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中應該注意哪些細節(jié)而避免殺生
1、不能制造漁網(wǎng)、魚槍、釣餌、屠刀、膠漆、弓箭、獸籠、火炮等,種種傷害一切眾生的器具。
2、凡是雞、犬、鷹、貓、金魚、蟋蟀等,這些會傷害小生命的動物,不應當畜養(yǎng);如果已經(jīng)飼養(yǎng)了,則不能任意棄養(yǎng)不顧,但不能再買有生命的眾生,做為它們的飼料。
3、米粒如果未經(jīng)脫殼,經(jīng)過若干年也不會改變氣味,等到要食用時味道還是跟新米一樣,而且不容易滋生蟲蟻。因此與其囤積脫殼的米,不如囤積稻谷。
4、藏在米中的小蟲,容易死在人們淘煮的時候。所以應當在兩、三天前,先將要食用的米取出,平鋪在容器中,等到小蟲離開后,再淘洗干凈。
5、貯存麥子最容易生出飛蛾,所以應當于太陽下曝曬三、四天,再放入倉庫,并且不可有風。如果麥子不須放至倉庫,應當加入一點石灰,存放在干燥的器皿中。
6、麥子中如果生出小蛾,應當先將它挑出來,然后再洗干凈。
如果蛾很多,可以放在容器中讓它們飛走。7、清明節(jié)祭拜祖先,在地上焚燒金紙,會傷到蟲蟻,最好將要焚燒的物品放于不用的不易燃燒起來的鐵盆鐵桶等金屬容器中焚燒。
8、夏天時,在中藥材中也經(jīng)常藏有小蟲,因此煉藥者應該要謹慎小心。
9、家中垃圾不可任意投于河中,以免造成河水污染,或使魚蝦誤食,而傷害河中生物的性命。
10、家中若有甜食,可以用容器盛水放置于食物的底下,以免螞蟻攀爬,使人誤食,傷害蟻命。
11、傾倒沸水時,應該先注意地上是否有蟲蟻,以免傷害生命。
12、家事完畢后,摻有洗潔劑的廢水,或腌漬食物時剩下不用的醬汁等,應當用清水加以稀釋,然后再傾到出來。
13、庭院中的水缸、水盆、花器,不用時宜上下顛倒覆蓋于地上,才不會積水生蟲。
14、廚房中常有螞蟻,是由于食物的氣味所招引的,因此應該盡量使廚房保持清潔。
15、杯盤、鍋碗,曾經(jīng)貯放油膩或葷腥食物者,應清洗干凈。
16、滾燙的鍋爐瓶罐,不可放在有蟲的地上,或草地之中。
17、夏天在冷炭之上,都有細小的蟲,所以應先取出曝曬,然后再用來生火,以免誤殺小蟲。
18、汲水用的碗,宜用潔白者,可以看清水中是否有小蟲。
19、在瓶罐等容器中,如果因為有貯存過食物,而氣味還在,則夏天必定會生出小蟲,所以不可以直接將沸水倒下去。
20、桌上的花瓶、容器,夏天時如果超過兩天,水中就會生小蟲,不可以傾之于地。
21、要洗濯竹木器時,宜先輕輕的拂去小蟲, 然后再放入水中。又浸泡時,不可過夜。
當代佛教學者:王志遠當代佛教學者:王志遠
祖籍山東省海陽市磐石鎮(zhèn)。
1948年農(nóng)歷四月十五日生于北京。
1966年之前,在北京就讀於五條小學、北京二中。
少年時代,書法繪畫分別受教于中央文史館著名書法家彭八百和北京畫院院長著名國畫家王雪濤。
1966年北京二中高二年級,值“文革”開始,作為知識青年插隊到內蒙古西烏珠穆沁旗作牧民。
1973年調到西烏旗電影公司,任美工、放映員。
1974年參加全盟美術創(chuàng)作班。1976年與楊剛(現(xiàn)北京畫院國家一級畫家)合作美術作品入選全國美展。
1977年恢復高考,考入內蒙古大學中文系,取得文學學士學位。后在《中國佛教文學》一書中發(fā)表畢業(yè)論文《詩佛王維——論佛教與中國文學之一》。同時師從哲學系著名佛學家杜繼文教授學習佛學。
1981年考入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宗教學系漢地佛教專業(yè),1984年取得哲學碩士學位。后出版論文集《宋初天臺佛學窺豹》。
1984年碩士畢業(yè),到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宗教研究所佛教研究室從事佛學研究。
1985年至1989年在北京大學哲學系宗教學專業(yè)兼職講授中國佛教史。
1987年與文壇巨匠老舍之子、著名作家舒乙共同創(chuàng)辦北京幽州書院,任常委副院長。面向社會,組織星期義學講壇,義務辦學長達11年。
1989年主編《宗教文化叢書》,歷時十年,出版計60余種,發(fā)行逾百萬冊。撰寫出版《禪詩今譯百首》。任《世界名著鑒賞大辭典》主編譯兼總審校,歷時六年,出版詩歌卷、散文卷、小說卷,計700余萬字。
1989年任臺灣佛光出版社集百余部白話譯本的《中國佛教經(jīng)典寶藏》大陸總編。歷時五年完成。撰寫出版《教觀綱宗》今譯、《金剛俾》今譯。
1990年至1992年在中國佛學院兼職講授中國佛教史。受聘為客座教授。
1992年受中國佛教協(xié)會會長趙樸初之聘創(chuàng)辦《佛教文化》雜志,任主編。發(fā)表《云在青天水在瓶》、《月下披云笑一聲》等多篇散文。兼任中國佛教文化研究所特約研究員。
1993年入選劍橋《世界學者名人錄》。中央電視臺播出15分鐘專題《精進在人間》予以介紹。同年發(fā)明《中華佛教文化城》國家專利,開佛教文化專利知識產(chǎn)權第一例。
1994年發(fā)明《佛教文化陵園》國家專利。
1995年起任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宗教研究所佛教文化藝術研究室主任。同年發(fā)明《“神圣中華”傳統(tǒng)文化建筑群及其總體布局》國家專利。
1996年起任中國宗教學會秘書長,1999年起兼任副會長。創(chuàng)建宗教經(jīng)濟學分會,任會長。創(chuàng)辦會刊《大道》,任主編。
1998年與舒乙共同創(chuàng)辦北京市圣陶實驗學校,任校董會副董事長。創(chuàng)辦中國傳統(tǒng)文化素質教育研究所,任所長,研究、推廣傳統(tǒng)文化素質教育。
1993年后,書法作品被海內外多處收藏,多次發(fā)表并收入書法集。曾主辦“中日佛教書畫大展”、“首屆中國宗教書畫巡回展”。1998年受聘為中國指畫書法協(xié)會理事,世界佛禪書畫協(xié)會理事。
1998年應趙樸初會長之聘,任中國佛教協(xié)會紀念中國佛教二千年組委會常務副主任兼秘書長。任《朝圣之旅》大型文獻紀錄片總策劃。主編巨型畫冊《中華佛教二千年》,以單本大4開篇幅、54公斤總重量打破上海大世界基尼斯紀錄。并親撰《中華佛教二千年簡史》,計15萬字。
1999年創(chuàng)辦“北京圣泉宗教文化藝術中心”,任主任、董事長。入選《世界藝術家名人錄》,任世界華人交流協(xié)會理事、世界文化藝術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
2000年5月任中國文聯(lián)“中國文化藝術網(wǎng)”顧問,兼宗教文化部總監(jiān)。
8月任28集電視劇《玄奘西行記》佛教文化藝術總監(jiān)。
10月任國際儒學聯(lián)合會當代儒學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兼副主任。
10月任北京大學研究生院宗教學系研究生班客座教授。
12月任中國宗教學會現(xiàn)代生死學研究中心主任。
12月任中國社會科學院書畫家協(xié)會副主席。
近三年發(fā)表的部分論文
1997年在《世界宗教研究》發(fā)表《中國宗教改革芻議》
1998年在《法音》發(fā)表《中國佛教初傳史辯述評》
1998年在《法音》《佛教文化》同時發(fā)表《回顧千載 展望百年──紀念中國佛教二千年》。主編《中華佛教二千年》畫冊,200萬字。該畫冊重88斤,已打破上海大世界吉尼斯世界記錄。在畫冊中撰寫《中華佛教二千年簡史》15萬字。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