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興寺的主體建筑是大雄寶殿,屬元代建筑風(fēng)格,各個雕塑堪稱精品
今天小編要帶給大家的文章是有關(guān)于山西省絳縣的龍興寺。話不多說,快點和我一起看看今天的文章內(nèi)容吧!
走進龍興寺的山門,迎面是一條長長的石階,邊登邊數(shù),共是108級。佛門講究萬事皆空,了了則一切都了。這108級臺階,象征著人一生要經(jīng)歷的108個磨難,踏上一級,就踏破一個磨難,踏過108級,就一生平安,萬事無慮了。我知道這是一種自我超脫的解釋,不過,對于一些意念的東西,就需采取那種信則有不信則無的態(tài)度。
龍興寺的主體建筑是大雄寶殿,屬于元代建筑風(fēng)格,門額上的“您來我佛歡喜”一句,極富有禪義,給游覽者一種尊重而舒暢的心境。寺院的大雄寶殿里的供奉,一般多為“三佛同殿”常見的有“橫三世佛”和“豎三世佛”?!皺M三世佛”指的是釋迦牟尼佛、藥師佛和阿彌陀佛。“豎三世佛”指的是現(xiàn)在世的釋迦牟尼佛、過去世的燃燈佛和未來世的彌勒佛。而龍興寺大雄寶殿的供奉情形卻與上面兩種都不一樣,這里供奉的是“三身佛”即中間供奉的是毗廬遮那佛,是佛的“法身”,也就是體現(xiàn)了絕對真理佛法的佛本身;東邊為廬舍那佛,是佛的“報身”,指的是經(jīng)過修習(xí)而獲得的正果之身;西邊為釋迦牟尼佛,是佛的“應(yīng)身”,指的是佛為超度世間眾生需要而現(xiàn)之身,特指釋迦牟尼的生身。三身佛的說法,是漢化佛教的一個派別天臺宗提出來的。大殿上三位佛形象相同,區(qū)別在于“印相”,也就是三位佛的身體姿態(tài)和手的動作不同。三身佛面前分別侍立著觀音、地藏、文殊和普賢四大菩薩,個個面龐豐滿,衣紋流暢,堪稱雕塑中的精品。
龍興寺的出名,還因為有一座舉世聞名的碑,如果不是妄斷的話,在全國是獨一無二的,有專家說,在全世界也是絕無僅有的。這座碑,就叫做“碧落碑”。對于碑名的由來,有說是取于碑文中的“棲真碧落”一詞,有說是因為碑在碧落觀中。但是不論碧落碑名稱來由如何,只見其運筆神會意得,渾圓整齊,姿態(tài)嫵媚,頗有名碑之大氣。碑文沒有年號,也無撰文、書丹、篆刻家的姓名,字形奇古,人多不識。文為篆體,共21行,每行32字,除去空缺,實有630個字。碑文的用字和結(jié)體,雜取鐘鼎古籀,兼及小篆等,在前代諸家古體書法的基礎(chǔ)上,加以“省變通借”,融會貫通,從而創(chuàng)造出了各種姿態(tài)優(yōu)美、獨具風(fēng)格的新的古篆體,看上去規(guī)整而無匠氣,舒暢且又秀逸,是歷來金石家、書法家看重的珍品?!稄V川書跋》說:“(碧落碑)篆字奇古,引筆精絕,不類世篆學(xué)?!庇盅裕骸按吮鱿嗨?李斯)窠臼,筆法已自深穩(wěn),以致《金石錄》稱其為‘前人論書率嘆其妙絕’?!?/p>
如果沒有相當(dāng)?shù)墓盼暮蜁üΦ?,實在難以辨識和通讀全文。因此,在立碑整整二百年后,即唐咸通十一年(870),有個名叫鄭承規(guī)的人奉命用正書將碑文釋出,刻于另外一石,以便后世識讀和臨摹?!稘撗刑媒鹗陌稀分杏涊d了這件事,此碑“篆書奇古,小儒咋舌不能讀,賴有鄭承規(guī)釋文稍可句讀……要非精研六書,博涉古今者不能辨也。自宋以來,篆書家奉此為金科玉律,莫敢輕易一字”?!督{州府志》曾這樣評價它說:“碧落篆文乃古篆之集大成者?!睂Υ耍覀冸m然不敢輕易茍同,但至少可以說,它是研究我國篆字書法的一件珍品。
我不是書法愛好者,更不是書法家,對于書法的形體、功力,不敢冒昧品評,但我依然在碑前徘徊流連。我是為碑文的情深意篤而感動。這是一篇為母親薦福之文,立碑的算是幾位王孫公子。他們和平常百姓一樣,對母親充滿了深深的眷戀,深深的思念,深深的愛戴。他們把這一切感情注入到了碑文的字里行間,母親去世后,兒子們泣血號痛,悲傷欲絕。為了長遠的紀念,他們向玄宗祈福,刻立了天尊石像。通篇碑文字字誠懇,句句真切,讀來催人淚下,堪為祭母佳作??梢?,天下可憐的不僅僅是父母心,兒女們的心也同樣如此。思母之情,蒼天可鑒。
龍興寺內(nèi)有一座神奇的塔,以寺而名,叫做龍興塔。此塔原為八級,不知始建于哪個年代,因年久塌落,清乾隆四十年(1784)重包以外皮,并增高到現(xiàn)在的十三級。塔呈八角形,高約40余米,全部是用磨光的青磚砌制,塔身各檐下的椽、柱、斗拱,均為仿木結(jié)構(gòu),制做頗為精細??v觀該塔,結(jié)構(gòu)精巧,體態(tài)秀麗,姿容壯偉。若值和風(fēng)麗日,遠天碧凈,仰望寶塔,直指藍天,頗有“欲與天公試比高”之勢。若是清夜來臨,明月高照,銀輝涂塔,景影相輔,虛實相見,極富詩情畫意。當(dāng)然,如能登上寶塔,一覽古城新姿,山川風(fēng)貌,也是一種極好的享受和樂趣。
聽著別人介紹,想著心亦驛動。我們沿著塔內(nèi)樓梯拾級而上,鉆出弓形的塔洞,眼前豁然洞天。近處,街道整齊,民居古樸,州府大堂,古絳三樓,荷式教堂,隋代園池等文物古跡,像一顆顆晶瑩璀璨的明珠,鑲嵌在古絳美貌的畫圖中;遠處,層巒疊嶂,逶迤灑脫,梯田吐翠,田野生輝,汾河像一條金色的玉帶,蜿蜒曲折,迷離動人,纏繞在綠色原野的肌膚上。獨身置立于塔頂,遠離塵世,天地高深,寧靜而清爽,仿佛走進佛界,似乎世已無我。在燈紅酒綠的都市里,覓得一粒柳芽,一朵野花,一刻清凈,人會由衷地歡樂;在杳無人煙的荒野上,發(fā)現(xiàn)一星燈火,一縷炊煙,一點人跡,人也會由衷地歡樂。自然和文明,人皆需要,二者缺一不可。此時此地,我們就處于自然與文明之,心中充滿了歡樂。可以欣慰地說,我真正地屬于自己。
這座塔的神奇之處還在于有一種奇異現(xiàn)象,不知何年何月何時的不經(jīng)意間,塔頂會冒出一縷淡淡的青煙。冒煙最早的文字記載當(dāng)為1941年,《重修新絳龍興寺碑記》上載云:“光緒乙亥(1875),塔頂騰煙,僉為青云直上,為發(fā)達科名之征兆。
”真可謂“天下之事,無奇不有”。雖說現(xiàn)在謎底難破,但是,隨著科學(xué)技術(shù)的不斷發(fā)展,古塔奇觀之謎一定會被科學(xué)所解開。佛教是宗教,也是一種文化,有著自身的佛義。我們走進佛教寺院,并不僅僅是游覽名勝古跡,而是尋找著佛教文化的真諦,欣賞佛教的韻味?!督饎偘闳舨_密經(jīng)》這樣寫道:“若人言如來有所說法,即為謗佛,不能解我所說故。須菩提,說法者無法可說,是為說法。”佛學(xué)者把它破譯為:佛的任務(wù)就是要讓眾生覺悟,入佛知見,所以不得不依靠人間自己的語言來說法講道。而人間的語言和思想都無法表達宇宙自然的大道,叫做道不可說,張口必錯。語言文字只是一個載體而已,得到它們所承載的東西才是目的。我想,從佛寺出來,游覽者或可成為一個覺悟者。
今天的文章到這里就結(jié)束了,大家看完以后有什么感受呢?如果喜歡今天的文章的話可不要忘記給我們點贊收藏哦,如果有自己的一些想法或者給我們的建議也歡迎大家發(fā)表在評論區(qū),小編都會仔細看的。
漯河市民河邊撿到巴西龜專家:外來物種別盲目放生“我在河邊散步時撿到這只大烏龜,看起來十分兇狠,有人告訴我這種烏龜會破壞生態(tài)環(huán)境,我是該把它在家養(yǎng)著還是該放生了?”2月28日上午,漯河網(wǎng)友“開心”向記者求助,稱自己在河邊散步時撿到了一只體型碩大的烏龜,由于搞不清品種,希望能咨詢一下相關(guān)專家。
當(dāng)天上午,記者見到了網(wǎng)友“開心”從河里撈出老的大烏龜。記者看到,這只烏龜?shù)膫€頭很大,幾乎占滿了臉盆底部。在烏龜頭頂后部兩側(cè)還有2條紅色的粗條紋,腹甲有黃黑相間的花紋?!敖裉煸缟?點鐘左右,我和朋友在沙河邊散步時在離岸邊很近的淺水里發(fā)現(xiàn)了這只大烏龜?!本W(wǎng)友“開心”告訴記者,新奇之下她和朋友把烏龜打撈了上來,但附近圍觀的市民告訴她這種烏龜會破壞生態(tài)環(huán)境,不知該不該放生的她只好先把烏龜帶回了家。
當(dāng)天下午,記者聯(lián)系上漯河市野生動物救護中心的相關(guān)負責(zé)人。該負責(zé)人看過烏龜?shù)恼掌蟾嬖V記者,這種烏龜是巴西龜,又名紅耳龜,是一種外來物種,其生長速度和繁殖速度都很快,進入本地生態(tài)系統(tǒng)將會影響同類野生動物的生存。
“有些人會買來巴西龜當(dāng)寵物,也有人會買這種龜放生到河里,這都是不提倡的。”該負責(zé)人表示,希望市民們不要買來飼養(yǎng),更不要以善心的名義盲目放生。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