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生儀軌
洗于佛前置楊枝、水盂,捻香、燃燈,種種供養(yǎng)。然后以慈悲心,視所放眾生,念其沉淪,深生哀憫。復(fù)念三寶有大威力,能救拔之。作是觀已,默念想云:一心奉請大慈大悲觀世音菩薩,降臨道場,加持此水,其大功勛,沾灑所放眾生,令彼身心清凈,堪聞妙法。
◎一、香贊楊枝凈水、遍灑三千、性空八德利人天、福壽廣增延。滅罪除愆、火焰化紅蓮。(唱、念皆可)
南無清涼地菩薩摩訶薩三稱、三拜
◎二、持咒南無大悲觀世音菩薩三稱
大悲咒一...三遍心經(jīng)一遍自始至此、大眾同念。此下至念彌陀圣號之前、皆為主法一人白念。
千手千眼無礙大悲心陀羅尼
南無.喝啰怛那.哆啰夜耶.南無.阿唎耶.婆盧羯帝.爍缽啰耶.菩提薩埵婆耶.摩訶薩埵婆耶.摩訶迦盧尼迦耶.唵.薩皤啰罰曳.?dāng)?shù)怛那怛?qū)懀蠠o悉吉栗埵.伊蒙阿唎耶.婆盧吉帝.室佛啰愣馱婆.南無.那啰謹(jǐn)墀.醯利摩訶皤哆沙咩.薩婆阿他.豆輸朋.阿逝孕.薩婆薩哆.那摩婆薩哆.那摩婆伽.摩罰特豆.怛侄他.唵.阿婆盧醯.盧迦帝.迦羅帝.夷醯唎.摩訶菩提薩埵.薩婆薩婆.摩啰摩啰.摩醯摩醯.唎馱孕.俱盧俱盧.羯蒙.度盧度盧.罰阇耶帝.摩訶罰阇耶帝.陀啰陀啰.地唎尼.室佛啰耶.遮啰遮啰.摩么.罰摩啰.穆帝隸.伊醯伊醯.室那室那.阿啰參.佛啰舍利.罰沙罰參.佛啰舍耶.呼嚧呼嚧摩啰.呼嚧呼嚧醯利.娑啰娑啰.悉唎悉唎.蘇嚧蘇嚧.菩提夜.菩提夜.菩馱夜.菩馱夜.彌帝唎夜.那啰謹(jǐn)墀.地利瑟尼那.波夜摩那.娑婆訶.悉陀夜.娑婆訶.摩訶悉陀夜.娑婆訶.悉陀喻藝.室皤啰耶.娑婆訶.那啰謹(jǐn)墀.娑婆訶.摩啰那啰.娑婆訶.悉啰僧.阿穆佉耶.娑婆訶.娑婆摩訶.阿悉陀夜.娑婆訶.者吉啰.阿悉陀夜.娑婆訶.波陀摩.羯悉陀夜.娑婆訶.那啰謹(jǐn)墀.皤伽啰耶.娑婆訶.摩婆利.勝羯啰夜.娑婆訶.南無喝啰怛那.哆啰夜耶.南無阿唎耶.婆嚧吉帝.爍皤啰夜.娑婆訶.唵.悉殿都.漫多啰.跋陀耶.娑婆訶。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jīng)
唐三藏法師玄奘譯
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異空??詹划惿I词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復(fù)如是。舍利子。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凈。不增不滅。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無苦集滅道。無智亦無得。以無所得故。菩提薩埵。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心無掛礙。無掛礙故。無有恐怖。遠(yuǎn)離顛倒夢想。究竟涅槃。三世諸佛。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知般若波羅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無上咒。是無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實不虛。故說般若波羅蜜多咒。即說咒曰。
揭諦。揭諦。波羅揭諦。波羅僧揭諦。菩提薩婆訶。
三、啟請香花迎香花請(先捻香三炷、然后手持香花供碟迎請)
弟子○○、一心奉請、盡虛空遍法界、十方常住、佛法僧三寶。(三請、更執(zhí)手爐仰白。無手爐則合掌)
十方三寶、釋迦本師、彌陀慈父、寶勝如來、觀音菩薩、流水長者子、天臺、永明、蓮池諸大士等。惟愿慈悲證知護(hù)念、今有水中陸上空飛諸眾生等、為他網(wǎng)捕、將入死門、弟子○○等、發(fā)慈悲心、修菩薩行、贖其身命、行放生業(yè)、并為稱揚寶勝如來十種通號、解說十二因緣法相、懺悔宿業(yè)。
(僧用)授與三皈(俗用)代受三皈、發(fā)四弘誓愿、念彌陀圣號、仰乞三寶、威德冥加、哀憐攝受
四、稱名南無寶勝如來、應(yīng)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diào)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
說法諸佛子、我今為說十二因緣生相滅相、令汝了知生滅之法、悟不生滅、同于諸佛、證大涅槃。
甲、生相所謂無明緣行、行緣識、識緣名色、名色緣六入、六入緣觸、觸緣受、受緣愛、愛緣取、取緣有、有緣生、生緣老死憂悲苦惱。
乙、滅相所謂無明滅、則行滅、行滅則識滅、識滅則名色滅、名色滅則六入滅、六入滅則觸滅、觸滅則受滅、受滅則愛滅、愛滅則取滅、取滅則有滅、有滅則生滅、生滅則老死憂悲苦惱滅。
◎五、懺悔諸佛子、汝等多生障重、墮在畜生、今為汝等、對三寶前、發(fā)露罪愆、汝當(dāng)隨我、求哀懺悔。
往昔所造諸惡業(yè)皆由無始貪嗔癡
從身語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懺悔三遍
◎六、皈依諸佛子、汝等不聞三寶、不知皈依、所以輪回三有、墮畜生身、我今為汝、(僧用)授與三皈法(俗用)代受三皈法、汝今諦聽、諸佛子等。
皈依佛┌皈依佛兩足尊┌皈依佛不墮地獄
皈依法∣皈依法離欲尊∣皈依法不墮餓鬼
皈依僧┘皈依僧眾中尊┘皈依僧不墮畜生
皈依佛竟皈依法竟皈依僧竟三說
◎七、發(fā)愿諸佛子、再為汝等、稱四弘誓愿、令汝得聞、依法發(fā)愿、依愿修行、汝今諦聽。
眾生無邊誓愿度煩惱無盡誓愿斷
法門無量誓愿學(xué)佛道無上誓愿成三遍
◎(此時打大磐一下、長跪合掌、然后壓磐、接念)
◎八、求愿南無常住十方佛法僧(一遍)
弟子○○一心求哀仰愿
十方三寶、慈悲加持、憐憫護(hù)念。
甲、愿所放眾生、既放之后、永不遭遇網(wǎng)捕吞殺、獲盡天年、速生凈土。
乙、并愿捕生人等、回心向善、頓悟三世因果、及生佛心性平等無二之理、解冤解結(jié)、救世救生、發(fā)菩提心、行菩薩道。(菩提,覺也。覺悟因果,不昧生佛一如也。)
丙、更愿放生弟子○○等、三障蠲除、?;墼鲩L、三學(xué)增明、行愿宏固、自修定慧、為度眾生、救護(hù)眾生、常如己想、畢竟今生、得生安養(yǎng)、廣度眾生、共證真常(打大磐,拜下。起立后,壓磐。舉唱)
九、念佛南無西方極樂世界大慈大悲阿彌陀佛(擊楗槌,眾隨同念。)
◎十、灑水南無阿彌陀佛(主法者持水盂,以楊枝凈水,沾灑所放眾生身上。)
◎十一、放生阿彌陀佛(改念四字佛號,隨即開籠放鳥,或持器出外放生。)
◎十二、回向
愿以此功德莊嚴(yán)佛凈土
上報四重恩下濟(jì)三途苦
若有見聞?wù)呦ぐl(fā)菩提心
盡此一報身同生極樂國
十方三世一切佛
一切菩薩摩訶薩
摩訶般若波羅蜜
(全)
附錄
一、簡略行法可摘用儀規(guī)中一、二、五、六、七、八、十、十一、十二、(加◎號者)依法行之。
二、隨時放生已依儀規(guī)放生之后、有續(xù)至放生者、則依左例之法行之。
先持大悲咒一遍、次為受三皈、念彌陀圣號、灑水放之、不可延遲、以致?lián)p喪鳥魚生命、不可不慎。又若過早攜生物來者、亦當(dāng)依上法隨時放之、不必等齊。
三、儀規(guī)中諸大士放生因緣
甲、流水長者子金光明經(jīng)云、無量劫前、世尊行菩薩道時、為流水長者子。出見十千游魚、困涸水中、將欲危斃。乃用二十大象、負(fù)囊盛水、傾注得活。后為稱寶勝如來十號、說十二因緣法、魚尋命終、脫畜生身、生忉利天。
乙、天臺智者大師隋天臺山智顗大師、煬帝號為智者、師曾鑿池勸人放生。歷代大德、多有此事、今之西湖乃大師所創(chuàng)古放生池也。
丙、永明延壽禪師五代時、吳越王鎮(zhèn)杭、師為余杭縣庫吏、屢以庫錢買魚蝦等物放生。后坐監(jiān)守自盜罪、法當(dāng)棄市。及將臨刑、王頗知其放生、故諭刑官、觀其辭色以覆。師臨死地、面無戚容、人怪問之、答云、將生極樂世界、豈不喜乎、王聞而釋之。師乃出家為僧、克勤修持、得成道業(yè)。后有僧入冥、見閻羅王時時出座、禮一僧像、問之、則永明壽禪師也、謂已生西方、上品上生、王敬其德、乃時禮耳。
丁、蓮池大師明蓮池大師、立放生池于上方長壽二處、著戒殺放生文、流通天下、迄今三百余年、景仰高風(fēng)、慈濟(jì)物類之緇素、不可勝數(shù)。
放生的功德及簡單儀軌_放生的功德_放生簡單儀軌一位佛弟子的父親得了肝癌,且是晚期,醫(yī)生告訴說最多只有3個月壽命。這位師兄給他的上師、打電話,上師讓他買8000元的水族放生,并在寺院與大家一起為他父親念了三天經(jīng)。從唯物主義的角度看二者似乎毫無關(guān)聯(lián)的,但是,他父親病情日見好轉(zhuǎn),目前還活得好好的。類似的事情很多,每當(dāng)有人得了大病或有大難求救于法師,法師往往會讓他先放生(現(xiàn)在一些城市的領(lǐng)導(dǎo)也常常秘密組織大規(guī)模的放生),這是為什么呢?
放生的歷史由來以前,古印度有位信奉外道的國王,名叫“車金”,他喜歡食用新鮮溫?zé)岬难?,從而宰殺了?shù)以萬計的生命。后來,墮生在地獄,受到各種痛苦。長者阿難向佛陀稟告了這一情形。佛陀說那是喜食血肉而屠殺了許多生命的果報。之后,阿難專門為此放了許多生命,使此人從惡趣的苦難中解脫了。
放生的功德十善之首是放生,十惡之首為殺生,放生的功德最大,既直接又快速,改變命運的力量最為顯著。佛陀所說諸法中,菩提心為根本,而一切有漏善法中,無有能比放生之功德更大者。凡其它善業(yè),若自心不凈,就無有功德,但放生時,無論其心凈或不凈,其事皆是直接對眾生有利,因此有不可思議的善果,哪怕是放一條生命的功德也無法衡量。因為這些所放的眾生,暫時已經(jīng)解脫難忍遭殺的痛苦,再加上放生時念佛號、心咒來加持后,究竟彼等眾生也獲得不退果位。
憨山大師的‘放生功德偈’說:人既愛其壽,物亦愛其命。放生合天心,放生順佛令,放生免三災(zāi),放生離九橫,放生壽命長,放生官祿盛。放生子孫昌,放生家門慶,放生無憂惱,放生少疾病。放生解冤結(jié),放生罪垢凈,放生觀音慈,放生普賢行,放生與殺生,果報明如鏡。放生又念佛,萬修萬人成。(‘三災(zāi)’:一.刀兵災(zāi)。二.疾疫災(zāi)。三.饑饉災(zāi)?!艡M’:一得病無醫(yī)。二.王法誅戮。三.非人奪精氣。四.為火所焚。五.水中沉溺。六.為惡獸所啖。七.墮崖。八.中毒受咒。九.被饑渴困。)
印光大師總結(jié)了放生的十功德:無刀兵劫、集諸吉祥、長壽健康、多子宜男、諸佛歡喜、物類感恩、無諸災(zāi)難、得生天上、消滅惡業(yè)及四季安寧、生生不息善心相感。
弘一大師也曾經(jīng)“先問諸君,一、欲延壽否?二、欲愈病否?三、欲免難否?四、欲得子否?倘愿者,今有一最簡便易行之法奉告,即是放生也?!?/p>
我們在放生過程中,因為放生,花錢買物贖命,是財布施;因為放生,與物類眾生一起皈依,一起懺悔,一起念佛,一起回向,是法布施;因為放生,解除物命被擒被抓,死亡前掙扎怨恨的痛苦恐懼,是無畏布施;三種布施,放生一應(yīng)俱全,放生功德真的是不可思議!
若遭遇嚴(yán)重之疾病而接近死亡壽盡之時,只有放生,才能延壽無病。從前蘇州有一位王大林,他具有大慈大悲心,常常放生,每當(dāng)看見村中的小孩們捕捉玩弄魚鳥等動物時,他就致力勸止并給錢以放生,他平時勸人說:“少年時,必須培養(yǎng)愛惜仁慈物命的美德,不可令他養(yǎng)成殘忍好殺的壞習(xí)氣?!彼缡怯谝簧袆袢诵猩茢鄲?,后來得重病將死時,于自己覺知的境界中圣尊告訴曰:“你平生放生,有極大功德,將可增福延壽三十六年?!币蚨靡詮?fù)活,九十七歲時無病善逝。此類事不勝枚舉。
其實放生過程中,最重要的是為所有眾生行三皈依并為其念佛。我們救放眾生的性命,他們雖然滿心感謝歡喜,卻都還是畜生,尚在三涂中受苦,未能真正解脫。我們惟有以至誠心為其念三皈依,「皈依佛,不墮地獄。皈依法,不墮餓鬼。皈依僧,不墮畜生?!沽钏鼈兙茏呷敕痖T,成為佛弟子,使其于今生報盡速能脫離三惡道中。而后以一句至高無上,統(tǒng)攝一切的「南無阿彌陀佛」圣號盈盈滿滿地貫注其八識田中,既植道種,以后因緣成熟時必能值遇佛法,念佛修行,往生西方,永脫六道輪回的生死苦海。這才是放生中的大放生。
放生時應(yīng)注意之事項放生物不要事先預(yù)訂:在不預(yù)先告知的情況下突然去采買物類放生,以避免漁夫獵人商家藉此捕獵兜售。
放生地點不要固定:不固定時間地點采買,不固定時間地點放生,總之避免有心人士藉此伺機(jī)斂財捕抓而禍及放生物類。
放生多少不拘:隨個人發(fā)心,十元不嫌少,千萬不嫌多,物命一條不嫌少,物命萬千不嫌多,但求慈悲至上,心誠為要。
眾生應(yīng)細(xì)心周到:放生地點宜選擇人煙稀少,地廣水深,適合物類生存之地域為原則
最簡單有效的放生儀軌不論顯密,放生儀軌都比較復(fù)雜,要做完一般得半小時以上,有時往往因此而造成一些要放生的生命死亡,很多情況下需要我們采用最簡單而有效的儀軌。
下面這個是我們推薦的:1、念三遍“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2、念三皈依三遍(“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皈依佛兩足尊皈依法離欲尊皈依僧眾中尊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皈依佛不墮地獄皈依法不墮餓鬼皈依僧不墮傍生)(藏密弟子加念皈依上師)
3、念懺悔文,一遍。(我昔所造諸惡業(yè)皆由無始貪嗔癡從身語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懺悔)
4、念南無寶髻如來或南無阿彌陀佛七遍,要念大聲,讓動物聽清楚!切記要大聲!
然后放生,邊放生邊念(或唱)六字大明咒—嗡嘛呢唄美哞(此六字大明咒,在旁生耳邊念誦,功德亦極大。
5、回向:愿以此放生功德莊嚴(yán)佛凈土、上報四重恩、下濟(jì)三途苦、若有見聞?wù)?、悉發(fā)菩提心、盡此一報身、同生極樂國!
在什么都不具備或特別緊急的情況下,可大口出聲念“南無阿彌陀佛”或六字大明咒,讓所放眾生聽的清楚真切,在八識田中種下金剛種子,等到因緣具足,種子成熟,自有開花結(jié)果,修成佛道,徹底脫離苦海的時候。
附:花費少且救助物命無量(救護(hù)魚子法)
藏經(jīng)中說:母魚被宰殺后,其腹中取出魚子可活三年。故放生者遇市場上宰殺的魚腹中取出的魚卵,只要見到不論其在外面的時間長短,應(yīng)立即將魚卵送到附近的江河湖海中。常行此法,所在費錢不多,"且救生無量。(放生前須稱念“南無阿彌陀佛”至少三遍以上)
標(biāo)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