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信-利益的獲得只是一時
佛教有部“佛說鹿母經(jīng)”,是釋迦牟尼佛自述生生世世守信忘利的故事。曾經(jīng),佛陀身為一只母鹿,生下兩只小鹿后,因饑餓疲累誤墮獵人弶中,母鹿哀求獵人暫時還它自由,待教導(dǎo)幼子謀生技巧后,必定守信回來赴死。獵人不信,說:“我怎么能放你回去!誰有了活路還會笨到走回死路呢!世人尚且不能做到忘利守信,更何況還要為了守信而拋棄生命。”母鹿泣說:“雖然我為鹿身,但也懂得誠信的道理,請相信我一定會回來,我愿以一死換得孩子的平安?!?/p>
獲得釋放的鹿母在叮囑小鹿生存之道后,悲傷地信守承諾,鹿子不愿慈母受死,鹿母卻教誡說:“寧愿誠信而死也不愿背信而活。”鹿母的守信讓獵人深受感動,不僅讓它們一家再度團圓,自己也洗面革心不再殺生。
利益的獲得只是一時,信義的價值卻能澤披后世。佛光菜根譚云:“人性的尊嚴,來自互敬、互愛;人我的敬愛,來自共信、共賴。”誠信是世間的珍寶,也是愛心的表征,倘若連基本的互信都已日漸淡泊,我們?nèi)绾文芗酵乱淮軌蜻^得比我們現(xiàn)在更好呢?
純智法師:我請的佛像沒有開光是不是就不靈呢(176—185) 導(dǎo)讀:純智法師:我請的佛像沒有開光是不是就不靈呢(176—185)《在家居士律儀五百答》(176—185)176、我請的佛像沒有開光是不是就不靈呢?答:只要心中有佛,佛像開不開光都是一樣靈驗的。...純智法師:我請的佛像沒有開光是不是就不靈呢(176—185)《在家居士律儀五百答》(176—185)
176、我請的佛像沒有開光是不是就不靈呢?
答:只要心中有佛,佛像開不開光都是一樣靈驗的。但是我等眾生,由于宿世業(yè)障深重,越是不神秘容易得到的東西,就越不知道珍惜。所以通過開光的神秘和隆重儀式后,就會注意,不至于懈怠。開光后不注意或者懈怠了,心里就會想到活的佛、菩薩在那兒,自己就不敢胡作非為,那么學(xué)佛一定會有成就。另外還需要向你們說明一點,并不是所有的出家人都可以給佛菩薩像開光的。給佛菩薩像開光的出家人,必須是接過法的戒律清凈的師父,是某一個宗派的法子,也就是說是某大叢林的方丈,或者是候補方丈,只有這些師父才有本領(lǐng)給佛菩薩像開光。一般的師父自己還是凡夫,那里有資格給佛菩薩像開光。因此,信眾想在家里供佛菩薩像,最好到大的寺院流通處去請,因為這些佛菩薩像,都經(jīng)大和尚或者接過法的師父們開光過了。
177、什么是接法?
答:佛教最重要的宗教儀式之一,是指為了延續(xù)某一宗派法脈,上輩祖師將某一宗派的法傳給得意弟子的儀式。比喻臨濟宗第幾代、云門宗第幾代、法眼宗第幾代等等。
178、出家人能給別人算命、看風(fēng)水、看手相嗎?
答:原則上是不能的,因為出家人的正業(yè)是修行,是弘法利生,是為了了生脫死。正統(tǒng)的出家人是不會給別人算命、看風(fēng)水、看手相的,因為哪些都是迷信和不究竟的。如果為了因緣,必須要這樣做,偶爾做一做也無妨。但是一定要注意分寸,免得讓世人誹謗佛教。
179、什么是六和敬?
答:六和敬就是:一,身和共住;二,口和無諍;三,意和同悅;四,戒和同修;五,見和同解;六,利和同均。
180、為什么需要懺悔?
答:小乘戒不到阿羅漢果,不能保證絕對不犯、絕對清凈;大乘戒不到佛果,也不能保證絕對不犯、絕對清凈。所以凡是佛教戒律,除了重罪,都有懺罪的方法。這是佛的慈悲方便,如果一切戒律,只有犯法而沒有懺悔法,那么任何一個眾生也沒有學(xué)佛成佛的可能了。
181、有哪幾種懺悔法?
答:有三種:一是作法懺;二是取相懺;三是無生懺。三種懺悔法實際共分為兩大類。其中作法懺、取相懺是屬于事懺;無生懺屬于理懺。懺悔法,是佛教不同于別的宗教,最根本的區(qū)別。
182、什么是作法懺?
答;所謂作法懺,就是戒律上所規(guī)定修行人的悔罪法,是依照規(guī)定的作法而說罪悔罪。作法懺能滅戒罪,但是卻不能滅煩惱性罪。
183、什么是取相懺?
答:所謂取相懺,就是在佛菩薩形像前,虔誠懺悔,得見好相。什么是好相呢?好相就是佛來摩頂,見光見華,等種種異相。
取相懺能滅煩惱性罪,但是卻不能滅障礙中道觀的無明。184、什么是無生懺?
答:所謂無生懺,就是正心端坐,默觀萬法空如,然而又即真即俗,中觀現(xiàn)前,開佛眼而破無明。無生懺能滅無始的無明。這個懺法,如果能修成,最少已經(jīng)到初地以上境界了。
185、什么是事懺?
答:就是用事相來達成悔罪的目的,所以稱為事懺。比喻作法懺、取相懺。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