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本法師答:眾生(梵語bahu-jana)最珍重的無過于生命,生命是最可貴的,放生當下即與放生的眾生結善緣;放生可解除我們在六道中的恩怨,因果之結打開故;放生的眾生,皆有佛性(梵語buddha-dhatu),尊重故;放生當下可增長我們的慈悲心,畢竟,六道眾生都是同沉淪的同胞,我們應該發(fā)起六道眾生的同胞愛,不要互相殘殺,弱肉強食,所謂:人同此心,心同此理,正如此意。
放生,還動物生命與自由放”,即放下屠刀、貪婪和嗔恨,還動物生命與自由。放生時我們會念誦佛教的放生儀軌,這讓動物得到暫時的生命延續(xù)、獲得自由的同時,還能與佛法結緣并依此獲得解脫。所以放生可以使生命得到暫時和究竟的利益。
問:我們可以做的善事有很多,為什么要選擇放生?
答:這個問題我們從兩個方面回答這個問題……
(一)生命平等
人類和動物因為往昔業(yè)力的不同,導致了今世形態(tài)、智力、語言等方面的差異,但我們避苦求樂的愿望卻是相同的,對苦樂的感受是相同的。
雖然動物無法用人類語言表達自己,但知道有人救了它們,于是感激地哭了。它們也害怕死亡,如果它們不像我們一樣有苦樂的感受,怎么會有這種表現(xiàn)?我們怎能因為自己的口腹之欲而傷害它們?怎能認為它們比我們更低賤而不保護它們?眾生平等,當它們感受痛苦時,有能力的我們應該去幫助它們,還它們以自由,給予它們解脫的利益。
有人問:“為什么不捐衣送藥做慈善呢?這不是可以更直接地利益人類嗎?”我們要知道:眾生平等,幫助眾生不應局限于人類。
(二)幫助眾生的不同形式
幫助眾生的形式也有許多。寂天菩薩在《入行論》中說:“路人無怙依,愿為彼引導,并作渡者舟,船筏與橋梁。求島即成島,欲燈化為燈,覓床變作床,凡需仆從者,我愿成彼仆。”
就是說,若有人需要引導,我愿成為他的依怙與引導;若有人需要過河,我愿變作船筏與橋梁;若有人在航行中累了,我愿變成洲、島,讓他休息;若有人身處黑暗,需要光明,我愿變成燈;若有人需要休息,我愿變成床;若有人需要仆從,我愿成為他的仆從。他需藥,我們捐藥;要錢,我們給錢;缺乏教育,我們給予教育;需要被解救、被保護,我們就放生。
但我們?yōu)楹巫钐岢派?
因為放生是利益眾生生命最直接的方式——眾生將要感受被宰割的巨大痛苦,而這時我們只要出錢出力,就能將其從屠刀下解救出來,還它自由與安樂。當我們面臨被殺害的危險時,如果有人救了我們的性命,這一定是最讓我們感激不盡的,其他的幫助都比不上救命之恩。人類這樣,其他眾生也是這樣。
所以放生的功德是極大的。《大智度論》云:“諸余罪中,殺罪最重;諸功德中,不殺第一?!痹谒凶飿I(yè)中,殺生之罪最重;在諸多功德中,不殺生、護生、放生的功德最殊勝。
我們?nèi)粝胙幽暌鎵?、解除病苦,放生可謂是最好的選擇。孩子過生日時,我們希望他能健康長大,可以放生;為老人祝壽時,我們可以放生;家人病了,我們可以放生…當我們解救有情生命,歸還它們自由時,我們自然也會獲得同樣的果報。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