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真堪布:瓜熟蒂落 第五篇 執(zhí)智慧之手與財富對話 法界銀行的支票
大家應(yīng)該多種善根,多積功德、福德,多培養(yǎng)好的習氣。和存在銀行里的錢財不一樣,這些都是可以帶走的,生生世世都不會遺失。
我們通過學佛修行,就是讓自己堅強起來,自信起來。真正的出離心是一種勇敢的心,敢面對、敢承擔,無所畏懼。人的力量,也可以說心的力量是非常強大的。我們在面對很多事情的時候,心里總有很多猶豫,沒有勇氣,沒有那種無所畏懼的氣魄??偸切判牟蛔?,做任何事情都不專心、不認真,所以力量發(fā)揮不出來。如果你真能堅強、勇敢地去面對、去承擔,有信心、有決心,沒有什么做不到的。
通過學佛修行,把宇宙人生的真相、真理都掌握了,證悟了,如《心經(jīng)》所云:“無掛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槃?!闭嬲骼砹?,是無所畏懼的,那時才能真正發(fā)揮自己的本具能量。之前,我們本具的光明還是沒有顯現(xiàn)出來。其實佛性沒那么復雜。無論是光還是蓮花,都是以一個有形狀的東西來比喻心的本具能量。
真正的成就者,該拿的時候拿得起,該放的時候放得下,心里不受絲毫染污。沒有被染污叫凈,不邪叫正,不散亂叫定。沒有妄念——凡心雜念,把注意力放在對自己、對社會、對眾生有益的事情上才叫真心,才有力量。這就是禪。禪定本身就是一種力量。
凡夫的本性就是喜怒無常,高興了會贊嘆你,而且非??鋸?;不高興了就會誹謗你,也非??鋸?。不要計較這些,這都很正常。我們還是應(yīng)該慈悲他們,善待他們,愿將來能救度他們,這樣他們才有機會得度。
學佛修行不管是出家還是在家都要隨緣。其實邊生活邊修行也可以。我們現(xiàn)在有大圓滿法了,就什么都有了。只有佛法才能改變我們,只有佛法才能糾正我們,只有佛法才能救度我們。我們以佛法去生活、去工作,只會越來越好。佛法是種活法,生活就是修行。這樣修進步會非常大——學一個得一個,修一分得一分。
能為佛法、為佛教做貢獻,這才是對眾生最有利的事情。好好發(fā)心,好好修行,改變自己的心態(tài),改變自己的人生,該得到的一定能得到。這些真的非常重要,這不是今生今世的事,是生生世世的事。世間事都是無常的,都是帶不走的。有多大福報就享受多大福報,不要太追求,知足才會常樂。你能吃多少,能穿多少?到時候還是別人的?,F(xiàn)在,你只是在某個地區(qū)、某個空間里擁有這些,這都不是全面的。很多人還是不明白這個道理。其實你付出的越多,得到的回報就越多。
任何一種業(yè),都有四種果報。今生得到這么多的受用,肯定是前世布施了。今生愿意付出,舍得布施,這是前世布施的同行等流果。有的人即使再追求、再付出也得不到;有的人不用付出太多就能得到,因為這是修來的。
無論何時何地,都要多發(fā)善心,多種善根,把所有的善根、福德資糧都存在阿賴耶識中,存在法界銀行里。
《蓮花》:一代人對于愛、信仰、生命的探尋拋卻都市的安逸生活,去墨脫,一個傳說之中蓮花盛開的地方。
年輕女子慶昭身患疾病,滯留高原,靜等死亡。中年男人善生剛剛結(jié)束追名逐利的暄騰往日,內(nèi)心長久壓抑的黑暗蘇醒,準備去與世隔絕的墨脫,尋訪舊友內(nèi)河。內(nèi)河是被世界遺忘的女子,命運多舛。一路上善生向慶昭講述自己和內(nèi)河的往昔,雅魯藏布江江河谷的奇崛險阻,恰似敘述中依次展開的一代人苦痛而流離的蛻變過程……
翻越大雪山,穿過充滿沼澤的螞蟥無人區(qū),歷經(jīng)生死考驗的泥石流、山體滑坡,行走在死亡邊緣的以此造成的懸崖峭壁。種種想象不到的艱險……“在旅店睡覺時,常常不知道,明天是否還會活著。”
也許就是這樣,像玄奘歷經(jīng)百般磨難,才求得了真經(jīng)。在抵達墨脫之后,他們尋索到了對生命的理解。人從哪里來,將往哪里去,人活著的意義是什么。就像在西藏寺院里的那幅佛畫,佛為了引領(lǐng)人們上路,在路途上設(shè)置了各種美好的幻象,而實際是一路艱險。生命就是如此。人的一生為了追求名利,經(jīng)受各種苦難,最后殊途同歸,走向虛無。
生命的輪回也許可以解脫。
這是安妮寶貝有重要標志的一本小說,后現(xiàn)代主義風格,神秘清冷的氣質(zhì),筆調(diào)優(yōu)美抒情,揉合寓意和哲理,厚重壯闊。勝過其以前任何作品的美感和力度。小說中三個人物,各有獨特的性格,隱藏創(chuàng)傷的陰影。既有細節(jié)敏感的文字描寫,又有對人性的深入反映和探索,表達了中國當前城市人群的情感和內(nèi)心,以及他們所困惑的對于愛,信仰和生命本質(zhì)的追尋和探詢。
生命的各種形式就像蓮花的不同綻放,有的完全盛放,有的羞澀含苞,有的隱藏在水下黑暗之中,有的已經(jīng)殘敗。
這本書,關(guān)于生命,關(guān)于存在。寓意深刻。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