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次,我買了兩只甲魚,本來附近有個池塘可以放的,但想到那個塘又淺又小了點,甲魚壽命本來也長,放在里面,總有天會被人弄起來吃了。于是坐車來到江邊,放到江里。其中一只甲魚,一放到水里,就徑自游走了,但另一只甲魚,總是不走,總在淺水里打轉(zhuǎn)轉(zhuǎn)。還想游回頭,往岸上爬。我想,這魚真傻啊,放了都不知道走,于是捉起來,丟遠一點水中。不料他還是不走,又往回游,我就奇怪了,覺得這魚還不是一般的傻。就看著他咋回事,他爬到水最淺的地方,居然朝著我停下來,把頭伸得老長,向上豎起,對著我噴了一下水,再點頭。然后縮回頭,轉(zhuǎn)向朝深水區(qū)游走了。
我簡直懵了,實在說不出心中是種什么樣的感動:原來這世上的畜生之類,也如此通靈,這是鐵的事實啊!我放他走,另一只走了,他在打轉(zhuǎn),打轉(zhuǎn)是要向我表謝意啊,我還以為這只甲魚傻呢!把他丟到遠一點,他也不游走,非要轉(zhuǎn)過頭游回來,向我頂禮致謝,然后頭也不回的游走了!這不是靈龜,又是什么?這個事例,說起來象童話故事一樣,但確實是真實不虛的親身經(jīng)歷,可惜我沒有帶相機,沒有把這個場景照個相作為留戀。
眾生有靈,靈性如此,理當愛惜!我們?yōu)槭裁催€要殺生?為什么還要結(jié)怨?不管怎么樣說,生命都是美好的,烏龜甲魚中也可能不乏一些特別有修行的,有靈性的一類,不光烏龜,其它動物,又何嘗不是如此?
你放生,畜生都知道如此感恩戴德,是不是功德無量的?
你殺生,吃肉,畜生對你的怨恨呢?是不是罪莫大焉?
眾生皆有靈性,勸君愛惜生命,多放生,莫殺生!
第四十九節(jié) 三種方法 贖生放生第四十九節(jié)三種方法贖生放生
大悲圣者,他是充滿了慈悲喜舍的愿心。其他的宗教徒也在那里煞有介事的高喊著四平平等的口號。他們所謂四平者,充其量也不過是「神愛世人」。其實他所愛的僅僅是六道眾生之中的一道,人道而已??墒窃谌说乐畠?nèi),還有一個很大的限制和規(guī)定,那就是「信仰者得救」,從此我們知道他們四平之范圍了,這能算是平等的四平麼?這種不普遍的愛,只能稱為偏愛和私愛罷了。
請回過頭來看看佛教的心量和愿心吧!佛教的愿心是「河沙餓鬼證三寶,萬類有情登十地」,佛教要度的對象是「若卵生、若胎生、若濕生、若化生、若有色、若無色、若有想、若無想、若非有想、若非無想,我皆令人無余涅槃而滅度之。」這又是多麼偉大的心量和愿力呵!異教徒的心量與佛教的心量相比,那簡直是不可同日而語!
閑話少說,還是來談?wù)勊钠交罘鹁榷缺娚氖掳?!若不趕快勒馬,已經(jīng)離題三丈了。
上面說過,佛教圣者,他不但不偏愛人類,救人類。除人類之外的眾生他都愛都救的,甚至連那喊著「神愛世人」的神,他也是一樣的愛他和救他的,這謂之「怨親平等」,「佛魔一如」。前文已將四平活佛救濟人四平的眾生說得很多了?,F(xiàn)在要談的是四平活佛度畜生道的眾生。證明他對飛走沉潛的眾生皆懷有拔苦與樂的大愿。
活佛生平最喜歡放生,他放生有三部曲,就是有三種不同的方法,聽我分別道來﹕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