改運,要成佛,都要靠地藏菩薩的加持力,也就是他力。而惡道眾生得解脫,也要靠他力,這個他力,不僅是諸佛菩薩的救度,還要靠佛弟子們布施的福德因緣。
南無本尊地藏王菩薩摩訶薩!
人生八寶1,結(jié)交兩個好友,運動場,圖書館;2,配備兩個醫(yī)生,運動,樂觀3,練好兩項本事,做人,做事;4,多吃兩樣?xùn)|西,吃虧,吃苦;5,構(gòu)建兩個支柱,人文知識,科學(xué)素養(yǎng);6,追求兩個一致,興趣和事業(yè)一致,愛情和婚姻一致;7,記住兩個秘訣,健康秘訣在早上,成功秘訣在晚上;8,爭取兩個極致,把潛力發(fā)揮到極致,把生命延續(xù)到極致??!
生活三寶:
大自然三寶:陽光、空氣、水。
說話的三寶:請、謝謝、對不起。
處世的三寶:謙虛、禮貌、贊嘆。
修養(yǎng)的三寶:安靜、慈祥、沉穩(wěn)。
家庭的三寶:歡喜、幽默、體貼。
齊家的三寶:和氣、和樂、和平。
飲食的三寶:均衡、節(jié)制、感恩。
健康的三寶:步行、少欲、氣和。
睡眠的三寶:要放下、不妄想、吉祥臥。
旅行的三寶:增廣見聞、安全歡喜、簡樸節(jié)用。
理財?shù)娜龑殻捍_立預(yù)算、開源節(jié)流、勤儉正當(dāng)。
學(xué)問的三寶:活用、廣博、實在。
治學(xué)的三寶:勤讀、勤寫、勤思。
學(xué)習(xí)的三寶:傾聽、接受、思維。
交友的三寶:誠信、正直、貢獻。
人心的三寶:真實、善良、寬容面對失敗和挫折,一笑而過是一種樂觀自信,然后重振旗鼓,這是一種勇氣心。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