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金沙江里的魚類特別多,但是沒有人會去捕撈或傷害小生命。藏人不只是不吃魚,所有小的生命在藏區(qū)一般都是不吃的,覺得要吃小生物來維持生計會殺害太多生命;一頭牛,全家人可以吃很久,但就算有幾條小魚,一家人是連一餐都吃不飽的,而且藏人只要有殺生都會記下來,如果太多了,就會覺得承擔(dān)不起罪業(yè)果報,所以都會盡量約束自己不殺生。
4、更可悲的是,人類會因為貪婪而殺生。很多人為了貪圖口舌之欲,殺死很多野生動物,現(xiàn)在很多疾病、瘟疫,都是從人們食用的這些野生動物身上帶來的。但是,為了滿足自己舌頭的欲望,就連有毒的野生動物都不放過。
5、我們對某些動物,像蛇、蟑螂或蚊子,有與生俱來的恐懼或嗔恨心,不需要被教導(dǎo)就認(rèn)為它們是有害的,是應(yīng)該立即被殺的生物。
6、所謂的圣戰(zhàn),就是認(rèn)為宗教信仰和自己不同的人都是愚昧的,和自己相同的人才是高尚聰慧的,由此而發(fā)動的戰(zhàn)爭。
7、有時殺生則是因為傲慢心。在很多人眼里,動物沒有思想和感情,生下來就是為了當(dāng)人類的食物。
8、這個世界上沒有任何生命是生來就應(yīng)該給其他生命吃的。因為食物鏈,很多時候動物會為了生存而彼此傷害,可是人類卻是因為貪、嗔、癡、嫉妒、傲慢等煩惱去傷害別的生命,這是人類劣根的一面。
9、每個人的家里都有一個專門放大大小小、各種藥物的地方,似乎身邊有那些藥就能帶來安全感。老一輩人沒有的疾病我們現(xiàn)在全有了,這些疾病大多是從動物身上傳染的,而且目前還沒有藥物和醫(yī)療手段可以治療。
10、為了懺悔無始以來的罪業(yè),我們依自己能力所及去放生,佛法里叫做無畏布施,就是讓即將遭受死亡恐懼的生命,暫時得以解脫。
二、拉薩公園可以放生鱉嗎
1、比如醫(yī)院里的醫(yī)生,依自己所學(xué)和能力去搶救病人,但是病人痊愈出院以后,是不是還會因為其他什么原因再次遭遇生命的危險,都不是醫(yī)生可以預(yù)見或掌控的,這是同樣的道理。
2、誰都不能保證一個生命被放了之后不會死掉,但是我們可以保證的是,在放生過程中它暫時不會遭受恐懼煎熬,不會感受刀割和油煎的痛苦,到一個沒有恐懼威脅的環(huán)境繼續(xù)生存。
3、受業(yè)力的牽引,人生中有太多的不平順,如果平時不抓緊時間好好修行,直到感覺身體不行了才想到為來世種一點福報而修行,希望馬上改變即將成熟的果報,那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4、就像我們把努力賺到的錢存進銀行,最多也就是錢滾錢、利滾利,讓我們在短暫的生命里有點積蓄可用,心里暫時獲得一點點安全感。
5、有了這些福報資糧,才能真正讓你掙來的錢、你的健康,特別是心靈、精神層面的健康獲得永恒的存在,直到成佛為止,這些資糧才真正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
6、大家一起共修放生獲得的福報和功德是很大的。一個火苗的熱量和成千上萬的火苗集中在一起的熱量完全無法相比,而且絕對不只是火苗數(shù)量上的不同。
7、這樣的放生是大家力量的總和,發(fā)心的心量就會非常廣大了。但如果認(rèn)為今天自己只是拿了幾十塊、幾百塊或者上千塊來參加放生,發(fā)愿祈請也只想到自己,以這樣的思維和發(fā)心,所獲得的功德就很小。
8、《普賢行愿品》講到,觀想自己幻化成和大地等量灰塵的身體,一起為將被放生的生命念經(jīng),這種功德無量無邊。所以,大家一定要有這種心態(tài),要如此觀想,雖然我們每次放生的時間很短暫,但是這個功德即使以虛空作為容器,都無法容納。
9、總之,整個放生的過程都要以三種殊勝來攝持:放生前,發(fā)出菩提心;放生時,如夢如幻看待,不執(zhí)著;放生結(jié)束時,無私回向。這樣才是最圓滿的放生,一定可以凈化無始以來造作的殺生惡業(yè)。
10、
放生是佛教的一項重要法事,由于歷代高僧大德的提倡,它與素食一樣,早已成為中國漢地佛教徒的一種習(xí)俗。近年以來,隨著人們動物保護意識的增強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各地佛教徒的放生活動也日見增多。但為什么要放生,應(yīng)如何放生,不僅許多教外人士不理解,就是許多佛教徒也不清楚,以致盲目放生,造成一些事與愿違的情況,或遭到外界的利用、非議甚至阻撓。放生本來是一件善事,但善事要辦好,就離不開積極的宣傳與正確的引導(dǎo),在當(dāng)今多元開放的法制社會,正確認(rèn)識、合理規(guī)范放生活動尤其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