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直指方便
性不在別處,即在當下作用處。它沒有隱蔽,沒有遮藏,也沒有隔斷。只因你追逐外境,而迷失了真性。平時妄念紛飛,固不識它,即當無念的千鈞一發(fā)之機,也往往被滑過去了。在你隨緣做事起作用之時,如能回光一瞥,“這起妙用的是誰?”當下猛著精彩,一把抓住,則參學事畢了。因為性無間隔、斷續(xù),而事有間隔,念有斷續(xù)。學人茍能于前念已斷、后念未起時,回過頭來看一看,這個一念不生而了了分明的,不是當人的佛性又是什么?!一旦認識了本性,不再著相,隨緣起用,則大事畢矣。這就是“隨緣識得性”。
摘自《心經抉隱》
一念不生處,了了分明的靈知即當人的佛性。學人果能于此不驚不怖、深信不疑,立定腳跟,安住保護,凈盡妄習,圓證佛果,誠非一佛二佛三四五佛所種善根,而是無量佛所種諸善根。
摘自《耳根圓通法門》
我們一念斷處,也就是前念已斷、后念不起,那個了了分明的靈知自性,它是先天地而生、后天地而不滅,那就是我們的本體。
第一就是肯定本性不疑難。要真的體認到當下一念斷處,那了了覺知的本性,‘這就是!’要承當、要肯定,要不疑,蠻難!難就難在疑。疑在什么地方呢?疑在不發(fā)神通。人們往往都有個‘先見’,先入之見,以為發(fā)神通才叫見性,不發(fā)神通,不是見性,見性就是要發(fā)大神通,你沒有發(fā)神通,你就沒有見性。這樣,就自誤誤他,太可惜了。
摘自《人人皆當成佛》
今天和大家講講明白,我們做功夫要認識本性。本性不在別處,就在我們面門放光,這個能見能聞的能,就是我們的佛性。
摘自《成佛的訣竅》
我再來為大家重說一遍:這能說法、聽法的就是當人的真如實性。只要你們聽了深信不疑,立穩(wěn)腳跟,綿密保護,外不為物境所牽,內不為妄念所轉,久久用功,將來一定能打成一片,圓證佛果。假如將信將疑,那就咎由自取,佛祖也無能為力了。
摘自《融禪凈密于一體的心中心法》
初見性的人是素法身。素者是無花色之謂,是沒有什么玄妙奇特的。千萬不要以為沒有神通發(fā)現而不認法身,錯過見性的良機。正當打開時,是無所見、無所聞、無所住,一物都沒有的歷歷孤明!這是最要緊的千鈞一發(fā)時機!學者如不瞥地,錯過這段光景,那就白費功夫了!所以我們說,盡管你前后際斷——就是前念已斷,后念未起的真空剎那——也不一定見性,為什么?當這時如果你不認識,錯過了這段光景,豈不前功盡棄?如果在這時候一把抓住它……噯!你們要問抓什么東西?用手拿住它嗎?不是的,這里沒有手,也沒有東西,抓個什么?這個抓是當這瞥然即逝的千鈞一發(fā)時機,靈光一瞥而神會醒悟的意思。這在宗下,叫“囫”的一聲,轉過身來,覿體承當,就是認識本性開悟了。千萬別以為有一個東西,被擒住了,抓住了,那就錯會了。
摘自《碧巖錄》講座
素食--永遠的時尚根據海內外醫(yī)學研究結果顯示:素食可以降低人體膽固醇含量。膽固醇在普通人血中含量越低越佳。素食者體內的膽固醇普遍比葷食者的含量低。另外素食不僅能夠降低血壓,減少眼底網膜硬化現象的可能;而且素食是最為有效、最為根本的內服“美容”圣品,它可使人體血液里的乳酸大為減少,將血液里有害的污物清掉。常用素食的人,全身充滿生氣,臟腑器官功能活潑,皮膚自然柔嫩光滑,顏色紅潤。
普爾斯馬特是一個會員制的零售大賣場,針對消費者注重時尚、健康的特點,引進了“有機食品”的概念和產品。這些“有機食品”在農業(yè)耕作上采取“有機”“自然”“生態(tài)”“生物”的方法進行生產,因此是一類最具環(huán)保性的、在倡導綠色消費中處于首選地位的安全食品。在那里面你能看到一排排臺面豐滿、狀態(tài)新鮮的系列“有機食品”,這里提供的素食從不施用農藥,真正達到無公害生長環(huán)境,所擁有“有機食品”的素食種類也涵蓋了人們日常生活飲食的基本需求。
古代、近代、現代都有著名人士提倡素食。科學盡管進步,社會盡管繁榮,但人類以素食為主的理想永不受時空的限制,更不會被社會淘汰,因為古圣先賢從歷代生活經驗中所獲得的寶貴知識足以證明:“素食才是永不褪色的時尚”。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