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我告訴大家回向就是拓開心量?;叵虻囊饬x就是拓開心量。就是我把我修行的功德愿意與一切眾生分享注意,很多人問我一個問題,我的功德給他分享,那我不就少了嗎?我的功德就那么一點點,跟法界一切眾生分享,所有人分的到的不就是無限分之一的一點點嗎。那他們還分的到嗎?有人有這個問題對不對。我告訴大家,其實你完全搞錯了。回向就像一根蠟燭,我就是一根蠟燭。我這跟蠟燭跟你們所有人分享,你們手上的蠟燭來引我的火,有沒有。請問你引我的火,引過去了,我的蠟燭的亮度有沒有減少二分之一?沒有。還是一樣亮,我的蠟燭亮度并沒有減少嗎。而你引過去之火,一燭光變成兩燭光。而一百人引這個蠟燭,這個蠟燭的光有沒有減少,沒有,變成一百燭光。所以我回向給法界一切眾生呢,就是一切眾生都來引這個蠟燭。我這個蠟燭不但沒有減少,反而這個亮度怎么樣,無量的擴大。這就是擴大心量,這就叫回向。所以你要知道啊,我這個說法,給它轉一個說法,你更清楚。我們人世間什么東西越分越少?欲望。欲望是越分越少。明白嗎?我的錢,我賺的那么辛苦,我怎么跟你共用。我分出去不就沒了。這叫越分越少。所以欲望的特質是越分越少。什么東西越分越多?愛。愛是越分越多的。慈悲是越分越多。所以利己自私,所有的東西都會越分越少。要是利他,所有東西越分越多。所以現(xiàn)在啊,我們現(xiàn)在有金融危機。有資源危機。有沒有,資源匱乏危機,資源匱乏了就貧窮嗎。會長特別叫我不要我講匱乏。就是貧窮的意思。資源很少了嗎,越來越少了嗎,為什么?因為人在截取這個資源是用什么心,自私的心。注意,所有一切欲望都是越分越少。只有愛,真愛才是越分越多。所以回向就是這個意思。這明白了吧。所以回向的含義是什么,拓開心量。怎樣回向才能得到法益?真正把心量拓開。你不是有口無心。真正把心量拓開才能得到法益。
10、我回家鄉(xiāng)接叔叔時,叔叔的一只眼睛壞了,我問他怎么回事?他說在磚窯廠干活時,自己不小心被磚夾子戳中眼睛,送到鄧州縣醫(yī)院,住了七天院,這只眼睛還是瞎了,啥也看不見,從此干活也很不方便。
二、南寧所有放生群
1、有很多朋友跟我說,能不能單獨回向啊,我要告訴大家,你要想單獨回向呢,你心里可以做一個回向,或者你的父母有重病,或者家里的運氣不順,你可以自己單獨回向,因為我們沒有辦法給人單獨回向,因為中途做過單獨回向,所有人都想單獨回向,我們要是這幾百人每個人做一遍,我們不用放生了,給誰不做誰都不高興,所以我們這個眾口難調,我們都是放生以共同回向為主,先有西方極樂世界再帶個人,因為我不知道大家去沒去過別的這個老師組織的放生,因為我們佛友居這個放生呢,我認為自己這個回向,已經很全面了,要是大家覺得還不夠全面,你心里可以起一個回向。
2、另外今天還有一個居士,我看到他把泥鰍倒在泥里,我這個人有時候著急,性格也不好,把人家訓斥了一頓,這里也向大家道歉,為什么呢?他認為他是農村來的,想到泥鰍倒在泥里是可以活的。我要告訴各位,現(xiàn)在的泥鰍是家養(yǎng)的不是野生的,家養(yǎng)的生命力不如野生的,所以我們盡量把它倒在水里,我們還是放心的,希望大家哪個菩薩慈悲呢,等會看看那個上面,要是還有泥鰍沒下去,想個辦法把他們救一救,因為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啊。當我們愛護動物的時候我們就要想,它是我們的兒子或是我們的父母,我們愿意這樣對它們,所以也希望大家,在這個放生過程中呢,我記得每一次放生都講過,咱們的義工老師都整理成視頻,網上的文字包括視頻都有,希望我們大家能在網上詳細地,看一看放生的一些開示,我回答的不完全對,只是站在第一放生要符合自然規(guī)律,第二呢也要符合動物的習性,第三呢也要符合我們作為一個佛教徒的慈悲心,也希望大家在這個上面能理解一下。
3、因為我們平常人確實來這么多,也不見得誰都能照顧到位,也希望大家在放生的過程中,可能參加一次少一次,為什么???人這一輩子活一百歲才三萬六千五百天,我們大家在參加的過程中,在讀放生儀規(guī)的時候,我也希望大家手拿著恭恭敬敬。因為印光大師講過,一分恭敬得一分利益,十分恭敬得十分利益,大家要是正兒八經想放生的時候喜歡抽煙,那你就把放生儀規(guī)交給你旁邊的居士,你抽完煙以后再來,希望大家放生就一心放生,不要又抽煙呀又說話呀,因為在放生的過程中也是體現(xiàn)了你的慈悲、自身修養(yǎng)和人格魅力,希望大家在這個放生的過程中,千萬不要把你的壞習慣,帶到這個自由組織的活動中來,因為什么呢?因為這個增福無量在于善念、善行、善言,得罪無量在于惡心、惡行、惡言。
4、希望我們,既然在這個修行的過程中,你不懂你來了你也要隨順大家,你既然懂了也不要高人一等,因為修行過程是低低矮矮最平安,因為水低成海、人低成王,修行的越高越是要彎下腰來幫助大眾,而不是高高在上。所以大家去過我的微信圈或者博客圈,大家就看到我自己常稱慚愧,我自己經常在講秦東魁何德何能,只是沒人組織啊,我自己這個時間又寬裕一些,經常給大家說廢話說一大堆,也是希望大家不要搞迷信、不要被騙,希望有一個正知正見的信仰,正知正見的思維,真正理解佛講什么呢?法說的是什么?我們作為一個人,作為一個佛教徒,如何規(guī)范我們的行為思想和觀念,因為這些東西講得非常多,今天還有居士這個愛心人士,他發(fā)心好像也刻錄了很多我講課的光盤,大家如果需要,走得時候可以拿一套,也可以給朋友贈送,希望我所講的東西真的能給大家?guī)硪嫣?,讓你明明白白做人,清清楚楚做事,幸幸福福生活?/p>
5、妹妹身體不好,總恐懼死亡怎么辦?為什么她放不下這個身體,執(zhí)著在病苦中,即使念佛也不能自拔,請開示。
6、首先對死亡的恐懼,一般人也都會有。但是你不要過于的離譜了,就是你不要總是恐懼死亡。要知道死亡遲早是會到的,死亡也是每時每刻都會出現(xiàn)在面前的,就是說我們要遭遇死亡。死亡是一個很正常的現(xiàn)象,就好像我們的念頭,這一念起來了,這一念又下去了,這個念頭的起滅實際上就是出生和死亡的過程。把念頭的生滅放大,也就是我們生命誕生和死亡的過程,每天都是這個樣子。所以人是遲早要死的,無常是如影隨形跟隨我們的。
7、現(xiàn)在我們要關心的問題是,我死了之后到哪兒去?十法界當中最好的地方是佛法界,就是極樂世界。那我怎么能拿到往生極樂世界的船票?你只要信解阿彌陀佛慈悲愿力救度是每時每刻垂著金色的手臂來救度我,只要我們接受這種救度,愿意往生,我們死亡的當下就是極樂世界蓮華誕生的開始。你對這點有一種認知、有一種信解,你就心生歡喜,就不會處在恐懼當中了。
8、這個身體你不要放不下,身體確實是一個假的東西,里面沒有一個主宰,也就是沒有一個“我”。地水火風是緣起的物質現(xiàn)象,一切緣起法緣起無自性,都是空的。我們的精神現(xiàn)象,心意識,就是八識,也是緣起無自性的。身心都沒有一處真實,我們的身心都是堅固妄想的產物。
9、所以,你照見五蘊皆空嘛,觀自在菩薩他能夠度一切苦厄,就是照見五蘊皆空。五蘊,就是我們的身心,了解它的空性,你不會執(zhí)著。對好的感覺不執(zhí)著,因為好的感覺、愉快的感覺、幸福的感覺也是虛幻的;對痛苦的感覺,身體的這種病苦,也是緣起無自性,是空泛的,你也不要去執(zhí)著。苦樂都不執(zhí)著,實際上心就安定在一種止觀的狀態(tài)當中,心就比較平和。雖然有時候會有病苦,但是并沒有難受到苦得、痛得過不去的情形。所以你把病苦、身體看淡,雖然可能當下看不空,但至少要看淡一點,那么我們念佛的功夫就能著力,得力一點。如果你對身體、對病苦的執(zhí)著很大,你完全被那種感覺控制住了,那你念佛就肯定很難念得下去,這是一個此長彼消的關系。所以當在病苦當中,你不理睬這種病苦,咬緊牙關來念這句佛號,不要被這個病苦所籠罩,這很重要。
10、但說起來容易,做起來是有一定困難。有一個故事:一個老比丘生病了,一生病就很痛苦啊,他就叫“哎呦,哎呦”,我們一般都“哎呦,哎呦”。那旁邊人就說:“你這時候要念佛啊”。他就說“哎呦,我念不起來”,就是一連串的“哎呦”,越“哎呦”越痛苦。旁邊人正好說“你就念:哎呦,阿彌陀佛”,他覺得有道理,于是痛得念“哎呦,阿彌陀佛…哎呦,阿彌陀佛”。誒!在“哎呦”的病苦當中,打進楔子了,阿彌陀佛進去了。最后念念念,念得阿彌陀佛的力量上來了,最后他說病好了,“哎呦”沒有了,阿彌陀佛留下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