枕著文字的墨香入夢
當夏日的簾櫳輕叩一場微雨,平靜的水面蕩漾起清麗的漣漪,你手擎一杯彌散著淡淡清香的茉莉花茶,靜默窗前,看窗外,細雨紛飛,淅淅瀝瀝。低眉間,夏的清涼淋濕思念溫潤記憶,心深處,微漾一箋如水思緒……
瀟瀟細雨,萍水相逢。不同的城池,相同的志趣,我們不期而遇在文字,邂逅在那個雨季,邂逅在讀你,聽你的文字墨香里。
讀你,知悉你喜歡茉莉花茶,喜歡在有雨的日子看瀟瀟細雨,喜歡獨處一隅,咀嚼著唇齒間的淡淡茗香,任一曲清雅的樂聲飄起,燃起一屋的芬芳,輕喚你沉靜的心扉。你癡癡的把心融入跳動的旋律中,執(zhí)筆凝目,明凈寂寞的文字便輕輕柔柔的散落在你的筆端......
夏天,你著一襲白紗,冬天,你披一件薄棉,靜靜佇立窗前,有雨聽雨,無雨聽心,依著窗欞,你的眼底會有如雨的思緒溢出,心里會兀自暈開一朵野璇花,那一刻于你,周遭的一切是靜止的,你便在那一圈一圈的光影里,開始泛濫思緒,開始繁衍文字。
靜謐的夜,天空一片湛藍,流星劃過,月華如水,沒有了鼎沸的人聲,遠離了喧囂的車水,你與明月下的影子溫柔相依,沉醉于墨香的天涯地角。細品歲月,指尖游走,一路上的紅塵往事似柳梢蕩漾般輕拂心湖,細碎一簾幽夢。
一直以來,我們都癡戀于山歡水暖的川南,總想著某天邀上三兩知己攜手出游,背起簡單的行囊,拋開俗世的糾紛,擇一處綠野幽居幾日。閑時,坐看云起,焚詩煮詞。倦時,讀瀟瀟細雨,品茗賞花。不去問簾外風雨為誰守候,不去管傾城之人為誰紅袖添香。只想閉上雙眼,將自己擱置在紅塵之外,靜守這份獨有的清寧。
聽清風細雨低吟淺唱,聽簌簌的花開與葉落。那些如詩的旋律,那些如夢的幻影,總會不經(jīng)意間打開你文字的缺口,落在水墨的背后,和煙渺的唇上。你的文字,似飛鳥銜來的雨絲,將窗外的景致,幻化為你心底的水鄉(xiāng)。每一圈漣漪,都恰似是天際墜落的語言;每一束雨絲,都仿佛在彈奏你回憶的琴弦。
生長在嘉陵江畔的你,卻是一個有著川南韻致的女子。讀你的文,讀你穿行于水墨間的思緒,你繾綣如詩的文字,令人迷醉。你有著白色的純潔和藍色的憂郁,有著粉色的溫馨和紫色的浪漫。你就似一本優(yōu)美的散文詩集,水墨如蘭、清新淡雅、柔情似水。
你說,七仙女喜歡川南景色,她煩膩了天上的縹緲流年,她讀膩了三生石,她煩透了孟姜婆,她只愿做川南妹子,做川南漢子的妻子。
你說,老是陷在文字的城堡里,欲罷不能,只想痛痛快快,抽刀亮劍,風風火火,可是,最后你離不了愛有病無病就呻吟的引力。
你說,你寂寞,誰懂?我懂,可我有些緊張,生怕褻瀆了花瓣的純情,更怕碎了白蓮的心事!
我一直讀著你的文字入眠,絕不打擾你花兒搖曳的任性,我愿一直孤獨的在川南讀你,聽你,你在上海婉約成白衣天使!
時光匆匆,前行的路上,會遇到不同的人,亦會看到不同的風景。雨落荷塘,萍水相逢,我們的遇見,如夏天的雨荷,悄然綻放在荷塘一隅。就讓我們做一對塵世里的兄妹花,從此十指相扣,一起讀瀟瀟細雨,一起聽心,攜手走過寂寞的歲月,走過滄桑的流年。
讀你,聽你,你若愿,我愿醉在你的墨香里!
索達吉堪布:若想長壽,則應放生_1若想長壽,則應放生,《放生贊》云:“汝欲延生聽我語,凡事惺惺須求己,汝欲延生須放生,此是循環(huán)真道理,他若死時你救他,你若死時天救你,延生生子無別方,戒殺放生而已矣?!庇謴浝掌兴_偈云:“勸君勤放生,終久得長壽,若發(fā)菩提心,大難天須救?!?/p>
有些病人,以前世或今生殺業(yè)報應,醫(yī)生也無法治療,若立即放生,便有痊愈者,杭州有一個打鳥為業(yè)的人,背上突然長瘡,大夫無能為力,此時自己知道是今生殺生果報,于是發(fā)誓不再殺生,并作放生,此后診治便有了效力而逐漸痊愈了。在藏地也有很多被醫(yī)生診斷為必定死亡的病人,若家人去放生、念經(jīng)、就有逐漸恢復生命的希望。尤其是醫(yī)生不能診斷的怪病,均是自己前世或今世殺害眾生的業(yè)感現(xiàn)前,此時,惟有放生為好。佛經(jīng)中也說,放生能延壽。
在清朝道光年間有一位太守,身患重病
,正在生命垂危之際,他發(fā)誓愿:從今之后,饒益一切有情,懺悔自己的業(yè)障,舍棄一切世間俗事。當夜,觀世音在夢中示現(xiàn)對他說:“你昔日殺業(yè)重,今得短命報,幸好此時,能發(fā)堅固誓愿,惟有放生可以延壽,且可增福祿?!彼押蟠笥懈形?,于是全家戒殺,常常放生,其病體終于痊愈了。確實,放生者現(xiàn)見其延壽,最近藏地爐霍縣有一位牧民,多年患疾,十分痛苦,去過很多醫(yī)院,皆無效益,后來有一位僧人打卦說她前世殺生極多,若不放生,則短命多病。此后她發(fā)心放生,便成無病無苦,如今她特別相信因果,每年皆捐款放生。同樣近有一位叫果才的藏族人,由很多空行母等具神通者說,他只能活三十一歲,若能放生誦咒,尚可延壽,他立即放生甚多,每年放生護生,今已五十歲。還有相同的實事,從前有一位屈師,到市鎮(zhèn)去買一條赤色鯉魚放生,后來屈師生病時夢見龍王,邀請他到龍宮,并對他說:“先生本來壽命已盡,因救龍子一命,增延福壽十二年?!彼弱庺~時四十八歲,后來活到六十歲。所以,在人間壽命不長的人,應當發(fā)心放生,才能增福長壽。
相反,殺生則是短命多病的唯一直接之因,本來能活久時的人,若喜歡殺生,則成短命,藏地阿阇梨阿旺扎巴云:“若行救命放生者,短命亦成延壽命,若殺魚蛇等含生,長壽者亦成短命。”自古以來,放生轉(zhuǎn)短命為長壽者,不勝枚舉。
我們?nèi)裟軙r時以慈心推及物類,自己做到戒殺放生,又廣勸他人戒殺放生,則一切事必能吉祥如意,正如《太上感應篇》所說的“吉神佑之,福祿隨之。
”全知華智仁波切亦云:“恒時行善放生者,護法地神常佑彼。”《護生的故事》云:“如影隨形,古今善惡報應,昭昭分明,感應事跡,歷歷在目,尚有何疑?”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