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在家出家二眾,都可為一切動物作三皈依或四皈依,這是暫時的結(jié)緣皈依;猶如先向?qū)W校預(yù)留學(xué)籍,時節(jié)機緣一到,方再辦理正式入學(xué)注冊手續(xù)。因為不是每只動物都能在放生當(dāng)下聽懂皈依的意義。若聽不懂,就不是自誓皈依及不能得到皈依的戒體;而皈依儀式當(dāng)然要現(xiàn)僧相的正式僧寶來主持,那就名副其實、名正言順了。
放生之時,為一切被放動物朗聲念誦皈依文,就算牠們聽不明白,只要念誦聲音流過其耳,因有佛法僧三寶名字的威力,所謂:「一入耳根,永成道種?!惯@樣做的話,已為聽到念誦聲音的動物種下來日修行成佛解脫之因;更可藉聽聞念誦皈依文聲音的威神力,使?fàn)瓊儨p少輪回做動物次數(shù)及身上所受的痛苦。
所以放生時為動物念誦皈依文,功德無量無邊,就算默念也好,三寶的無形無相的加持力,非凡夫可知及算計度量,這是修行人利他自利之一法。
達真堪布:為什么有人出家會被說成逃避? 導(dǎo)讀:達真堪布:為什么有人出家會被說成逃避?問:為什么有人出家會被說成逃避?答:出家主要是看你的發(fā)心?,F(xiàn)在很多人出家確實是逃避的,根本沒有一個正確的發(fā)心就出家了。有的人是走進絕望了才出家的,還有的人出...達真堪布:為什么有人出家會被說成逃避?問:為什么有人出家會被說成逃避?
答:出家主要是看你的發(fā)心?,F(xiàn)在很多人出家確實是逃避的,根本沒有一個正確的發(fā)心就出家了。有的人是走進絕望了才出家的,還有的人出家就是為了找個養(yǎng)老的地方,這就是逃避。真正的出家不是逃避,而是面對。他要面對什么?他要面對死亡,出家是為了解脫死亡之苦;他要面對眾生,出家是為了更好的度化眾生。
人生當(dāng)中生老病死是大事,人人都要面對,出家就是要面對這些,不是為了逃避。有生就有死,每個人都要面對死亡,我也逃避不了,但是我可以做好準(zhǔn)備,死魔來了我不會心慌害怕。密勒日巴尊者說,他最開始害怕死亡,跑到山上,然后修無常;無常修好以后,他對死亡的畏懼就沒有了。同樣,真正出家就是為了面對這幾個大事——生老病死。人在六道中流轉(zhuǎn)都要面對這些。其實任何人都擺脫不了死亡,但是可以擺脫死亡之苦。不受死亡的影響,沒有死亡之苦,我們就解脫死亡之苦了。
很多大德高僧,真正的成就者,顯現(xiàn)上也有生病的,但是他內(nèi)心里沒有痛苦,“身受心不受”。能嗎?能!以前文革的時候,很多人都進監(jiān)獄了,那些干部在監(jiān)獄里特別痛苦,吃不下,睡不著,特別想出去。而那些大德高僧,在里在外沒有區(qū)別,一樣能吃,一樣能睡,一樣能修行,不受外在的影響。
有的人不明白:有病了不可能不苦吧?有這個可能,你現(xiàn)在是不會明白的。修行成就了,真正功夫上來了,現(xiàn)在做不到的,到時候都能做到。
了解了以后,生老病死并不可怕,肉體肯定有衰弱的時候,這是一個自然的現(xiàn)象。生死是相對而成立的,有生就有死,有死就有生,死了以后還要生,但是死時可以不受死苦,生時可以不受生苦。我們可以擺脫生老病死之苦,不受痛苦就不屬于輪回了。佛菩薩也在六道里,但是他不受六道之苦,所以他不屬于輪回。
輪回是什么?輪回是因業(yè)力牽引的,要遭受業(yè)力的,那就是痛苦的。沒有業(yè)力的牽引,不受惡果的影響,他雖然是在六道里,但是不屬于輪回。他是以悲心和愿力而來的。輪回中的眾生是以貪心和欲望而來的。一個是不自由來的,一個是自由的來的;一個是快樂的,一個是不快樂;一個是自在的,一個是不自在的。有這樣的差別。
真正出家人,有生而不受生苦,有老而不受老苦,有病而不受病苦,死亡來臨而不受死苦。他就是為了擺脫生老病死之苦而出家的。這樣的出家人就不是逃避,而是面對,面對大事。我為了如實地去面對生老病死,如實地去超越生老病死,雖然有生老病死的顯現(xiàn),但是我可以超越他,我可以不受它的影響,不受它的痛苦。我們說佛涅槃,說上師圓寂,這都是一種形容。沒有痛苦的死亡,非常平靜、快樂的離開這個世界,圓滿的結(jié)束自己的人生,這叫涅槃、圓寂。
人都要死,但是有的人一點都不怕,《西藏生死書》里有一段文章寫桑藤的死亡,寫的就是他如何面對死亡,那時候雖然他的病情特別惡化,但是他的內(nèi)心里沒有恐懼,沒有痛苦。
所以真正以一個純凈的發(fā)心而出家的,就應(yīng)該這樣的面對死亡。這是出家的一個發(fā)心。出家還有一個發(fā)心,是為了將來更好的度化眾生。修行剛開始的時候,出家在山上修行更容易一些?,F(xiàn)在我在家里修也能修成,但是我以出家的身份就更能夠度化一些有緣眾生。
以這樣的發(fā)心去出家的話,那就不是逃避。如果你不是這樣出家的,就是逃避了?,F(xiàn)在社會上有這樣評價你,也是有道理的,其實是因為我們沒有好好的表法而造成的。社會上對佛法評價說信佛是迷信,也是我們這些學(xué)佛人造成的,我們很多人確實是迷信,沒有真正明白的信。佛講的三種信心,都是從明理中產(chǎn)生的,明明白白而信的。迷信不是佛法里講的信心,佛法里講的信心是明信。你明白真理、明白真相以后建立信心了,這就是明信。
標(biāo)簽: