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老頭
建安年間,在東郡地界,有人家里發(fā)生了一件怪事。就是家中的鍋碗瓢盆無緣無故地就會叮當(dāng)作響,好象有人在那里作弄似的。杯盤里的食物明明剛才還在那兒,突然會消失得無影無蹤。
「每天這樣下去也不是辦法?」
「是??!雞剛下的蛋也會不知去向?!惯@家人正在為家中這樁怪事大傷腦筋。
「不行!我們得想個辦法弄清真相?!?br>
于是,一天晚上大家便做了許多美味食物,放在一間房間里,然后假裝各自去忙碌。
一會兒,房里果然又出現(xiàn)叮叮咚咚的杯盤聲,躲起來的家人便迅雷不及掩耳的把房門關(guān)起來!
「我倒要看看是誰在作怪!」家人紛紛在房內(nèi)尋找這個「入侵物」。
黑暗中,家人拿著竹棍在地上四處敲打,好不容易才在屋子的角落里打到一個奇怪的東西,只聽見它大叫了一聲:「唷??!打死人啦!打死人啦!」
家人把燈火點(diǎn)上一看,屋角邊有一個小老頭,看起來像猩猩一般。
「你是誰???」家人沒好氣的問道。
「你們對老人家都是這樣沒禮貌??!我都一百多歲了耶!」小老頭說。
「你從哪里來的?迷路的話,我們可以送你回去,不要一直在我們家偷吃東西!」
根據(jù)老頭的回答,果然在數(shù)里外找到他的家人。
他的家人感激地說:「他已經(jīng)失蹤幾十年,今天總算找到他啦!真是太高興了。」
只是一年以后,小老頭再次失蹤了。
「聽說在陳留地界也發(fā)生了跟我們家以前一樣的事耶!」
「是嗎!那一定又是那個怪老頭干的好事!」
前秦弘始三年(公元401年),馮翊萬年(今陜西西安一帶)一個姓魏的人家。主婦寇氏半夜夢見天竺僧人將無數(shù)鮮花灑在自己的居室內(nèi),早晨醒來,便有了身孕。第二年二月八日,生出一個男孩。這天,家中彌漫了奇異的香氣,不知從何而來的光明照耀墻壁,很久才熄滅。母親看孩子生時有吉兆,便為他取名靈育。
這個孩子就是后來的法師玄高。
玄高小時,因受人們看重,又被稱做世高,他十二歲便想辭親入山修行,父母無論如何不答應(yīng)。過了些天,一位書生來他家借宿,說自己想到中常山中隱居,父母一想,自己的孩子也早有此意,只是愛之過甚,割舍不下,現(xiàn)在何不讓他隨這書生進(jìn)山呢?強(qiáng)留畢竟不行。事情就這樣定了。傍晚,父母和村人送他們上路。第二天早上,又有村人來探望世高,父母驚詫不已,問道:“昨天大家不是已把他送走了嗎?怎么現(xiàn)在又來找呢?村人也是摸不著頭腦:“什么?我們連他走都不知道,怎么會去送他呢?”父母猛然醒悟:原來迎送孩子的都是神人。
世高一上山,便要出家。山僧說:“不行。父母不答應(yīng),怎能度你出家?”他只好暫時回家,在家里軟磨硬泡,交涉了好多天才得到允許。世高滿足了愿望,一高興連名字也改成了玄高,表示徹底背棄世俗,斷絕塵緣。
玄高天性聰明,學(xué)習(xí)經(jīng)典不假思索,十五歲便能為山僧說法。受戒以后,玄高專門研究禪律,他聽說關(guān)中一帶有位佛馱禪師在石羊寺弘法,便去拜師學(xué)習(xí),只十來天便精通了禪法的妙處。跋陀不禁贊嘆:“善哉,善哉!這個佛子,能領(lǐng)悟到這樣深的程度!”執(zhí)意不受師禮。
玄高手持錫杖云游到西秦(十六國之一,在今甘肅南部)隱居麥積山。山上有學(xué)僧百余人,都對他推祟備至。秦地高僧曇弘也恰在此地隱居,與玄高十分友善。外國禪師曇無毗游到西秦,講授禪道,然而善心定于一處的三昧正受境界,幽深高妙,隴右僧眾根本不接受,玄高聽說后,便率徒眾去從他受法,學(xué)了十天,曇無毗便要向他請教。
僧眾一多,難免魚龍混雜,有兩個河南來的,外貌恭敬,心懷嫉妒,經(jīng)常在背地里姿意作為,觸犯戒律。他們趁曇無毗西行之際,向河南王的世子曼讒害玄高,說他積聚徒眾,將成為禍患。世子聽信讒言,當(dāng)下便要對玄高動手,河南王不答應(yīng),他便將玄高趕到河北的林楊堂山。這座山古老相傳,是神仙的住所。
玄高對這一場遭遇淡然處之,他神情自若,整天帶著三百徒眾修行,禪定境界日新月異。也許是他虔誠修煉的感應(yīng)吧,禪堂的鐘磬不敲自鳴,香爐的香也自然而然地散發(fā)氣息。求仙問道者,不時來游玩,但從未受過毒蟲猛獸的傷害。他的徒弟也精心修行,長進(jìn)很快,其中隴西人玄紹深參諸種禪法,有很高的神力。他能讓手指流出清香潔凈的水,供玄高洗漱。他還常常弄到非世間所有的花與香,供奉給佛祖。
當(dāng)初的曇弘法師,此時正在四川一帶游歷。河南王仰慕他的高名,派使者去請他。曇弘想了一想便答應(yīng)下來。在河南,賓主的禮儀剛一行完,曇弘便對河南王說:“大王既然見識深遠(yuǎn),知道尊重高人,卻為什么還聽信讒言排斥玄高呢?我不遠(yuǎn)數(shù)千里,辛辛苦苦來這兒,難到是以為自己當(dāng)?shù)闷鹉难垎??不,我只是為了替他說清這件事而已?!闭f完拂袖而出。河南王一時面紅耳赤,便立即派使者恭請玄高。
徒眾中,有的勸他不要下山,說:“當(dāng)初他們那樣對待您,現(xiàn)在怎能輕易就去呢?”玄高答道:“出家人以普濟(jì)眾生為懷,不必計較以往?!闭f服了徒弟,便收拾行裝,準(zhǔn)備下山,忽然狂風(fēng)大做,電閃雷鳴,樹木摧折,石頭滾動起來,塞滿了下山的路,眾人一時變了臉色,玄高知道,這是山中神靈在阻攔他,便暗誦密咒:“我曾發(fā)誓弘揚(yáng)佛法,怎能在一個地方長久滯留呢?”于是風(fēng)停云散,頑石讓路。玄高回到城中,上自王侯,下至臣民,都對他極其尊崇,以他為國師。
弘法完畢,玄高離開河南,來到西涼,國王沮渠蒙遜對他很是看重,他召集境內(nèi)英才,發(fā)揮玄高的講解。玄高的徒弟中有個西海(今青海東、甘肅蘭州一帶)人梵僧印,志量偏狹,有一點(diǎn)長進(jìn)便自滿自足,說自己已證得羅漢果,禪法再沒有什么可參悟的。玄高見狀,也不申斥,也不放任,他暗用神力,讓僧印在禪定中,遍見十方無極世界,以及諸佛所說的不同法門。僧印整個夏天都花在了尋覓他所見的法門上,找來找去,發(fā)現(xiàn)沒有窮盡,才猛然醒悟,頓時慚愧驚懼不已。
北魏攻打西涼,魏王拓跋燾的舅舅陽平王杜超恭請玄高。到達(dá)平城,他廣泛傳揚(yáng)禪法,太子拓跋晃拜他為師。
拓跋晃遭受讒害,一時不知如何是好,便問玄高:“師傅啊,這個虛而不實(shí)的羅網(wǎng),使我白白地遭罪受苦,該怎么解脫呢?”玄高便讓他作金光明齋,虔誠懺悔七天。拓跋燾便做起很奇怪的夢,夢中他看見祖父和父親手持利劍,言辭激烈,斥問他為何聽信讒言,無故懷疑太子。拓跋燾驚出一身冷汗,馬上召集群臣圓夢。群臣紛紛說:“太子毫無過失,確實(shí)如先皇神靈所言。”經(jīng)過這件事,拓跋燾便對太子深信不疑,他下令太子協(xié)助處理政務(wù),總攬一切。
崔皓和寇天師,是在拓跋燾處十分受寵的人,這兩人害怕太子即位后,奪掉他們的權(quán)柄,便四處揚(yáng)言:“當(dāng)初太子確實(shí)有謀反的野心,只不過利用了玄高的道術(shù),讓先帝降夢,才得以掩蓋,如果不將妖僧誅滅,后患無窮。”拓跋燾聞之勃然大怒,下令將玄高投入獄中。在此以前玄高便早已秘密地對弟子們說:“佛法要衰滅了,我和慧祟公,大概要首當(dāng)其禍吧!”慧崇是涼州人,正做尚書韓萬德的門師。太平五年(公元444年)九月,兩人都被幽禁。九月十五日,在平城東南角被害,玄高死時年僅四十三歲。
玄高被害時,門徒們并不知道,他們一個個焦慮地等待消息,夜不能寐。三更天忽然一道白光飛來,繞著佛塔轉(zhuǎn)了三匝,飄進(jìn)禪房,徒弟們驚詫不已,這時聽見光中有聲音說:“我已死了——?!钡茏觽儾胖勒嫦啵D時寺內(nèi)哭聲大做,震的宿在樹上的鴉雀都飛走了。
在六百里外的云中郡,玄高的大弟子玄暢早晨醒來,忽見一人前來告訴他師傅有難,并給他一匹日行六百里的馬。玄暢揚(yáng)鞭返回都城。徒弟們已將玄高的尸身運(yùn)回,玄暢見狀,撫尸痛哭,邊哭邊說:“大法現(xiàn)在衰微了,還有復(fù)興的一天嗎?如果有,請和尚坐起來,和尚德行非同尋常,一定能做到?!痹捯魟偮洌娙吮阋娦呶⑽⒈犻_兩眼,目光和悅,神色怡然,通體出汗,香氣盈繞。稍停片刻便坐起來,對弟子們說:“佛法還應(yīng)傳揚(yáng),只是隨外緣變化,有盛有衰。但你們要記住,盛衰是外在的事跡,佛理卻清凈永恒。我只有一點(diǎn)顧慮,你們不久就會和我一樣,只有玄暢能夠南行。你們死后,佛法便會再興。你們要好好修心養(yǎng)性,不可動搖信仰,中途后悔?!闭f完便臥下氣絕。
北魏的僧正(管理佛教事務(wù)的官吏)法達(dá),早就對玄高欽佩不已,但一直未能從他受業(yè),忽聞噩耗,失聲痛哭:“圣人已逝,今后依傍何人呢?”接連幾天都不吃飯,不時地呼喚:“玄高圣人進(jìn)退無礙,為何不現(xiàn)一次形呢?”一次話音剛落,便見玄高從空中降下,法達(dá)連忙頂禮膜拜,請求救護(hù)。
“君罪業(yè)深重,實(shí)難相救,有什么辦法呢?不過從今往后,你若依大乘法苦苦懺悔,會得較輕的報應(yīng)?!毙呗卣f。
“脫離苦報以后,愿法師能救我?!狈ㄟ_(dá)緊追不舍。
“我心懷一切眾生,怎么會單單救助你一個呢?”玄高淡淡地回答。
“法師與惠崇公轉(zhuǎn)生何處呢?”
“祟公常常祈求往生樂土,現(xiàn)在已遂了心愿。我卻愿生在惡世,救護(hù)掙扎于無邊苦海中的眾生,現(xiàn)在已轉(zhuǎn)生閻浮提(須彌山南洲名,即人類所居之處)。”
“不知法師已修煉到什么境地?”
“我弟子中自然有人知道?!闭f完便不見了。
法達(dá)后來密秘尋訪玄高的弟子,弟子們都說他是得忍菩薩。得忍菩薩不留戀極樂世界,一再地降落到惡俗的塵世中,在玄高之后,他又化做哪一位名師大德了呢?
(文章來源:《歷代高僧傳》)
標(biāo)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