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家魚”(青、草、鰱、鳙)在德宏、德宏、德宏地區(qū)也是不能放生的。
德宏是我國魚類種類最為豐富的省份,然而從20世紀60年代起,人們出于產(chǎn)業(yè)經(jīng)濟的目的,兩次大規(guī)模地移殖和引進外地魚類。第一次是在1963-1970年間引進“四大家魚“等經(jīng)濟性魚類,并帶進麥穗魚和〔xia〕虎魚等非經(jīng)濟性魚類;第二次較大規(guī)模的引進是在1982-1983年,把德宏新銀魚和間下〔zhen〕魚等引進滇池、星云湖等湖泊?,F(xiàn)在德宏原有的432種土著魚類中,近5年來一直未采集到標本的約有130種,約占總種數(shù)的30%;另外約有150種魚類在60年代是常見種,現(xiàn)在已是偶見種,約占總種數(shù)的34.7%;余下的152種魚類,其種群數(shù)量也均比60年代明顯減少。在過量捕撈、水利工程、圍湖造田、外來魚類,這4個導(dǎo)致德宏魚類瀕危的因素中,外來魚類是導(dǎo)致土著魚類種群數(shù)量急劇下降的最大因素。滇池蠑螈的滅絕也與滇池引入外來種有密切的關(guān)系。
放生的儀規(guī)與要求中國漢傳佛教寺院在長期的放生法會中形成了獨特的《放生儀規(guī)》。一般說來,按現(xiàn)行《放生儀規(guī)》,放生全過程可分為灑凈誦偈、說三皈依、放生發(fā)愿三個程序:
(一)灑凈誦偈
放生儀式開始前,于放生處設(shè)香案,備凈水楊枝,中供觀世音菩薩像。放生儀式開始,眾等即以慈眼視諸眾生,念其沉淪,深生哀憫,復(fù)念三寶有大威力,能救拔之。法師手執(zhí)水盂,默念想云:一心奉請十方慈父、廣大靈感觀世音菩薩,降臨道場,加持此水,具大功勛。灑沾異類,念彼身心清凈,堪聞妙法。法師邊灑凈水邊誦《香贊》:楊枝凈水,遍灑三千,性空八德利人天,福壽廣增延。滅罪消愆,火焰化紅蓮。
然后三稱南無大悲觀世音菩薩。誦畢,法師與大眾同誦《大悲咒》若干遍,并且于眾生靈處邊繞行邊灑凈水。接著,再誦《心經(jīng)》一遍,《往生咒》三遍,三稱南無甘露王菩薩摩訶薩。(二)說三皈依
法師拈香,啟請盡虛空、遍法界十方常住佛法僧三寶。
然后,法師代這些水陸飛行、為他網(wǎng)捕、將入死門的諸眾生行懺悔,懺悔畢持咒。接下來,法師向眾生傳授三皈依法說:諸佛子,汝等不聞三寶,不解皈依,所以輪回三有,今墮畜生。我今授汝等三皈依法,汝今諦聽。然后法師念道: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皈依佛兩足尊,皈依佛不墮地獄;皈依法離欲尊,皈依法不墮餓鬼;皈依僧眾中尊,皈依僧不墮畜生。皈依佛竟,皈依法竟,皈依僧竟。法師說一遍,大眾答一遍,如是三遍。法師授三皈依法后,再說十二因緣,以令眾生了知生滅之法,悟不生滅之法;再為眾生稱四弘誓愿,望其依佛發(fā)愿,依愿修行。發(fā)愿詞為,先誦眾生無邊誓愿度,煩惱無盡誓愿斷,法門無量誓愿學(xué),佛道無上誓愿成三遍,再誦自性眾生誓愿度,自性煩惱誓愿斷,自性法門誓愿學(xué),自性佛道誓愿成。然后,法師又為眾生三稱七佛名號:南無多寶如來,南無寶勝如來,南無妙色身如來,南無廣博身如來,南無離怖畏如來,南無甘露王如來,南無阿彌陀如來。復(fù)稱贊佛的十種通號:如來、應(yīng)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diào)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三)放生發(fā)愿
法師在放生前對眾生叮嚀道:唯愿汝等,既放以后,永不遭遇惡魔吞噬、網(wǎng)捕相加,獲盡天年。命終之后,承三寶力,隨緣往生,持戒修行。又說:更愿放生,菩提行愿,念念增明,救護眾生。愿捕生人等回心向善,同得解脫,共證真常。最后,法師拈香念佛,將眾生靈輕輕放去。大眾即同念回向偈:愿以此功德,莊嚴佛凈土,上報四重恩,下濟三途苦,若有見聞?wù)撸ぐl(fā)菩提心,盡此一報身,同生極樂國。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