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經(jīng)是怎么產(chǎn)生的
出家僧人每天的必須功課就是念誦佛經(jīng),一些在家居士為了修行佛法也會念誦些經(jīng)書,那這些經(jīng)書又是怎么產(chǎn)生的?究竟是誰寫的呢?
現(xiàn)存于世被稱為經(jīng)典的除了六祖惠能的《六祖壇經(jīng)》外,其余均為佛弟子們記錄佛陀在世時候的言行和修持法門,以及開示宇宙真理的文字。
在最早的佛陀入滅之后,佛弟子們在當(dāng)時的王舍城外靈鷲山的窟內(nèi)和窟外分別結(jié)集,進(jìn)行記錄。五百阿羅漢在窟內(nèi),上千比丘在窟外;故此成為后期的上座部和大眾部兩支。上座部即現(xiàn)在的泰國、斯里蘭卡、緬甸為代表;大眾部發(fā)展成大乘佛教,以中國為代表。
由于阿羅漢并非凡夫,具有神通,他們都能夠背誦佛陀當(dāng)時的說法,在窟內(nèi)主要是由阿那律尊者誦律藏,阿難尊者誦經(jīng)藏,由迦葉尊者等誦論藏。他們都是口口相傳,而且他們的記憶和背誦能力都相當(dāng)超群,可以背誦幾萬偈頌。但是,后來由于眾生業(yè)力和能力差異,背誦得有些差異了,所以就紀(jì)錄在菩提葉上,又叫貝頁經(jīng)。
他們完成了重述之后,阿羅漢們便開始檢查字義是否有誤,然后再一起重述并檢查每個字和每個段落。每一位羅漢都如此的念著和檢查著,并將每個字記入腦海中。只有當(dāng)一段話被所有的阿羅漢檢查和驗證后,才會被大會采納。這還包括了每段話佛是在哪里、什么時候、什么情況、和對誰說的等等。
有這樣一則傳說故事寫道:
公元前485年,釋迦牟尼在從摩揭陀國到?薩羅國去的途中,死于拘尸那迦。死時只有其堂弟阿難等少數(shù)弟子在身旁。據(jù)佛經(jīng)記載,正在其他地區(qū)活動的佛弟子們聽到釋迦牟尼逝世的消息,十分悲傷,紛紛趕來。據(jù)說當(dāng)時釋迦牟尼的大弟子迦葉率領(lǐng)一批佛弟子正在另一地區(qū)活動。聽到釋迦牟尼逝世的消息,不少弟子忍不住失聲痛哭。這時卻有一位比丘說:那有什么可悲傷的?釋迦牟尼在世的時候,規(guī)矩太多了,這也不許我們做,那也不許我們干?,F(xiàn)在他死了,我們可就自由了。迦葉聽了這話十分生氣,認(rèn)為釋迦牟尼雖然逝世,但他生前的教導(dǎo)不能拋棄,萌發(fā)了把釋迦牟尼的教導(dǎo)匯編起來的想法。
修《地藏經(jīng)》,如果與地藏菩薩的大道相應(yīng),就不僅求自己解脫,還希求眾生都能解脫。這就涉及到一個發(fā)心的問題,比如把誦《地藏經(jīng)》的功德回向給一切眾生,還比如說去放生,這都很好。
道場很主張大家做幾件事:第一件事多放生;第二件事多聞法,聞?wù)?,聞了正法你才有智慧,有智慧你才會超出生死輪回。通過多放生可以得到我們想求的財富自在、智慧、健康長壽。所以我們不妨多一點放生,這個是非常好的事。為什么呢?我們放生要拿錢出來買,這個是財布施。財布施是因,財富自在就是果。
放生一定要對著眾生念《放生儀軌》,這就種了一個解脫的種子在里面。眾生聞了法之后它第二世就有機會轉(zhuǎn)人身,得到解脫,很重要。這是法布施,法布施是因,智慧就是果。
你千萬不可以說:哪個法師說我身體不好,我要放三十萬條生命,趕快去菜市場買,倒下河就算了,這樣就搞錯了。一定要對著它念《放生儀軌》,而且要如法地念,不可以法師在大殿念《放生儀軌》,那些放生的東西擺在很遠(yuǎn)的地方,這個作用就差很遠(yuǎn)了。一定要給眾生聞到佛法,這樣才是。你不要以為畜生道它不懂,你給它八識田種下種子,它就有機會解脫。
有一位法師他出家之后,《妙法蓮華經(jīng)》前半部他看一遍就可以背得出來,后半部他讀了三年都背不到。他就問他的師父:怎么會這樣呢?
他師父入定觀察告訴他:你前世是一頭牛,住在這間寺院的山腳下。有一天,農(nóng)歷的六月六,法師就將藏經(jīng)閣的經(jīng)書全部拿出來曬太陽,怕給蟲蛀了。剛好那頭牛沖進(jìn)這間寺院,它看到好多經(jīng)書,就聞經(jīng)書,那頭牛剛好聞的是《妙法蓮華經(jīng)》。而且很巧剛好有一陣風(fēng)吹過來,書一頁頁地翻過去,剛剛翻了一半,它就聞到一半,主人來將那頭牛拉走了。
那頭牛以此福德因緣就死了,脫離了畜生道以后它就投胎為人,而且有這個機緣,今生他就出家。而且他前生用牛鼻聞了一下前半部分,今生他看一遍就可以背出來,后半部分他就讀來讀去都不記得。所以這個是很重要的,你種小小的因就有很大的果報。所以放生的時候幫它們種這個小小的因,一定要祈求:希望它們快速地脫離畜生道,可以快速地得人身,聞?wù)?,得解脫。這樣對著它們念就好了。這是法布施。
一定要買那些如果我們不買來放,別人就拿來殺的眾生,這樣放生是最有效果的。因為貪生畏死,一切眾生都是這樣的,如果它差不多要死,我們將它買來放了,這個是無畏布施。無畏布施是因,健康長壽就是果,所以要如法放生。但是一定要注意,如法放生很重要的。
道場不太主大家放鳥,為什么?現(xiàn)在的人為了賺錢,做生意不顧一切,那些鳥從哪里來的?有兩種來源:一種是人工養(yǎng)的,這些放出去就死了,你不是放生而是放死。一種是去到湖南、廣西那些地方,拿一個很大的網(wǎng),到晚上罩住整片樹林,然后拿著手電筒周圍照,那些鳥都很驚慌,飛飛飛,一網(wǎng)就打盡了。之后就運回廣州,廣州又送回東莞,在路途中間,為了你放一只它就死了三只,這樣就沒那么好了。因此不太主張別人放鳥,除非你見到別人剛好抓到一只鳥,馬上把它買來放掉,這樣就好,所以不要注重表面形式上的東西。
而且放生一定要放有活力的東西,那條魚快要死了你都買來放生,不用你放它都會死了,所以買一些有活力的放。而且最好沒有什么分別心,你去到市場,見到什么就買什么,這樣就比較如法。
另外一個方面,要放在一定是適合它生存的環(huán)境。如果將淡水魚倒進(jìn)海里它就會死;將山龜放進(jìn)水里它也會死;水龜放在山里它也會死。烏龜很怕蚊子咬,蚊子和龜是天敵,蚊子咬龜一口,這個龜馬上就會死;同樣龜死后磨成粉,你拿火柴點燃一點點,那些蚊子就全部跑光了。所以一定要放在適應(yīng)它生存的環(huán)境。
好像東莞的東江河,全都是用石頭砌起來,砌得很整齊,你買一點黃鱔魚去放,好不好呢?這個東江河的河底很深,邊邊全部都看不到底泥,它不可能鉆得很深,放下去它就會死了。這樣就不好了,一定要河兩邊有土,它可以有地方鉆,這樣就好,適應(yīng)它生存的環(huán)境。
說這些,就是提醒地藏道場的道友,地藏法門是心地法門,我們要改運,要成佛,都要靠地藏菩薩的加持力,也就是他力。而惡道眾生得解脫,也要靠他力,這個他力,不僅是諸佛菩薩的救度,還要靠佛弟子們布施的福德因緣。
南無本尊地藏王菩薩摩訶薩!
標(biāo)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