悟
我們常說的五行動五元運轉(zhuǎn)之意。指水、火、木、金、土。以此五數(shù)于天地間運轉(zhuǎn)不息,稱為五行;其為萬物化育生成要素取釋教之地、水、火、風(fēng)四大種,能制說有相通的地方。此為釋教東傳之前,我國固有思惟,廣行儒、墨、道、法、兵、醫(yī)諸家之間。漢朝之后此說漸盛,更將之配于人生千般事象。五行有相生、相克之兩義。
南北朝以來,五行說混入釋教,“提謂經(jīng)”等以之配五戒,三種悉地破天堂轉(zhuǎn)業(yè)障,出三界奧秘陀羅尼法,則以配于五字、五佛、五智、五臟等?!按笕战?jīng)疏”卷四,配于信、進(jìn)、念、定、慧等五根。又指菩薩自行化他的五種行法:即圣行、梵行、天行、寶寶行、病行。出自《大般涅槃經(jīng)》卷十一〈圣行品〉,主要為露臺家所用,今略述其意于下:
(1)圣行:圣即正,謂菩薩依戒、定、慧三正行而建。戒、定、慧三行乃進(jìn)圣之要行,故名圣行。
(2)梵行:梵即凈,謂菩薩于空有二邊無愛染,名為凈。以此凈心運慈祥,起利他行,拔眾生苦取眾生樂,故名梵行。
(3)天行:天即第一義天,謂菩薩由自然之理而成妙行,故名天行。
(4)寶寶行:寶寶乃喻人天小乘。謂菩薩以慈悲心,示同人天、聲聞、緣覺小善之行,故名寶寶行。
(5)病行:病乃喻苦惱業(yè)苦。謂菩薩以同等心運無緣大悲,俯同眾生,現(xiàn)苦惱病苦之相,化他利生,故名病行。
別圓兩教于此五行之按配則有殊義。就別教言,圣行是地前之自行,梵行是地前之化他,天行是地前之內(nèi)證,寶寶行是地上應(yīng)善之外用,病行是地上應(yīng)惡之外用。如是五行,前后隔歷,互沒有融即,故又稱別五行、次序遞次五行。就圓教言,圣行、梵行是住前之行,天行、寶寶行、病行是往上之行。如是五行,非隔歷之行,相互融攝,同心專心圓具無缺,建性沒有兩,即一而五,即五如一,沒有即沒有離,沒有思議行,故又稱圓五行、一五行、同心專心五行、沒有次序遞次行、如來行。
(兩)《大乘起信論》所舉的五種菩薩行門:即施門、戒門、忍門、進(jìn)門、止觀門,詳稱五門修行。
(1)施門,謂施財、施無畏、施法。
(2)戒門,謂護(hù)持三聚凈戒。
(3)忍門,謂安忍違順之境,喜怒不動其心。
(4)進(jìn)門,謂勇猛精進(jìn),自利利他,不受停滯惱亂。
(5)止觀門,謂止統(tǒng)統(tǒng)境地之相,觀人緣生滅之相,隨順奢摩他取毗缽舍那。止取觀逐漸修習(xí),不相舍離,雙現(xiàn)前故,合而為一。
百歲老人落發(fā)記
「奉求!您皆這么老了,還要還俗修行,不如正在家安養(yǎng)天年來的實正在吧?」有個名叫尸利苾提的老人家,正在他百歲的時間溘然要還俗修行,家里所有人皆感應(yīng)很奇異,不僅不同意,反而皆笑話他。可是尸利苾提決計已定,他掉臂家人的勸阻,來到竹林精舍,找到佛陀的大門生舍利弗尊者,請求跟隨他還俗修行?!高€俗日子很苦??!老先生照舊回家往吧,正在家還可修行?!股崂タ吹剿狭?,就沒有同意讓他還俗。尸利苾提又問遍了竹林中的五百位羅漢,成果還沒有一個樂意收下他干門生。尸利苾提走出竹林,心中感應(yīng)極度悲傷,不由放聲大哭道:「優(yōu)波離是個替身剃頭的窮剃頭師傅;泥提是個掃除廁所的清潔工;鴦崛摩羅是殺過無數(shù)人的罪人。像他們?nèi)缭S的人皆能還俗修行,我有什么罪行恰恰不讓我還俗呢?」「您為何哭的這么哀痛呢?」合法他大哭不已的時間,世尊忽然涌現(xiàn)正在他的眼前問道。尸利苾提聽到佛陀的聲音,昂首望見世尊就站正在本身跟前,不由驚喜萬分,急速上前頂禮。他跪正在佛陀的腳下問道:「世上那末多的惡人皆能還俗修成正果,我有何罪,為何不讓我還俗?家里的所有人皆訕笑我,我還沒有臉回家見人了。僧團(tuán)既然不收留我,我只好舍棄本身的人命了。」世尊聽了,急速撫慰他:「您還別再懊惱,看您這么誠懇,我就收下您?!挂蚨鹜訄蟾媪四筷B尊者,收這位老者為徒。尸利苾提終究實現(xiàn)了還俗的心愿??墒鞘兲徇€俗后的日子并欠好過,每夜皆要熟讀經(jīng)籍,打坐到很晚。尸利苾提因為年事已高,舉措又慢,有些年青、修行尚淺的和尚們是以常常訕笑譏諷他,這又使尸利苾提極度苦惱?!溉∑淙缭S活下往,還不如死了算了吧!」因而他徑行走到大河邊上,脫下本身的法衣掛正在樹上,哭著宣誓說:「我至死不克不及舍棄佛法和眾和尚,現(xiàn)正在我只會舍棄我的人命。我現(xiàn)有的布施只是這一些經(jīng)卷,希望下世我能投生正在繁華人家,能為佛陀和僧團(tuán)更多更好的布施?!拐f完,尸利苾提就一頭栽入河中準(zhǔn)備自盡。不意,還沒等他沉入水底,就被目犍連尊者救登陸來。尊者要他抓住本身的衣角,隨即騰空飛起,就好象老鷹抓著小鳥一樣。一會兒,他們飛到大海上,正在東拉西扯的海上有一個島嶼,目犍連尊者便把尸利苾提扔正在島上?!柑彀?!這里好恐怖??!」那海島岸邊有無數(shù)具尸骨,只見一具女尸的身上爬滿了尸蟲,并且由她的眼睛里、鼻子里和耳朵里皆絡(luò)續(xù)的涌出膿血,模樣恐怖極了。尸利苾提懼怕地問目犍連尊者:「這是那里?這個女人又是誰?」「這里是天堂!」尊者說:「正在舍衛(wèi)城中有一個叫薩薄的婦人,她的丈夫極度愛她。正本丈夫預(yù)備出海干生意,卻舍不下婦人。婦人取丈夫一同出海,同業(yè)的另有五百名商人。船行至大海中心,忽然刮起了暴風(fēng),下起了暴雨。一陣巨浪把船為掀翻,婦人、丈夫和五百名商人齊皆葬身海底。大海不接受這一些尸身,因而夜叉羅剎就出來把尸身齊皆堆滿到了島上。這一些尸身投生時,皆釀成蟲子墮入天堂?!箖蓚€人又往前走往,前面又有一個女人,身上著了銅鑊,銅鑊外是燃燒的火焰,她比及里面的水燒滾了就一頭栽了進(jìn)往。馬上,她的頭發(fā)、皮膚、血肉齊皆由身上剝離下來,只剩下一具白花花的骨架。骨架由銅鑊里爬出來,外面的風(fēng)一吹又馬上釀成人的模樣,她就本身撕扯身上的肉來吃?!甘脑~不克不及亂發(fā),扶養(yǎng)他人還不克不及存心用欠好的器材?!鼓筷B尊者太息的說道。尸利苾提不由得獵奇的問:「這女子為何如斯凄切?」尊者看了看這個女子,然后對尸利苾提說:「正在舍衛(wèi)國中有一個正在家修行,受持五戒的女居士。有一天,這女居士請和尚來用飯,并且日日扶養(yǎng)他,每一次皆派本身的奴仆為和尚送飯。可是奴仆端飯時,總先把好吃的器材本身偷吃了,剩下的飯菜才端為和尚。當(dāng)女居士發(fā)明這件事的時間就問奴仆,成果奴仆卻宣誓說:『我如果先吃了好的飯菜,就讓我下世日日吃本身的肉受罪。』成果,就像您現(xiàn)正在眼前所看到的。」兩個人再持續(xù)往前行,便望見一個須眉,他的四周緊圍著一群恐怖的惡鬼,惡鬼們手執(zhí)弓箭向阿誰須眉連放三枚毒箭,使他齊身燃起大火,一會兒就燒成了灰。而與此同時正在前面溘然涌現(xiàn)了座大山,山上插著無數(shù)的刀劍,尸利苾提望見有一個人由山頂上墜落,正掉正在刀劍叢中,身上被刺成了無數(shù)的洞穴,血流不止。他由刀劍上下來,又站到山頂上再次向下跳往,一次次重復(fù)不止。再往前,望見一座白骨堆成的山,有一千公尺那末高。目犍連尊者解釋道:「阿誰被惡鬼箭射焚身的人,宿世是個訓(xùn)獸師。因為他過往生中殺死了很多禽獸,犯上作亂,才要受此摧殘。」「那?阿誰掉正在刀山上的人呢?」尸利苾提怯生生的問著。目犍連尊者答復(fù):「阿誰由刀山上往下跳的人,宿世是舍衛(wèi)城的上將。這人生前勇猛善戰(zhàn),用刀劍殺死了無數(shù)的人命,所以墮入刀劍天堂受此報應(yīng)?!埂缸鹫邽楹螏襾硖焯媚??」尸利苾提開端懼怕本身得永久待正在這里。目犍連尊者說:「尸利苾提??!您是個心腸良善并且忠誠的人,這么大的年記要修行確實是極度辛勞,本日我稀奇帶您到天堂一游,是希望您可以加倍顧惜人命,并且把本日耳聞目睹報告身旁的人,讓他們不必要再浪費時間,趕忙修行?!箍吹奖旧淼膸煾溉缢沽伎嘤眯?,尸利苾提心里下了更大的決計,雖然本身年齡已大,但一定要好好顧惜本身盈余的日子,勉力修行。
標(biāo)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