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一個人如果真的想要求得福壽,一定要把善事做的既深又廣。然而若想把善事做的既深又廣,所有的善事中沒有比放生更徹底更完美的。這是因為一個人嘴巴吃的,肚子裝的十分有限,所以一個人如果戒殺吃素,少殺掉的生命,免造的殺業(yè),仍然有限,即使我們努力相互告訴,輾轉勸說周遭親友,然而一部分的人相信,一部分的人不相信,真正能夠聽從我們的勸告從而感化他們不殺生吃素的人也只是寥寥可數(shù)。
唯有放生,功德最為無量無邊。我們一輩子行善的愿望,可以在一天短短的時間內滿足實現(xiàn),千千萬萬人累積善事的功德,我們自己一個人便可單獨成就。只要有信心努力去做,災禍危難可以馬上消除,福報感應可以馬上到來,古今中外,從來沒有一個人會有例外。
而且一般的善事,雖然也可以匡正天意,改變命運,但必須等待機緣,必須遇上機會才能有所可為。遼寧說修塔鋪路,建寺塑佛,找回別人失散的骨肉,歸還別人遺失的錢財,拯救別人垂危的生命等等,功德也都是很大,但這些都不是常常可以有的事情,未必我們能遇得上,就算遇上了也只是偶然而已,絕對不可能有常??梢猿掷m(xù)去做的機會。
唯有放生,最為殊勝。無論什么地方,無論什么時候都可以進行。錢多的時候,我們便買多一點,多放一些物命,錢少的時候,我們便買少一點,少放一些物命。自己可以衡量自己的能力,量力而為,沒有什么金錢上多少的限制,并且人多人少都可以進行。
所有當一個人身患重病,遭遇急難的時候,自己立下誓愿,愿意廣行善事,彌補罪業(yè),藉以遼寧自己的壽命。當時的發(fā)心并非不懇切,但卻苦於沒有機會碰上適當因緣,而只是苦苦等待,蹉跎時光,徒有善愿卻無法著手進行實現(xiàn),如此怎么能夠求得除病消災遼寧免難的種種感應呢?
不如我們自己趕快去放生,短短的時間內即可滿足我們的愿望,而且短短的時間內馬上會得到成效。放生這件事件,看起來非常簡單,做起來也非常容易,感應效果快速并且所得功德廣大。一個人放生,可以免除一個人身家的疾病災難,眾多人放生,可以改變更多人的命運。
如此看來,想要自己所行的善事既深又廣,真的非放生莫屬。所以說,放生功德最為第一。
強大的愿力,是快速改變命運過程中不可缺少的要素當我們諸事不順時,想改變命運時,我們有幸遇到佛法了,知道我們生活中所有的不幸,都是過去造的惡業(yè)而感召過來的。同時未來的命運也是受業(yè)力的影響,那么如何才能扭轉自己的命運呢?很多人說是靠誦經(jīng)持咒念佛,而真正意義上靠的是愿力,愿力能轉變業(yè)力。那么什么是愿力呢?簡單來說就是服務眾生,為利益眾生而做事。
看過了凡四訓的人都知道,了凡為求子,發(fā)愿做三千件善事。有了這個愿,就會在生活中,力行善事,而且也是不斷積累自己的福報。有了足夠的福報才能感召到自己所求的東西。為什么說改命不可缺少愿力呢?因為有了愿力就會心存善念,有行善的遼寧,假如我們沒有行善的遼寧,那么我們就會被我們的自私自利的欲望所轉,欲望只會讓我們不斷造惡,而愿力能開發(fā)我們善的能量,在我們不斷行善的過程中,也是在不斷增強我們的慈悲心,隨著我們的慈悲心不斷擴大,我們的福報就會不斷增長。
人的命運離不開“因果”兩字,也就是改變命運的公式離不開:因加緣等于果。當我們種下蘋果的種子(因),給它土壤、陽光、水(緣),就會長出蘋果樹(果)。這種現(xiàn)象,大家都沒有質疑的,但是回到我們的命運上,我們往往沒有認識到,深信因果定律對我們一生的正面幫助。當我們得不到好的結果時,為了改變這個結果,我們往往會在緣上和果上做功夫,因為缺乏正確的因果觀,或者是信佛了但是對因果定律還是半信半疑。如:一個人生大病,他能夠深信佛法,發(fā)愿誦《地藏經(jīng)》,吃素放生,布施醫(yī)藥,那么他的病就會慢慢好轉,如果他不做這些,那么他就花一筆錢到醫(yī)院做手術開刀,吃藥來解決。又如:有人經(jīng)營生意出了問題,說明了他的福報不夠,假如他能發(fā)愿布施幫助貧窮困難人士,發(fā)心出錢出力護持三寶,那么他的生意慢慢會轉虧為盈,假如他不做這些事情,為了改變生意狀況,就會花精力時間專研各種經(jīng)營方法,尋找各種賺錢的途徑,甚至走邪門歪道,而做這些事情只是停留在術方面,而且未必能讓他生意好轉,就算好轉也是短暫的。我們發(fā)愿行善,不斷擴大自己的善心,就是在因上下手,這個因改變了,果才能按照自然規(guī)律改變。
當我們生活中出現(xiàn)種種不順的事時,那是福報不足的呈現(xiàn),如果一味怨天尤人是解決不了問題的,而能發(fā)愿斷惡修善,是一個改變自己人生的開始。有人學佛好幾年,但是命運沒得到多大改變,那是因為福報增長不多。那為什么福報沒增長多少呢?一個原因是布施不夠,二是持戒不足。一邊行善一邊造惡,修來的福都被造惡折掉了。雖然學習佛法了,但是還是被業(yè)力轉,因為缺乏愿力,在我們缺乏強大的愿力時,我們修行一旦遇到惡緣就很容易退縮,一旦退縮了,我們又回到原來的惡性循環(huán)中。
改變命運是一個艱苦的過程,為什么這么說呢?因為人要改命,一要斷惡,二要修善,特別是改命前期,想行善,但是由于業(yè)力甚大,感召很多逆緣,做點善事不容易。再加上惡習未斷除,就會有一股邪惡力量推動人造惡。要讓我們的命運快速得到改變,我們需要有強大的善愿,人有善愿,天必佑之,人有了善的愿,就會放下自己的私心欲望,把心放在服務他人,服務大眾上。心放在利益他人上,我們的心量就會變大,我們的身口意就會符合正道,做符合道的事情,人的福報和智慧就會增長。就如我們以前的周恩來總理,被很多中外人士評為非常有智慧的國家領導人,在他年輕的時候,他就有一個愿:為中華崛起而讀書。他一心為了國家利益而讀書,擁有了這顆心讓他成為了一名出色的國家領導人。
有人明白布施的益處,但是覺得布施不以金錢數(shù)量來衡量功德,于是布施幾百元就覺得足夠,而自己買一件衣服就花上千元,對的,布施不在于金錢數(shù)量,在于發(fā)心,而且布施是要去除我們的慳貪、偷盜之心,同時布施也是要擴大我們的慈悲心。有些貧窮人士一個月才賺幾十元,但他省吃儉用,用幾十元供養(yǎng)三寶,這個布施之心,就很大。所以發(fā)愿要有強大的能量,才能轉變自己的命運。何為強大的能量呢?如:有些人一月布施一千元,但是他每個月吃喝玩樂就花上幾千元;而有些人辛辛苦苦工作,一個月才賺幾百元,但他愿意將這幾百元布施出去,這就是一種勇氣、一種舍得的胸懷,一種奉獻的精神。更有些人不僅愿意為護持三寶付出大量金錢,而且身體力行做義工,做宣揚正法的事情,因為有強大的愿力支撐他去廣行善事,同時有了強大的愿力,我們誦經(jīng)念佛也會變得精進,不容易退縮,而且是為了利益眾生而誦經(jīng)念佛,將誦經(jīng)念佛的功德回向給天下的眾生。當然我們發(fā)愿行善最重要的是一定要符合自己實際情況,能夠做到的,不然只是妄想。
愿天下的人都能斷惡修善,愿天下的人都能破迷開悟,愿天下的人都能離苦得樂,南無阿彌陀佛!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