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先加持一杯大悲咒水,灑在被放眾生的身上,口念懺悔文:“往昔所造諸惡業(yè),皆由無始貪瞋癡,從身語意之所生,今對佛前求懺悔?!保钊?。
2、再為它念三皈依:“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皈依佛不墮地獄,皈依法不墮餓鬼,皈依僧不墮畜生...”
為什么要對眾生說三皈依呢?因為一切眾生皆有兩條命,一條是生命,另一條是慧命,放生不但是救它生命,亦要救它的慧命。說三皈依給它聽,下一生就不入地獄、不做餓鬼、不變畜生,免墮三惡道受苦;如得人身,發(fā)菩提心,深信佛法,就有成佛可能,這就是救它的智慧。又如在馬路旁或任何地方,看見人家正在殺害生命,沒辦法救它的時候,我們應發(fā)出憐憫的心,口中趕快為它念三皈依及往生咒,也略盡我們三寶弟子的一點悲心。
一位居士問師父:請問師父,我感覺我這幾年放生什么的也做了挺多了,可是為什么感覺身體還是很差?是我已成定業(yè)?還是自己不注意休息什么的?
師父:你放生的命物有你過去吃的多嗎?
居士:感覺自己前世殺過人,也傷害過很多生命,是不是我吃過什么傷害過什么就要多放什么。
師父:放生并不在于放多少數(shù)量,而在于是否真正的生起慈悲心和懺悔心。放生的目的如果僅僅是想和佛菩薩做交易,和眾生做交換,以此換取自己的健康無病,存有交換的心思,無疑是狹隘的,從發(fā)心上來說,也是有漏的。真修行者,不求無病,因為疾病可以讓我們更好的思維無常;真修行者,也不求事事順利,順境無法幫助我們生起出離心,而逆境可以。放生是憐憫物命被繩捕網(wǎng)撈,不得自由,甚至有生命危險。眾生平等,皆有佛性,皆可成佛,我們應以慈悲心來對待。
佛弟子放生,要隨緣救度。不要帶著交換的心態(tài)去做放生的事情,《華嚴經》中講:眾生至愛者身命,諸佛至愛者眾生,能救眾生身命,則能成就諸佛心愿。印光大師也講過:一切生物,佛皆視之如子,救一物命,即是救佛一子,諸佛皆大歡喜。所以我們應該以愛護、救護眾生的心態(tài)去做放生的事情,同時也要講科學放生,不要因為放生而帶來環(huán)境保護方面的問題。祝福吉祥!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